首页 天气预报 新闻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大众科技 > 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专题 > 正文

3000人聆听大师理论 纳什敞开美丽心灵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8月22日 18:09 北京晚报

  相信昨晚每一个到达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的人都感受到了那颗美丽心灵的跳动。因为昨晚,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国际公认的天才数学家、博弈论的创始人纳什在这里作了一场精彩的公众报告,报告的题目是《通过代理来研究博弈中的合作》。

  当记者昨晚6时20分赶到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的时候,门口早已经排起了等候的长队。记者注意到,许多听众的手中除了入场券之外,还都拿着一本书———《美丽心灵———纳什
传》,他们迫不及待地在等候入场的时候就希望“能从这本书中找到大师的影子”。

  据九章数学书店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当天准备的40多本关于纳什的书在下午2时就已经销售一空,这些书都是配合纳什的这次报告特地从上海空运过来的。

  还有人表示,自己前几天就已经买了以数学大师纳什为原型的影碟———《美丽心灵》,对于他的经历有了一个大概的轮廓,对于大师著名的博弈论也有了初步认识,他们这样做是为了在听大师作报告的时候,能够与那颗“美丽心灵”产生碰撞。

  纳什与“追星族”

  在等候入场的时候,记者还遇到了美国《科学》杂志的Pekonen,照他的话讲:“我可谓是千里追寻”,但是他对于自己没有面对面地专访到纳什显得很是沮丧,不过他表示能够在中国聆听纳什“还是很幸运”。

  没有领到入场券的人则在门口“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期待能够一睹大师的风采,但由于座位有限,他们的愿望化做泡影,许多人只能遗憾地离去。一位来自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表示,虽然不能够亲眼目睹大师、聆听大师,但只要领略到大师那种历经人生苦难,以理性战胜自己的精神,自己也算得上与大师“谋面”了。与这位清华的学生相比,那些能够亲耳聆听纳什声音的听众就显得幸运多了,不过为了能够和纳什进行亲密接触,他们还是早早就占领了“有利地形”。以至于离报告开始还差半小时,报告厅内已“人山人海”。

  纳什与中国听众

  由于纳什性格偏于内向,对媒体显得很是冷淡,昨晚7时30分当他出现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第一报告厅时,许多记者只能远距离地进行拍照,而且不能够使用闪光灯。但是大家对大师的追逐还是相当火热,许多听众也拿起自己的相机期待能够留住大师的精彩瞬间。

  “Ismyvoice?”(这是我的声音吗)不苟言笑的纳什拿起话筒时,还是幽上了一默。“Canyouseethewords?”(你们能看见这些字吗)虽然冷淡了媒体,但是纳什对听众却是相当照顾。两句简短的问候之后,纳什开门见山,开始了他的演讲。

  演讲进行了半个小时,竟然一次掌声都没出现,这其中肯定有大家不愿打断纳什演讲的因素,但也许有纳什的理论太过精深的原因。作为一个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国际公认的天才数学家、博弈论的创始人,或许只有少数精明的经济学者才能感受到他的“博弈论”对当今世界经济的影响。

  纳什与《美丽心灵》

  纳什真正为中国公众知晓还应归功于那部获奥斯卡奖的好莱坞影片《美丽心灵》。这部基于纳什的原型改编的《美丽心灵》讲述了一个天才人物一生为精神分裂症所困扰,历经人生苦难,最终在妻子的帮助下以理性战胜自己,摘取科学桂冠的故事。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纳什的妻子艾丽西亚多次表示,这部电影她至少看了10遍,因为夫妻俩经常受邀参加这部影片的放映仪式。她表示,尽管影片采用的是虚构的手法,但却成功展现出这些年来他们一同走过的风风雨雨,电影中有很多镜头是非常真实的。纳什也觉得电影拍得相当不错,演员将他诠释得相当到位。

  纳什与爱因斯坦

  今年74岁的纳什出生在美国一个普通家庭,童年时的纳什性格孤独且内向。1948年,纳什到普林斯顿大学读数学系的博士。当时的普林斯顿大学集中了爱因斯坦、冯·诺依曼等一批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和学者,其中,冯·诺依曼创立了经济博弈论。纳什不是一个按部就班的学生,他经常旷课。据他的同学们回忆,他们根本想不起来曾经什么时候和纳什一起完完整整地上过一门必修课。他广泛地涉猎了数学王国的每一个分支,如拓扑学、代数几何学、逻辑学、博弈论等。纳什经常显示出他与众不同的自信和自负,他为自己逃课辩护的理由是,过度学习“二手知识”可能损害创造力和独创精神,他要自己发明一套数学逻辑。

