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3G方案与电信重组并行 三大问题尚待解决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5日 03:05 第一财经日报 | |
有权威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目前,关于3G牌照的相关问题都已经基本确定,牌照将发3张,固网运营商优先获取。 中国的3G面纱可能首先要从澳门开始拉开。 12月初,澳门地区电信及科技办公室主任陶永强透露,特区第三代移动通讯有望在20 与此同时,中国的3G政策风向则在好一阵聒噪后,无奈地渐趋平静。这种非常的平静下面,关于利益和时间的流言虚虚实实地在业界交头接耳般传递。 有权威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目前,关于3G牌照的相关问题都已经基本确定,牌照将发3张,固网运营商优先获取。 也有人士透露,TD-SCDMA标准将作为一个数据网全程组网,同时利用运营商原有的2G语音网,“牌照发放时间初定为2006年年初”。 牌照概念本身事小,但牌照经济经过长时间的焦灼等待,已经被视为资源本身,而后演变成为一种权利的代表和象征——得失已不仅限于一纸之间。 同时出台重组和3G? 邮电大学教授舒华英认为,运营商重组和3G牌照发放挂钩并不合理。此前,从信产部透露出的消息显示,“重组在前,3G在后”早已铁定,3G迟迟不见动静便是因种种原因在重组方案上举棋不定所致。 “3G在政策方面的准备,绝不是发放牌照本身的论证工作,也不仅仅是对3G业务的相关管制政策,而是涉及中国通信产业在“后3G时代”的综合配套政策,包括监管体制的调整、运营格局的优化、产业链的进步的通盘考虑。”信产部电信研究院政策研究所所长陈金桥表示,“不管是技术层面、产业层面还是政策层面,都会发生变化,这点我们一直在准备。” 回顾1999年实行的移动、电信分营,当初的初衷是鼓励中国联通与中国移动竞争,由于竞争主体实力悬殊,经过十年发展,联通在移动业务市场上的竞争力仍然不及移动。再看当初中国电信南北分拆后,地域上的拆分并未打破固定电话的自然垄断,形成了新一轮的重复建设热潮。 国外也不乏失败案例。2000年,12个欧洲国家举行3G牌照拍卖。其中英国和德国3G牌照拍卖最为引人注目,但因为高额的拍卖费,促使接下来越吹越大的“牌照经济”泡沫,运营商为此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 我国的3G据说将发挥“中国特色”。信产部人士表示,“操作思路上,在政策无法协调的情况下,只能通过资产组合以及互补完成,具体来说就是突出优质企业和优质业务、突出运营企业的核心优势以及完成业务综合化。” 据权威人士透露,政府部门会适时考虑3G牌照分配和重组方案同时出台的可能性。 三大前置问题尚待解决 言及3G,一直认为中国还不具备大规模商用环境的邮电大学信息产业政策与发展研究所教授阚凯力,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中国3G市场成熟至少还需要5到10年的时间,3G业务在市场推广的过程并不会有一个可预测的时间表,3G牌照的发放应由市场决定,而不是政府主导。 信产部的权威人士透露,目前政府部门对一些重要议题,仍处于思索研讨阶段。如未来市场有多大规模、3G网络互联互通,资费以及新技术等。但他个人认为,移动通讯市场大规模的启动还是在3G网络建设运营之后才可能来到。 “市场层面可以等到上线之后,但有一些前置问题,比如三大标准的技术测试、知识产权问题、TD-SCDMA技术测试问题,都是横在3G道路上的主要障碍,必须首先解决。” 他表示,由于发展环境的变化,在第三代移动通信设备制造中知识产权成为国内制造企业无法回避的问题。据记者了解,现在知识产权谈判已经到了最为关键的冲刺阶段,成败与否将对3G有着重要影响。 美国市场调查机构iSuppliISuppli认为,中国政府之所以推迟发放3G牌照同国产3G标准TD-SCDMA不无关系。该机构认为,目前WCDMA、CDMA20001X两种标准已准备就绪,而TD-SCDMA还不成熟。 “国家对于TD产业的支持不要仅仅表现在资金投入上,主要是从宏观层面,政策层面出台相应支持政策,比如优先发放牌照等。”邮电大学教授舒华英与信产部电信研究院政策研究所所长陈金桥所持观点基本相同。 “一个正式的3G网络规划和部署,必须要有相关政策的引导,包括在技术标准的选择、数量、运营商的一些基本投资计划等方面,应该基本有所确定后才能启动这方面的工作。”陈金桥认为。 通过3G,要实现的是通信业的整体跃进,而绝不是运营市场从自身利益出发的单方突进。“第一是资源的合理配置,即成本和效益的权衡;第二是竞争格局;第三是培养整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对于未来中国3G市场,我个人的看法是,数量有限,异质竞争。只有当产业链动起来,市场爆炸式增长才会加剧,从而带动整个产业链一路向前。”陈金桥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