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纳什在演讲(本报记者臧志成摄)� 文/本报记者 姚诗煌 王勇 任荃
聆听霍金和纳什的报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觉。霍金将听众带入了一个我们难以理解的高维世界,他那人工合成器发出的声音,酷似来自宇宙的天籁之声。纳什的报告,却是一种最纯真、最本色的心灵表白,告诉你那貌似高深的博弈论,其实就在你身边。
今晚7点30分,当满头银发的纳什刚一出现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报告厅的一角,机敏的镜头和摄像机立刻齐刷刷地对准了他,刹那间,一股人潮涌向前方。3分钟后,纳什突破记者重围,斜侧着身子,缓缓迈向主席台。他的脚步如此坚定,以至于对台下观众给予的热情全然不理,略显严肃的眼神里,捕捉不到任何其他信息。终于,他站立在话筒前,直面一双双期待的眼睛。一声简短的“你好”,纳什开始了他关于“通过代理来研究博弈中的合作”的公众演讲。就在这时,记录纳什传奇人生的《美丽心灵》一书还在报告厅外的展台上热卖。于是,两个镜头不断在记者眼中交替,一个是眼前的纳什,一个是电影《美丽心灵》中的纳什。
《美丽心灵》使纳什成了公众人物,但要真正了解纳什,我们还得认真聆听、理解他报告中的机智和哲理。
纳什:我的想法是,在重复博弈的角度,参与者对他们之中的“代理关系”或“代理人”的选择具有投票权。这样,在博弈的第一阶段,参与者(比如,参与者A)可以选择是否接受参与者B作为他的代理人。其结果可能导致联盟(A,B)的形成(就像一个B做主席的委员会),并且形成中不需要A与B之间的任何言语的过程。进一步,这个过程也适用于下一阶段联盟的形成。因为如果进行下一阶段的选举,参与者B可以作为联盟(A,B)的代理人接受参与者C的代理关系,从而就成为代表联盟(A,B,C)的代理人。
通过这种方式,如果广义的“代理关系”可以由选举产生,“大联盟”总可以形成(对于有限参与者的博弈);这样的结果是,“帕累托(Pareto)效率”的必要性将得到满足。
解读:博弈论的整个大厦建立在两个定理之上:冯.诺依曼1928年提出的极小极大定理和纳什1950年发表的均衡定理。通过将这一理论扩展到牵涉各种合作与竞争的博弈,纳什成功地打开了将博弈论应用到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乃至进化生物学的大门。
纳什的洞察力使博弈论成为“处理一个日益复杂化学科的有力而优美的方法”。如同牛顿的引力理论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等伟大科学思想一样,纳什的想法起初也显得太简单而没有意思,后来又变成太显而易见。从总体来看,没有人能够预见到纳什的理论会给经济学和社会科学带来这样巨大的影响。
纳什:我们已经发现,在两人或者三人的博弈中应用此类模型,有可能找到“讨价还价均衡”。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复杂的细节使我们关注模型的精练。
理想的情况是,能够开发出一个类似于应用在天气预报中的数学方法(用偏微分方程描述气流的研究等)。
在注重物质利益商业层面,这种模型可以自然地应用于公司合并的具体交易细节(就像最近的辉瑞公司与法玛西亚公司的合并)。或者,我们希望能够由此更深层次地认识已经存在的价值与价值评估概念。
解读:交易的概念作为经济学的基础,几乎和人类历史一样悠久。纳什采取了一个毫无先例的方法预测两个理性的讨价还价者将怎样相互作用。那时论文的惊人之处不在于它的难度或者深度,甚至也不在于它的优雅和普遍性,而在于它找到了一个重要问题的答案。今天重读纳什的论文,人们多半会为它的独创性而倾倒。
(本报北京8月21日专电)
思考的快乐再次回到生活里
尽管有了斯德哥尔摩童话般的经历以及诺贝尔奖得主崇高的地位,纳什夫妇仍住在那所隔音墙砌成的房子里。生活重新开始,有时候纳什觉得自己侥幸没有随着时间流逝而衰老,相信自己可以重新拾起当初抛在一边的工作。他觉得自己就像“一个拖到六七十岁再从事他本该在三四十岁进行的研究”的人。
不过,在很多时候纳什不能工作。在另外一些时候,他会在自己的计算中发现一个错误,或是知道一个大有前途的想法其实已经被别人探讨过了,再不就是听说了一些新的实验数据,使他的一些猜测显得不那么有意义。在这样的日子,纳什满怀遗憾之情,诺贝尔奖不能恢复他已经失去的某些东西。在他看来,人生的基本乐趣来自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而不是与别人的亲密关系。因此,对他过去的成就进行表彰虽然带来了一种慰藉,却也让人突然充分意识到他现在究竟有能力做什么的苦恼问题。
经过长达30年的中断之后重新开始研究工作,需要非同寻常的勇气,然而这确实就是纳什所做的事情。经过重新计算,他发现自己在很久以前曾经犯过一个“根本性的错误”,并决心重新建立这个理论。纳什完全没有失去对高风险赌博的兴趣(不管赌的是想法还是股票),而且他的思维仍然敏锐。即便从统计学看来他取得全新突破的机会很小,就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但是思考问题的快乐再次回到他的生活里。
然而,这个研究并非纳什这段生活的主要部分。重要的主题是重新和家人、朋友和社会建立联系,这已成为最迫切的任务。过去,他曾害怕依赖别人,也害怕别人依赖他,现在这种恐惧已经消散,他最大的心愿是安于现状,关心需要他的人们——他的夫人、儿子、妹妹和朋友。
诺贝尔奖得奖过程终将过去,虽然有了这个无与伦比的荣誉,生活仍然要继续下去。与其他得奖者相比,纳什的未来显得更加不确定。没有人知道他的病情缓和是不是永久性的。只能说,目前的现状是非常珍贵的。
(摘自西尔维娅.娜萨的《美丽心灵》)
名词解释博弈论
博弈论的英文名为game theory,又称对策论,数学的一个分支,用于分析竞争的形势,这种竞争的结果不仅依赖于一个人自己的抉择及机会,而且依赖于其他参与者的抉择。由于竞争结果依赖于所有参与者的行为,每个局中人都企图预测其他参与者的可能抉择,以确定自己的最佳对策。如何合理地进行这些相互依存的战略策划就是博弈论的主体。1944年数学家冯.诺依曼和经济学家莫根斯特恩发表他们的著作《对策论与经济行为》,标志着现代对策论(博弈论)的诞生。(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