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时报:WAPI谋求国际标准受挫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4日 06:40 京华时报 | ||
本报记者 辛苑薇 刘奇 在苦苦等待了两年之后,刚刚迎来一线曙光的中国无线局域网标准———WAPI再次面临悲壮的一幕。昨天,从海外传来消息,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上周的投票结果中,中国标准WAPI以悬殊的投票比例负于英特尔主导的美国标准802.11,这意味着中国的国家标准彻底丧失了获得海外市场的可能。 海外再次受挫 “我们已经知道投票的结果了。”昨天,记者从WAPI联盟成员之一———天一集成科技董事长高源处证实了WAPI失利于标准化投票的消息。 据了解,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已经公布了其投票结果,在投票中,有22%的ISO会员支持中国标准WAPI,而英特尔主导的802.11标准则获得了86%的选票。这意味着,ISO以压倒性的多数否决了中国标准WAPI成为国际化标准,并在全球范围内和英特尔一决雌雄的可能。 “这次投票基本上代表了最后的结果。”据另一WAPI联盟成员企业华大电子副总经理姜世平透露,在投票结束后,ISO还将召开分析组会议,讨论并确认后得出最后的结果。 姜世平同时承认,让分析组会议做出和投票结果相反决定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实际上,WAPI的失利早有预兆。早在2004年7月,中国向ISO提交WAPI的国际标准申请,但这种努力遭到美国利益集团的一系列封杀;2005年的ISO法兰克福会议,WAPI再次被撤出国际标准提案,中国代表团愤然退场抗议;2005年年底,ISO经过协调,重新启动投票工作。 “WAPI要从中国自主研发、拥有 知识产权的标准上升到国际标准,涉及太多的利益关系,这样的结果已经在我们的意料之中。”姜世平称。英特尔成受益者 引人关注的是,在WAPI冲击国际标准失利前,WAPI联盟核心厂商———西电捷通总经理、中国宽带无线标准工作组副组长曹军上周二就曾公开炮轰称:“英特尔现在就知道投票结果。”曹军称,英特尔在很多场合违反了国际规则,鼓动其他国家向中国标准投反对票。 但当记者昨天致电英特尔中国公司时,英特尔中国公司公关经理刘婕不愿对曹的说法进行评论,仅仅表示,截至目前,英特尔也只获知了投票结果,至于国际标准公布之后会有何新的举措,目前还不得而知。 不过,刘婕同时宣称,802.11并非英特尔一家的标准,其成员包括来自数十个国家的约350个企业。 但不可否认的是,英特尔在客观上是WAPI竞争全球标准受挫的最大受益者。 此前,英特尔已经在中国大力推广其集成“迅驰”模块的笔记本芯片,而迅驰正是采用了802.11的技术。刘婕同时承认,目前采用英特尔迅驰模块的产品已超过1000种,包括笔记本、PC、掌上电脑、传真机、无线网卡等。 而根据全球第三方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全球的热点(指运营商提供的无线局域网基站覆盖范围,如机场、咖啡馆、餐厅,以提供无线宽带服务)超过10万个,其中在中国超过1万个。显然,如果中国的国家标准WAPI成为全球标准,意味着已经占据这一市场的英特尔,将必须重新更换其芯片产品,以适应中国的标准。 博弈中国市场 有业内人士认为,面对WAPI和802.11两大技术的博弈,庞大的中国市场将成为博弈的焦点所在。 “即使不能得到全球标准,WAPI仍然可以在中国发展,仅仅中国市场就足以承载我国的自有标准。”姜世平称,在WAPI联盟强硬的表态下,中国政府的支持显然是其对抗英特尔的“尚方宝剑”。 此前的1月5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信产部联合下发《无线局域网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意见》称,今后在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组织的政府采购中,必须优先考虑符合WAPI标准的产品,以支持国产标准。 在此背景下,西电捷通总经理曹军昨天再度声称:“WAPI将不会和英特尔谈判,以寻求两大技术标准妥协的可能。” 天一集成科技董事长高源则表示,如果WAPI和英特尔达成协议,两大标准有可能采取双模卡的方式,同时兼容中美两大标准,并实现国内用户和国外用户的相互漫游使用。 业内则普遍认为,由于中国拥有庞大的PC和互联网用户市场,中美两大无线局域网标准已经上升到国际贸易争端的层面。“实际上,如果英特尔在其标准中加载部分WAPI标准,双方也可能在技术上取得融合。”科胜讯宽宽带通讯北京研发中心主任胡国荣博士称,“但从目前看,两大标准的对峙状态在短期内不会改变,融合的过程会相当难。” -链接 中美无线标准之争 2003年5月,信产部宣布由西电捷通等研发的WAPI成为国家标准,并要求在2004年6月1日后强制执行,不符合标准的英特尔产品将被禁止在中国制造、生产、进口、销售; 2004年,美国政府时任国务卿鲍威尔、 商务部部长埃文斯、贸易代表佐立克联合向中国政府施压,反对中国强制执行自主标准WAPI;2004年4月,中美召开中美商贸联委会,权衡国际贸易大局,中国做出让步,“无限期”延期强制执行WAPI,而美国则在中国 纺织品等贸易争端上让步;2004年,WAPI申请国际标准,遭到美国利益集团反对,最终被撤出国际提案; 2005年年底,WAPI申请国际标准投票再次开始; 2006年3月7日,发改委、信产部、科技部等部委主导成立WAPI联盟,四大运营商、方正、联想、华为、海尔、海信、大唐等实力企业加入,力挺国产标准; 2006年3月13日,投票结果出炉,WAPI再次遭遇国外势力阻击,冲击国际标准失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