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勋燕
6月25日,美国第二大长途电话和数据运营商——世界通信公司爆出巨额假账丑闻。世界通信公司在当天发表的声明表明,该公司在2001年度和2002年第一季度共有38亿美元的巨款被错误地列入“资本开支”名下,而这些钱却没有在公司同期的收入中得到体现。这就意味着该公司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非但没有像报表上所显示的那样获得了巨额赢利,反而亏损 了数百万美元。该消息一传出,信心严重受挫的投资者纷纷抛售手中的世界通信公司及其他电信类的股票,由此,有经济学家甚至担心该事件可能会导致全球股市“大跳水”。如今,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作为世界经济的组成部分,我国的通信业及股市是否也会受到波及呢?为此,记者采访了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陈凯女士、光大证券证券分析师赵海云女士、北京天相投资咨询公司季玉恒先生,请他们发表见解。
记者:据新华社报道,6月26日,从亚洲到欧洲,再到美国,在世界各大主要股票市场上,本已步履艰难的电信类股票纷纷下挫,导致各地股市接连创下历史新低。其中,在东京,技术和电讯股都受到了冲击,日经指数降至4个月来的最低点。美国股市更是难逃此劫,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股市当天开盘比上一个交易日重挫了3.2个百分点;道-琼斯指数也下跌至今年来的最低点。对此,您是否认为是世界通信公司的假账丑闻所带来的影响?为什么?
陈凯:世界通信公司是经营数据、INTERNET和网络业务的提供者,如果按收入和传输的流量计算,它可以称为世界的领先者。2001年,它的年收入达到了228亿美元,其中158亿美元的收入来自数据、INTERNET和国际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近70%。它为商业用户提供的各种E-商业产品和服务,大大改善了商业用户的经营,足见它在电信行业中的作用,因此它的问题肯定会对电信业产生不小的影响。
今天电信服务业所提供的服务已渗透到几乎所有的行业,特别是像WORLDCOM这样的大公司,使用其业务的公司和个人都不会是少数,它的问题对使用其产品和业务的用户来说,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所谓一定程度的影响,我个人认为要比对电信业的影响小。
经济全球化已无法使各国的经济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也就是说经常会出现动一发触全身的事情,电信业是经济的基础和命脉,大的电信公司所起的作用又是举足轻重的,因此,WORLDCOM的事件对全球经济产生影响也不足为怪。但说它对全球股市产生了多么大的影响,还需要理性的分析。
其实,在假账案之前,全球股市就已低迷了一段时间,电信股也并一直不被看好,这一事件可能使这种不良局面进一步恶化,但其影响只是短期的,而非长期的,至少我个人这样认为。
赵海云:我认为美国股市的下跌并不完全是世界通信公司的假账丑闻影响的,而更大程度上是其本身的经济情况所致,而这一丑闻事件只能算是美国股市加速下滑的催化剂。自美国9.11事件以来,美国经济的衰退已在所难免,股市投资者的信心受挫,采取了主动撤退的策略,各行业也都受到严重冲击。在此背景下,通信行业也很难能独善其身,经营业绩受到考验。对于世界通信公司这样的行业大腕出现亏损也是在情理之中了。但另一方面,为了维护其在市场上的多年信誉,世界通信采取了不得以而为之的方式,但这一丑闻的暴露反而产生了更坏的影响。在“安然”事件之后,承担了约一半的全球互联网网络信息传送的任务的世界通信公司再次引发了信用危机,投资者不得不开始认真考虑所有这些曾经为大家所信赖的重量级公司的真实业绩情况。这种连锁反应使尚处于犹豫中的投资者更快地决定抛出手中的股票。无论投资者的反应是否过于迅速,但毋庸置疑的是,世界通信的丑闻并没有导致美国股市的下跌,而是加快了美国经济问题的暴露。
季玉恒:这件事对投资者信心的打击是很显然的。从安然、施乐到世界通信,一连串的造假事件所反映出来的是资本市场长期积累的问题。这些问题在经济处于增长期时,经常被繁荣或景气所掩盖,即使人们知道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往往也不会太当回事。甚至会有各方面的人士出来为问题的存在作辩护。在市场情况不好时,往往就会有对个别事件作出过头反映的情况出现。这里一方面是投机资金为配合其商业目的,利用与普通投资者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有意误导市场,另一方面这似乎也是资本市场带有规律性的一种心理或其它方面因素的反映。股价变化与这些事件的出现经常不谋而合,但决定股价长期变化的内在因素还在于宏观经济环境和公司的经营情况的变化。
比如在网络股受人追捧时,有多少公然否认经济乃至市场常识的观点写在报上,甚至可以总结出一套理论,印个小册子,竟有洛阳纸贵的架式。在中国也是这样,比如市场高涨时,会有很多人认为中国股市的市盈率高得合理,名不符实的一些所谓科技股会有很多人写文章大言其成长潜力。
信息披露对股价的影响在不同的市场发展阶段表现的形式很不相同。一条利空消息在市场高涨时对股价产生的负面影响可能很小,但如果出现在市场的调整期就有可能造成股价暴跌。1997年“12道金牌压不下牛头”的情形才刚刚过去,2001年下半年随便某个小有名气的学者发表的一番言论就有可能引起市场明显的反映。这是资本市场的特点之一。此次世界通信事件引起的反响与此类似,但有些分析师认为可能导致股市崩盘之类的言论就有些危言耸听了。世界通讯还没有这样的影响力。倒是美元连续贬值导致美国经济的长期景气度的可能下降,更值得关注。
记者:您认为世界通信公司所爆出的这一事件对我国经济,尤其是通信行业以及我国股市会造成哪些影响?
