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读书校园天气短信邮箱搜索导航
通行证登录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技术 > 各地纷纷叫停奥数班专题 > 正文

数学家眼里的中国数学:不再为生存而学术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8月22日 11:35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8月22日电(记者 李斌 张景勇 邹声文) 刘徽、祖冲之、华罗庚、陈景润……这些不朽的名字映照着中国数学王国的星空。现代数学引入中国已有百年,目前我国数学水平到底如何?应该如何看待中国数学的未来?记者从中国数学家的眼中找到了答案。   

  “中国已成为潜在的数学大国”

打造校园生活第一黄页 头号卡片收藏家!
公益歌曲大擂台 缤纷下载俱乐部

  “10多年前,我国数学界认为国际数学研究整体格局为:美苏继续领先,西欧紧随其后,日本迎头赶上,中国是个未知数。”著名数学史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张奠宙十分兴奋地告诉记者,“到现在,我们可以告诉大家:中国不再是未知数了,她已成为一个潜在的数学大国。”

  在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接触中,我国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数学家,组成了引人注目的“中国方阵”。“我国数学领域目前有四五十名学者处于国际一流水平。”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巩馥洲判断,“数学水平已比较接近美、法、英、日等数学大国,不是个别领域而是整体水平的接近。”

  巩馥洲以亲身体会作注:“2000年我在英国参加一个概率统计的学术会议时,十几个中国学者聚在一起讨论,老外就会跑过来打趣,‘中国会议开始了。’在多复变函数的国际会议上,被邀请做报告的中国学者更多,都可以用汉语做演讲了。”

  从解放前到1994年,我国在历届数学家大会上作45分钟报告的只有6个人。1998年的大会上一次就有4人。今年则有20多位大陆和海外华人数学家作报告。

  张奠宙十分看重这个数字:“作大会报告的中国数学家,近年都在某一领域做出了相当成果,他们是中国数学的中坚力量。只要保持这种上升势头,我国是可以成为数学大国的。”

  “我国数学人才后备力量相当雄厚,参加国际数学奥赛可以组成好几支队伍,这在别的国家是不可想像的。”张奠宙认为,我国数学已经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教育、科研体系,这也为成为数学大国创造了重要条件。   

  大国梦想呼唤原创成果

  “数学大国”梦何时能圆?专家认为,当务之急是在原创性方面下功夫,在数学王国里开创更多的“中国学派”。

  “我们独创的东西不够多。开创一个新的领域,让全世界的人跟着你研究,这样东西应该更多些。”本次国际数学家大会主席吴文俊十分坦率。“古为今用”的吴老因为开创数学机械化这一崭新领域,而获得中国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研究员李福安也认为原创性成果的缺乏已成为中国的“致命伤”:“实事求是地说,我们目前跟踪研究的比较多,真正属于原创性的很少;小的原创性成果有,大的原创性成果没有。希望有更多的对整个数学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性成果。”

  将在本次大会上作45分钟报告的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陈木法指出,中国数学家要学会“提问”。“数学研究不必非得去解答别人提出的问题。中国数学家应该提出自己的问题,多做些原创性研究,才能真正使中国成为一流的数学大国。”

  虽然我国已有不少年轻数学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他们中间还缺少可与华罗庚、陈省身这样的数学巨人比肩的人物。李福安认为,“我们现在有一些将才,但是缺乏帅才。像华罗庚这样的帅才,不仅本人是好几个领域的专家,而且有非常长远的眼光。我们现在缺少这样的领军人物。”   

  不再为生存而学术

  “在基础科学研究中,应该营造宽松的环境,放手让人研究。”在数学教育领域颇有建树的张奠宙还认为,现行的学术考核机制存在相当大的问题。“很多数学家都在担忧,功利的东西正在损害科学研究。一些单位把论文发表数量与奖金、收入挂钩,导致很多人都去寻找讨巧的题目,回避原创性问题的研究,因为后者十年可能都出不了成果。其实,每年写十篇低水平的论文,也只算一个平庸的研究者。而一个重要的原创成果,就会造就一位大家。我们呼唤原创性成果的出现,期待着大师的出现。”

  据李福安介绍,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在营造宽松的环境、鼓励原创性研究方面,采取了相当大的动作。他们成立了“核心数学中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和“复杂性科学”两个国际研究团队,向一些世界难题发起冲击。“研究人员在几年时间内完全不受到评价体系的束缚,为生存去做一些一般问题。这彻底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完)



评论】【初学者原地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第24届香港金像奖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房贷利率上调
本田雅阁婚礼门事件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房价高难道错在百姓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