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屡陷舆论讨伐 百度正在透支用户耐心

近年屡陷舆论讨伐 百度正在透支用户耐心
2019年01月25日 04:05 21世纪经济报道

  相关新闻:

  搜索引擎百度已死作者:不要将文章和股价下跌相联系

  百度回应“搜索引擎已死”:百家号内容占比小于10%

  央视网评“搜索引擎百度已死”:百家争鸣 才显风度

  原标题 百度正在透支用户耐心

  作者 王二柯

  天下苦百度久矣。

  这或许能解释,为何当百度遭遇产品指责时,往往能够激起大片用户的共鸣。

  事件本身想必都已清楚了。百度近日因首页搜索结果大量指向自家产品,尤其是频繁出现的“百家号”而备受质疑。简言之,质疑的点在于,百家号上不乏“盗版”内容、标题党、假新闻,而这样的内容往往因为发在百家号上,而被列为搜索结果的前几位。

  反倒是长期以来在用户中积累了一定口碑和公信力的网站,被排在了搜索首页的后几位,甚至直接从首页上消失。

  围绕事件本身的分析已经很多,在此不再赘述。不过,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是,纵观百度近两三年屡次陷入舆论讨伐的事件,导火索本身的分量正在弱化。

  无论是2016年初百度血友病吧被卖事件,或是令百度一度声名狼藉的魏则西事件,都是“人命官司”,事关用户的生命;随后,无论是“德邦物流”事件、“山寨签证网站”、“QQ邮箱钓鱼网站”等,均与用户被骗或可能被骗的财物有关。

  然而这一次,百度被推至风口浪尖,只是因为以百家号为代表的百度系产品信息不够优质、权重不够公平。换言之,只是因为看到垃圾信息的可能性增加,而导致百度被舆论口诛笔伐。

  这是一个有趣的信号。从一定程度上而言,它意味着,用户对百度的耐心正在下降。过去需要以鲜活生命的逝去才会引发大范围关注的百度,如今,甚至不需要一个具体事件,只是一些产品现象的梳理,就能够引发“全民讨伐”。

  信号背后,是用户对百度态度的转变,这一转变无疑是长期积累的后果。作为搜索引擎,其功能核心是帮助用户找到有效信息,将用户的需求与正确、优质的结果相匹配。如果无法达成用户使用搜索引擎的基本诉求,或者说因为短期利益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用户的耐心终将被消磨殆尽。

  当然,百度或许也很无奈。在中国这个不公平的互联网竞争市场内,阿里系、腾讯系内容均不向百度开放,各自形成闭环;同时,今日头条步步紧逼,蚕食其原有的市场份额。百度进行自身内容池的建设,实则不得已而为之。

  这也难怪一些百度内部的朋友感叹:一方面,各家都在培养自己的内容生产平台,“我们其实已经落后许多”;另一方面,在头条号、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也不乏洗稿、营销等内容,为何要单单骂百度?

  笔者对这样的观点有所存疑。首先是,作为一款搜索引擎工具,百度是否一定需要自建内容池、尤其是百家号内容池?换言之,刨去向百度“关上大门”的内容,开放给百度的权威信息网站是否无法支持用户所需,以至于百度一定要自行补齐?

  至于近年来伴随百度的“招黑”体质,同样源于对搜索引擎工具本质的讨论:它的功能究竟应该是信息的有效连接,还是由它自身建构的内容池与信息序列的输出,尤其是在这样的内容池与信息序列,远无法达到用户需求的前提下,这样的争议也就尤为激烈。

  如何改变?答案是市场化。还是以此次备受争议的百家号为例,作为一个市场化的企业,百度强推百家号的行为颇不市场化,或说本末倒置。其之所以加权百家号,是出于“打造以百家号为核心的内容生态体系”的战略愿景,而非百家号上的内容足够优质、足够支持原创、足够具备公信力。因此,当原本具备公信力的搜索结果因百家号而降权,难免会引起用户质疑。

  用户会选择用脚投票。对百家号如是,对百度系其他产品如是,当然,对百度本身也如是。就在此次百度身陷舆论风波当日,微软必应暂无法访问。虽然具体调查结果暂未出来,但此次宕机被怀疑与大量百度相关用户涌入有关。这种潜在的逃离,需要引起百度的注意。

  诚然,百度当前在中国大陆市场身处绝对老大的位置,但用户耐心总有被消磨殆尽的时刻。每一次舆论事件的曝出,甚至每一次体验的下滑,对于百度品牌而言都是一次折损。如果真的到了苦其久矣、民怨沸腾的地步,那相距结束也就不再遥远了。

  毕竟,在中文搜索引擎市场,除了百度之外,还存在其他的玩家。

《搜索引擎百度已死》一文刷屏,你觉得百度搜索怎么样?

进行中15681人参与

1、你觉得百度搜索用着怎么样?*

2、你还会继续用百度搜索吗?*

3、你平时都用哪些搜索引擎?*()

提交
相关专题: 搜索引擎百度已死?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来电聊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