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论走出“象牙塔”反映出数学对社会的巨大影响 | ||||||||||||
---|---|---|---|---|---|---|---|---|---|---|---|---|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8月22日 16:08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8月22日电(记者 陈勇 魏忠杰 任海军) 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专家说,以往被称为“象牙塔”的数论,已经悄悄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这也反映了数学对社会的巨大影响。 奇数、偶数、素数、合数,数论研究的就是这些最简单的数——整数及其内部关系,但是从这些简单的数中诞生了“费马大定理”、“哥德巴赫猜想”和“朗兰兹纲领”这样的
“实际上,今天我们上个网、发个电子邮件就离不开数论的成果,”参加本届国际数学大会数论研讨的美国艾奥瓦大学数学教授叶杨波22日说。 他说,数论与实际结合最紧密的例子就是网络信息的加密和解密问题。网上信息的安全性、隐私性差,某种程度上已经妨碍了网络在商业、金融等领域的进一步推广,因此信息的编码和加密技术受到了重视。而现在最多应用的加密方法就是用素数作为编码的密钥。 素数是只能被1和它自身整除的正整数,作为密钥的素数越大,就意味着破解的可能性越小。叶杨波说:“比如常用的因特网浏览软件,经常有‘128位加密’这样的字眼出现,这就是指密钥的位数。” 数论中的一个分支“计算数论”在这里就有了用武之地,它的成果很快就应用到信息编码和加密的算法中去。就信息编码的问题,以色列数学家沙菲·戈德瓦塞尔还将在本届数学家大会上专门做一个1小时报告。 国际数学家大会组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本届大会上属于纯粹数论领域的1小时报告和45分钟报告共有10个,而数论和其他数学领域相结合的报告就更多。本届菲尔茨奖获得者洛朗·拉佛阁在21日所做的大会首个1小时报告,就是谈用分析方法研究数论中的难题“朗兰兹纲领”。(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