陈凯:与世界其它国家相比,中国的市场开放程度相对比较低、市场经济化水平也高、股市与世界股市的联系也较弱,因此,这一事件对中国经济、通信业、股市的影响不会太大。
赵海云:我认为这一事件对我国的经济影响不会很大,这与我国经济相对的独立性有一定的关系。对于我国通信行业的影响也较为有限,因为我国的通信业与美国相比还处于起步阶段,加之市场潜力巨大,有较好的发展空间,各个公司的规模也相当有限,对行业的影响程度也不会很大。对我国股市的影响也就更为有限了。首先,在管理层紧锣密鼓的监管声下,自去年以来,我国股市已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洗礼,提前进行了有效的自我风险释放,这次事件的冲击波到达时,影响已极为有限;我国股市尚未完全开放,又处于发展中,世界通信事件更能提示我们应在哪一方面提前预防,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从这一角度来讲反而是件好事。
季玉恒: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这一事件好像给中国资本市场一年多来一再上演的“揭黑幕”的连续剧找到了收场的理由。“你们推崇备至的美国不过如此,中国有些小问题有什么了不得?”,这是最近我们从媒体言论中隐约感觉到的弦外之音。而这件事正好出现在“6.24”中国股市“井喷”行情的前后,为我们上文的观点提供了一条很好的论据。
不管世界通信公司今后命运如何,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特别是监管制度的建设,无论对美国这样相对成熟的市场还是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都是至关重要的。随着资本市场在国家乃至世界经济运行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保证市场的健康、安全运行(正常的波动并非不健康)事关国家经济全局,甚至事关世界经济的走向。
中国资本市场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造成的问题,近年来引起了决策层和投资人的广泛关注,所采取的措施总体上有利于建设一个规范的市场,其方向毫无疑问是正确的。当然政策出台的力度和时机把握要综合考虑市场的承受能力,要考虑市场各有关方的意见,但这毕竟是第二位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从建设规范市场的长期利益看,过多地或频繁地以政策直接调控市场的作法恐不可取。
记者:面对世界通信公司此次让世界震动的假账风波,您觉得我国通信类企业该从中吸取哪些教训?
陈凯:从WORLDCOM主席兼CEO给美国总统布什的信中,我们可了解到,这一事件是由WORLDCOM公司的人员自己发现并揭露的,这至少说明企业的法律意识和观点很强。试想这种事件如果发生在中国,会是同样的结果吗?这是否警示我们应该强化法律观念?
在此事件发生后,WORLDCOM被要求在媒体上向公众做出解释,反映了媒体和公众对企业行为的监督作用是非常大的。如果中国的大电信企业发生上述的违规行为,不知是否会在媒体和公众面前如此曝光?这从另一方面提醒我们,企业经营的公开性和透明性,各方面的监督和约束对企业的发展是有利而无害的。
从WORLDCOM的事件看,假账只是一次管理上的失误,就造成了企业如此大的不良后果——巨额债务、濒临破产、股市摘牌,另外还会有其它很多方面的影响是不无法看到的。尽管WORLDCOM力图通过银行咨询、出售非核心部门募集资金,公司仍可能就此一蹶不振,从此退出历史舞台也说不一定。即使能在这一事件中幸免,公司的信誉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这说明在现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电信业,经营的现代化必须有现代化的管理方式与之相适应,而且应该贯穿各个经营环节和步骤,否则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
现在,中国电信市场尚无正式的电信法,管制部门对电信的管制还处于初级阶段,一些电信企业利用这些空隙,进行一些违法经营的事情时有发生,损害了国家、企业、消费者的利益。另外,长期的垄断经营也使电信企业的管理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短期内不容易改变。中国入世后,外国电信经营者的进入,会强化和促进中国电信市场向规范法、法律化方向前进,企业如果不能从现在起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能保证WORLDCOM事件不会在中国发生,这绝不是耸人听闻。
未来竞争趋于白热化,将是中国电信市场的主要特征,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竞争水平、成本的节约、资源的有效利用、发展的潜力和后劲,因此,在企业引进现代化的管理应引起企业决策者的高度重视。
赵海云:世界通信公司沦落为将要破产的地步的确值得大家反思,过去5个季度,世界通信公司的现金流量被夸大了38亿美元。这一数据触目惊心,同时也说明这一事件的发生由来已久,公司早己隐含着财务危机,而一直在遮遮掩掩。这种美丽的谎言迟早会被揭穿,到那时迎来的可能是灭顶之灾。因此,对我国的发展中的通信业而言,首先要承认现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而不能采用掩盖的手段累积风险;其次要根据宏观经济环境以及公司自身的发展和接受程度进行适度地扩张,没有实实在在的积累仅靠银行的巨额贷款来维系避免不了破产的命运。
季玉恒:对上市公司本身,世界通信给我们的直接教训是:你可以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某些人,也可以在某些时候欺骗所有的人;但你决不可能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所有的人。
目击者,亲历者,见证者,知情人――《焦点访谈》期待你!
15秒快速订短信 精彩资讯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