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天气短信邮箱导航通行证
爱问(iAsk.com)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正文

亚洲网通被英国买家接手 网通收缩国际业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5日 08:02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李晶 报道

  田溯宁的印记正在网通身上淡去。

  4月7日,从香港传来消息,亚洲网通出售的框架协议正式签订。在2005年7月出售网通国际之后,网通集团再次为亚洲网通觅得买家。至此由田溯宁操盘的两大国际业务公司,彻
底淡出人们的视线,网通集团的国际业务全线收缩。

  出人意料的是,亚洲网通的接盘者并非传闻已久的西班牙电信。从香港传来的消息称,由安石投资管理公司牵头的英国投资者,准备以3.5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亚洲网通的全部股份,双方已签署了谅解备忘录。

  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的亚洲网通一直让网通集团左右为难。“一方面,亚洲网通让网通集团凸现国际运营商形象。当年通过收购亚洲环球电讯的网络资产,网通已经成为一个区域性的电信运营商,逐步向全球性的电信运营商发展。”电信专家、Frost & Sullivan(中国)公司总裁王煜全告诉记者,“但另一方面,由于宽带价格出现下滑,亚洲网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为此网通集团将国际业务结算放入该公司,以使其报表更为好看,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

  出售原因

  一位电信内部人士告诉记者,2002年11月网通集团收购亚洲环球电讯的网络资产,希望借此对原来仅面向运营商的带宽批发模式做出调整,使之更多地为亚洲地区内活动的跨国企业提供服务,抢占高价值的国际流量和国际客户。“当时,网通集团的想法是要在3年内使中国网通主导亚洲地区的带宽租售市场并进入国际运营商的领先行列。”该人士称。但是事情并非如想象中顺利,三年来,网通集团一方面削减成本,另一方面希望寻找合作伙伴,但亚洲网通并未走出亏损泥潭。

  公开资料显示,亚洲网通2005年收入约为2.55亿美元,去年未实现盈利。而和英国投资者的该笔交易金额,约为亚洲网通的估值扣除利息、税收、折旧和摊销前收益(EBITDA)的25至27倍。

  与此同时,网通集团对国际业务的整编开始。

  2005年7月20日,网通集团正式启动撤销

网通国际的计划,当时,人们预感到同样的命运也将降临在亚洲网通身上。在网通集团成功IPO之后,网通国际和亚洲网通作为“国际化窗口”的作用已经消失,撤销和出售也是情理之中,从去年11月开始,有关卖掉亚洲网通的消息甚嚣尘上。有消息称,有十多位买家表达了购买意愿,按照现时买家的意向,亚洲网通估值将超过3.5亿美元(合27.3亿港元)。在买家名单中,出现了西班牙电信、印度电讯公司VSNL、前和黄董事总经理马世民控制的私人基金GEM,英国某财团的名字,而西班牙电信的呼声最高。当时有消息甚至称,田溯宁带队远赴西班牙谈判出售一事。

  “由于网通国际化的力度明显不够,盈利水平也不高,所以网通亟需对国际业务进行整合重组。”王煜全指出。与此同时,在网通内部,“豪门恩怨”正在上演。有原网通国际的管理层说:“由于业务重合,我们通常要和亚洲网通争抢客户。”而在人们看来,接受了亚洲环球电讯价值19亿美元的资产,有更多的接入点和线缆的亚洲网通更具优势。

  收缩国际业务

  “事实上,当年网通集团看中亚洲网通主要是想收购其海底电缆部分。而在2004年网通在香港上市的时候,其已经将其旗下的海底电缆资产加入其上市主体,以集中优良资产。 由于通达东南亚和北美,这部分海底电缆资产将有利于网通把其国际长途电话业务扩展到多个国家,同时可以通过出租电话获得不菲的盈利。”王煜全告诉记者。

  不过如今,对于网通集团来说,亚洲网通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同时国内业务尤其是3G时代如何成为一家具有竞争力的全网运营商已经成为了网通迫在眉睫的任务。

  “电信运营商国际化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实际业务,比如网通对亚洲环球电讯海底电缆;其次是资本运作的国际化,比如联通成立澳门电讯;再次是应用业务的国际化,现在第三世界的一些运营商急需增值业务合作伙伴尤其是面向3G的业务,这也是中国电信运营商的机会。”王煜全指出,“不过目前,网通集团的思路显然是收缩国际业务,首要任务是将注意力聚焦国内市场,应对3G时代的竞争。”

  “国内业务中,宽带应用被视为是网通下一步业务的重点。”一位电信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据其向本报记者透露,网通集团正在筹建新的合资背景宽带应用公司,届时一定规模的海外战略投资资金将会介入。

    相关报道:

    消息称亚洲网通将售予英国公司 五一前签约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1,800,000篇。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