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第三届中国电信信息化论坛专题 > 正文

推进农村信息化:电信运营商应如何作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2日 16:27 中国信息产业网-人民邮电报

  与城市信息化相比,农村信息化面临的条件更加复杂,存在着信息资源粗放增长与有效信息供给不足、网络技术不断演进与现实网络结构层次偏低、信息终端智能化需求增加与农民操作期盼简化等矛盾共存的现象。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电信运营商应该如何参与农村信息化建设?应该如何抓住政策的机遇、规避市场开发中的风险?

  如果把电子政务看成“示范工程”,那么农村信息化就是“政治工程”,是为解决
“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这就要求电信运营商在推进农村信息化时,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大局意识,充分发挥电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也要看到,农村市场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是电信企业发展的新增点和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因此,无论从国家要求还是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农村市场都很重要,企业应高度重视。但与城市相比,农村通信市场又是一个相对不成熟的、充满一定风险的市场,在开发时要理性、慎重,尽可能地规避风险,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抓住政策机遇 携手政府共建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幕正式拉开,农村

信息化的推进正面临着难得的政策机遇。电信企业要抓住这个机遇,紧紧依靠地方政府,争取把农村信息化建设纳入地方政府的发展规划,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取得政府的支持,使地方政府和电信企业两个方面的积极性都得到充分发挥。

  依靠政策和地方政府发展通信,是一条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宝贵经验。在20多年前我国通信事业的艰难起步时期,正是国家及时出台了“三个倒一九”政策和电话初装费、通信建设附加费政策,才使严重滞后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通信很快扭转了被动局面,实现了历史性的腾飞。在各地通信建设中,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很多省区市成立了通信发展领导小组,出台了大量优惠政策,并从紧张的地方财政中抽出专项资金支持通信发展。可以说,没有地方政府的支持,就没有我国通信事业今天的辉煌局面。

  推进农村信息化,同样离不开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的支持。虽然经过近30年的发展,当前电信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已经今非昔比,可以为农村通信发展和农村信息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但农村信息化毕竟是一个浩大的、繁杂的、长期的工程,单靠电信企业的力量显然是无法推动的。农村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建设成本的高昂和投资的巨大,运营企业发展农村通信面临资金短缺的困难。而且国内四大主体电信企业已经在海外上市,他们在投资上也受到上市公司严格的约束。当前,农村市场仍是一个不成熟的市场,特别是在广大的中西部农村地区,要想在三五年内实现盈利是不可能的,电信企业不可能不计成本地大规模投入。而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成为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战略举措,是当前各级地方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政治是大局,政策是生命。随着国家一系列实质性政策的出台,农村信息化建设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重点转向农村,其中通信被列为重点投入的领域之一。这意味着在整个“十一五”时期,农村通信都是国家投资的重点。电信企业要借政策的春风,积极向地方政府阐明信息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把农村信息化与当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政策结合起来,为农村信息化的发展争取到最大的优惠条件和资金支持。从前两年实施“村村通电话工程”的经验来看,在推动“村通”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发挥了重要的指挥、组织、协调作用,他们像通信大发展时期那样出台了各项优惠政策,甚至拿出专项资金支持农村通信发展。因此,在下一步的通信发展和农村信息化建设中,运营企业一定要抓住国家将投资重点向农村转移的政策机遇,紧紧依靠地方政府推进农村信息化。

  抓住技术机遇 推进三网合一

  在农村信息化的推进过程中,如何利用日趋成熟的信息技术,降低信息化的建设成本,实现农村信息化的跨越发展,是电信企业应该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

  目前,在农村推进“三网合一”的条件已经成熟。从技术发展上讲,随着计算机、电信、电视技术的日趋融合,通过一个网络平台提供融语音、数据、图像和流媒体于一体的业务已经成为可能。从农民需求的角度讲,渴望致富的农民不但需要传统的语音信息,而且希望能看到更加直观、清晰的视频信息。从网络建设成本来讲,随着光纤价格在竞争中不断下降,运营商利用光纤建接入网的成本甚至低于铜缆。

  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国家、一个行业,抓住不断闪现的技术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实现赶超的一个重要途径。在通信技术方面,目前农村比城市慢了半拍,但赶上了三网融合的技术机遇,就有可能使农村在信息化的发展上比城市省半拍。因为农村信息化不一定非得走城市那样先建电话网、后搞信息网的老路,依靠光纤到村的综合接入,一步到位完成城市信息化几步才能走完的道路。这样一个“一网多用”的网络平台,把农村昨天的用户、今天的用户、明天的用户打包开发了出来,综合建设成本最低,也可以满足农民多元化的信息需求。

  河南网通建设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的实践,已经证明了综合推进农村信息化是一条可行的道路。他们采取“宽带+电视+

机顶盒”的组网模式,实施“退铜进光”工程,把光纤直接铺进村,使农民通过一台普通电视机,便可以任意点播自己喜欢看的党员教育和各种种植养殖节目,农民高兴地说:“过去电视是放什么我们看什么,现在是我们想看什么便点什么。”这是适合中西部农村特点的一条信息化发展道路,它不但解决了农民通电话的问题,而且还能够满足他们更高层次的宽带需求。从建设成本上讲,由于此前电信企业的光缆已经通达全国所有的乡镇,利用光纤价格下降的机遇实现光纤直接到村的综合接入,对电信企业来讲是十分合算的。如果再加上对铜缆的废旧利用,节约的成本更加可观。

