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天气短信邮箱导航通行证
爱问(iAsk.com)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TD-SCDMA获颁国家行业标准专题 > 正文

沈浪:TD-SCDMA仍须努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3日 15:46 ChinaByte

  作者: 沈浪

  当本无一丝悬念的猜测成为事实的时候,往往仍然令人激动万分。

  TD-SCDMA就是如此。

  自从相关研发这项技术标准起,这个东西已经唱了好几个年头了,从上到下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它是中国的3G移动通信标准,甚至以致于人们早已忘了有关主管部门是否发布过此项标准。

  1月20日,信息产业部在官方网站上悄然宣布,3G三大国际标准之一的 TD-SCDMA为我国通信行业标准。

  简洁的表达并没有掩盖深厚的含义,人们盼望许久的“国标”身份终于得到了公开的确定,这不仅意味着TD-SCDMA标准技术方案已经成熟,能够指导企业进行制造生产,对于相关利益方来说,更意味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了更多的认可。

  这确实是一种莫大的殊荣,TD-SCDMA获得国标身份后,显然表明它离投入应用又近了一步,一些分析人士甚至不惜以“TD-SCDMA终于修得正果”这样的字眼形容此项技术方案荣升为国标的意义。

  作为国产3G标准的主要拥有者,大唐们从上到下想必正在大张旗鼓欢庆2006年的新年礼物。

  然而,离摘取最后的果实越近,潜伏的危险就越大,大唐们必须严阵以待,努力化解眼前的挑战。

  一方面、3G争夺越来越激烈。

  众所周知,国内的TD-SCDMA的提出使得国际3G标准格局从最初的欧洲WCDMA、北美CDMA2000两军对垒演变成WCDMA、CDMA2000、TD-SCDMA三分天下,由于WCDMA、CDMA2000出道较早,都是老资格的方案,在全球分别抢占了一定的地盘,只有TD-SCDMA一直忙于技术方案的优化,尚未实现真正的商业化。

  自从TD-SCDMA问世以来,大唐们虽然进步显著,成果多多,但大家并不十分自信,总是以哪个大牌又开始关注TD-SCDMA标准为荣。

  如今,TD-SCDMA真的迎来了国标身份,大唐们很可能受不了不期而至的荣誉,变得骄傲起来,目空一切,觉得那些国际大牌会纷纷拜倒在自己的脚下。

  事实上,国际大牌们从来就没有真诚地希望过TD-SCDMA能够生存下来,在过去以及现在,他们之所以会对国内的3G标准抛以媚眼,唯一的原因只在于他们通过这个机会向中国政府示好,以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同时,他们从来就不相信TD-SCDMA能够瓜熟蒂落!

  TD-SCDMA成为国标,无疑使得国际大牌过去的那些侥幸宣告失算,意味着TD-SCDMA真正开始从他们口中抢食了。

  这一切决不是国际大牌所希望见到的,为了保卫自己的既得利益,他们必然调动全部资源对后来者展开围追堵截,以期扼杀潜在的竞争者。

  因此,尽管TD-SCDMA离成功更近一步了,但竞争也随之加剧了。

  不久前,CDMA2000的掌门人高通明确宣布,TD-SCDMA标准中有该公司的专利,甚至扬言对TD-SCDMA阵营进行收费。

  在TD-SCDMA一路高歌猛进的背后,暗潮涌动,各方势力都集结力量暗渡陈仓。

  另一方面,国标身份代替不了实际应用。

  国标的身份不过为TD-SCDMA进入市场提供了通行证,但是,是否能够顺利进入市场、是否能够满足运营商/用户需求等就不能靠这一通行证保证了。

  好钢自身硬。

  解决这些深层次的问题从根本上取决于TD-SCDMA本身必须拥有较强的技术水平与良好的应用性能。

  一套出色的技术方案不仅仅在于拥有一个标准的身份,更重要的是,它一定具备标准之实,只有当它在投入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被证明是一套出色的技术方案时才具有真正的价值,否则,如果只有标准之名分而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即使当它依靠种种力量投入了应用,也会因无法满足需求,最终遭到相关的运营商、最终用户所抛弃。

  中国的3G运营已经进入了倒计时阶段,大唐们必须利用这最后的关键时刻,切实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与应用性能,当TD-SCDMA同时具有国标与坚硬的内功时,无论敌人如何强大,竞争如何激烈,均能轻松夺取最后的胜利果实。

  国标身份的获得是一件可喜可贺的大事,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耽误了不断改进的宝贵时机。

  笑到最后才能笑得更好。

  我们真诚希望国产3G标准能够不骄不躁,谦虚谨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