  然而,纳什天才的发现却遭到冯·诺依曼的断然否定,在此之前纳什还受到爱因斯坦的冷遇。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后的第一个秋天,纳什时常特意绕道走过繁忙的默瑟街去等那位最有名的教授———每天早晨9时到10时间,爱因斯坦会走出默瑟街112号的白色小楼,前往高等研究院的办公室。不久,纳什就对爱因斯坦的助手说想和爱因斯坦讨论一下。

  纳什后来回忆说,他对于“引力、摩擦和辐射”有一个想法。由于事先充分考虑过,因此大部分时间里,他都在黑板上书写方程式,向爱因斯坦讲解复杂的数学。没过多久,爱因斯坦也一起站到黑板前面来了,讨论持续了差不多一个小时。不过,最后爱因斯坦只是慈祥地说:“你最好还是多学点物理,年轻人。”

  纳什与博弈论

  在影片《美丽心灵》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在普林斯顿的学校酒吧里,4个男生正商量着如何去追一个漂亮的女生,纳什则埋头于他的计算。“如果他们4个全部去追那漂亮女生,那她一定会摆足架子,谁也不搭理;如果这4个男生这时再掉头去追其他女孩子,别人也不会接受,因为没人愿意当次品。”突然,纳什自言自语道:“但是,如果他们4个先追其他女生,那漂亮女生就会感到被孤立,这时再追她就简单得多———我明白了。”纳什兴奋地冲回自己的房间,开始整理突然打开的思路。

  实际上,影片反映的内容就是纳什获得诺贝尔奖的“非合作博弈均衡”的最简单表述,他终于找到了自己原创的数学逻辑。整个模糊、杂乱和无绪的若干念头,在潜意识的持续思考下,突然在1950年10月来了灵感。他骤感才思汹涌,妙笔生花,其中一个最耀眼的亮点就是日后被称为“纳什均衡”的非合作博弈均衡的概念,后续研究对博弈论的贡献都是建立在这一概念之上的。因为“纳什均衡”的提出和不断完善,为博弈论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军事科学等领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纳什写的文章不多,他的主要学术贡献体现在1950年和1951年的几篇论文之中,但是这几篇文章,已经奠定了他在国际上的大师地位。

  纳什与妻子

  1957年2月,纳什与艾丽西亚结婚。1958年秋,艾丽西亚怀孕。数月后,纳什被确诊患了“妄想型神经分裂症”,病情来得十分突然,几乎发生在两个星期以内。当时,艾丽西亚正怀着他们的第一个孩子。那时纳什已经开始产生幻觉,他开始怀疑所有的东西,他甚至怀疑联合国的存在。1959年,他丢了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工作,后来艾丽西亚与纳什离婚,但她仍继续帮助他。30年后,到20世纪80年代末,纳什终于在妻子的爱情的滋润下战胜病魔,回到数学研究上。

  2001年6月,纳什与艾丽西亚再度结合,步入婚礼殿堂。后来在接受《hello》杂志记者采访时,当记者问纳什:“你如何评价艾丽西亚?”纳什深情地说:“在我心里,她是无价之宝!”(张卉、于建)


发表评论】【论坛首页】【短信和E-Mail推荐】【关闭窗口

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专题
 相关链接
数学“奥赛”:第一强国背后的隐忧……(2002/08/22 17:45)
纳什昨晚在京对公众说 博弈论其实就在你身边(2002/08/22 16:39)
中国数学家田刚:勇攀高峰永不止步(2002/08/22 16:37)
前沿研究引领数学发展:虽然听不懂 但是有意义(2002/08/22 16:10)
数论走出“象牙塔”反映出数学对社会的巨大影响(2002/08/22 16:08)
诺贝尔得主纳什北京“讲学”(图)(2002/08/22 15:25)
数学家大会主席吴文俊:我们拿到了11块“金牌”(2002/08/22 15:23)
数学家眼里的中国数学:不再为生存而学术(2002/08/22 11:35)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笔名:   密码: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联通手机购买个人家园,百分百中奖!




下载新浪手机铃声图片 每天有四次机会中大奖
短信服务推荐
  和心爱的人养一个短信宝宝,体验浪漫的虚拟历程
手机号:
密 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贺卡
[许美静] 城里的月光
[许绍洋] 幸福的瞬间
[范玮琪] 爱情白皮书
《我的野蛮女友》
更多>>



分 类 信 息
京高校计划外招生
:在职研究生班招生 
   时尚前沿 升值地段
   1.6元租涉外办公间
   休闲避暑雾灵山!
   100元租车送大礼!
   北大附属学校招生
:国际长话畅谈无忧
:选择徕欣好运伴随
:山大国际商学院招
:CDMA面向全国招商
:基金投资征项目!
:十佳诚信楼盘揭晓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或 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