  从更深的意义上讲,实现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的综合接入,也是避免网络重复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如何实现农村信息化的集约高效发展,是政府和企业都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广电部门也在建设遍布城乡的有线电视网,但由于体制的制约和资金的限制,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力铺设一张延伸到广大农村的宽带网络,其丰富的节目源也无法惠及农民。而电信运营商正在建设的综合宽带接入网,可以为广电节目的传送提供充足的带宽资源,两者联合起来,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既节约了大量的网络投资,又可以使已经建成的网络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能够加快农村信息化的进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支撑。

  把握市场特点 分片规模开发

  开发农村市场,首先要认清农村市场。从根本上说,农村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所限,广大农民的支付能力还很低,整体市场还不成熟,并且市场零散,不成体系,因此,电信运营商在推进农村信息化过程中一定要慎重,不能一哄而上,搞拔苗助长式的恶性开发,而只能在逐步培育的基础上实施成片式的规模开发。

  现在电信市场已经形成了竞争格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各运营企业都高度重视,都想发挥积极作用,这种愿望是好的。但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农村市场,大家一哄而上去开发市场,就会使本来就单薄的市场变得更加脆弱,最终造成市场失衡,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农村信息化的推进。记者在采访中看到,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潮涌动,农村通信市场存在着过度开发的隐忧。在一些还不太富裕的农村地区,“五杆进村”的现象十分严重,为争夺有限的市场,各运营商竞相推出五花八门的低廉资费,甚至赔本赚吆喝,低于企业运营成本运作。农民暂时是得实惠了,但市场并没有总体上启动起来,运营企业也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历史的教训应当吸取。前些年电信企业在城市搞恶性价格战而造成几败俱伤的现象,在农村一定不要重演。相比于城市,农村市场的恶性竞争造成的危害更大,恢复起来也更难。第一,农村市场点多面广,比较分散,开发的成本比较大,只有规模经营才能产生效益。第二,农村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需要一个过程,目前的农村市场从效益角度来讲仍是一个不可运营的市场,只有相对集中开发,才可能减少投入产出的失衡。因此,在农村市场搞“红海战略”是不行的,只有实行差异化和目标错位的“蓝海战略”,才能把农村的零星市场变成规模性的市场,才能把不可运营的市场变成可运营的市场。

  博通智信公司对农村通信市场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他们认为,在农村地区,应实行有限竞争的策略。通过分类测算,他们认为在东部农村的一片乡村,有一个固定运营商和一个移动运营商提供服务就足够了;在广大的中西部农村,最好由一个综合运营商来经营,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市场开发的代价和成本。他们建议,在开发农村市场时应借鉴村通工程中分片包干的成功模式,通过行业主管部门的统筹规划和有效的政策引导,形成在一个农村地区一到两个运营商集约开发的格局。这样可以使市场相对集中,运营商能成片开发,网络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从而缩短电信企业在农村市场的非盈利期。

  兼用混合模式 开发信息资源

  推进农村信息化,信息资源的搜集、开发、整理、利用是一个重要环节。电信企业应发挥自身的信息平台优势,与涉农部门、增值服务商共同开发农民需要的及时、准确、实用信息,形成社会服务到位、各方共担的信息资源开发格局。

  当前,大量的信息资源掌握在农业主管部门、农业科研院所手中。涉农部门应从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出发,加大政策性、公益性信息资源的开放力度,使农民免费得到这些信息。这也是农业部门支农、惠农的具体体现。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提供公益性的免费信息是不可持续的,应建立社会服务与有偿信息服务相辅相成的混合经营模式。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农民对实用信息付费的概念是有的,甚至有的农民说:“只要信息有用,能帮我们赚到钱,就是信息费高点也无所谓。”从四川联通“天府农业信息网”和河南移动“农信通”的使用情况看,他们分别采用包月5元和2元的收费模式,还是比较受欢迎的。河南移动的“农信通”用户数目前已达40万,计划到年底发展到320万。

  为更好地开发、整合农业信息资源,应探索建立涉农部门、运营商、服务商分工合作的发展模式。目前涉农信息资源开发的现状是,农业政府主管部门、农业科研单位和电信部门各有一套自己的信息网络,虽然从总体上看信息很丰富,但比较分散,农民无法通过相对集中的网络平台和接收手段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要改变这种现状,电信企业就要充分发挥自己作为信息平台提供者的聚合优势,广泛联合信息源单位和增值服务提供商,与他们一起开发信息资源,将分散的优质信息资源整合起来,以统一、简便的方式提供给农民。在合作中,最好以电信运营商为纽带,由涉农部门提供信息资源,服务提供商加工整理信息资源,运营商提供传输平台和收费模式,形成一个优势互补、各有分工的合作机制,共同为农村信息化服务。

  (□本报记者 王保平 人民邮电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