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部门对手机诈骗没奈何 陌生号码勿乱接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6日 11:59 天津日报 | |
本报讯(记者罗骏 实习生金媛)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面对日益“精明”、以陷阱“圈钱”的短信“骗子”们,或许众多手机用户唯有如此感叹。或假装老友换号留言,或改头换面心理测试,或直接拨打后挂断引诱对方上钩,用户一不留神回复或拨打相关号码就会产生高额费用,近日本报就连续接到类似反映。就此记者咨询了相关部门,得到的答复是“本市已对信息台的服务方(SP)进行了严格规范,现在‘作乱’的多在外地,而且是手机对手机,不好控制,只能提示大家尽量留心”。 冒充老友留言拨号一听扣钱 读者刘小姐向本报热线反映称,自己前几日收到一条“老友”短信:“你好啊!还记得我吗?我是你的老同学,好久没联系了,这是我的新手机号,我还在12590×××××给你留言,拨打这个号码就可以听!”刘小姐判断很可能是外地的老同学新换了手机号,特意通过留言祝福来带给她惊喜,随即拨打该电话,未曾想却听到的是一段淫荡的录音,随即挂断电话。“后来一查话费,竟然扣了30元,外地的信息台,说是包月。这不是强行服务吗?”刘小姐十分气愤。其实,类似短信记者也曾多次收到。 陌生手机号接听即转信息台 很多人有时会接到陌生的手机来电,看着不认识的手机号,大多数人选择了接听,认为可能是自己的朋友换了号,或是业务上的一些往来等原因。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来牟取利益。只要用户接听或回拨了这个外地手机号,会被转接到信息台上,所产生费用一律按信息台标准收费。居民李先生前天晚上发现自己手机上有这样的未接电话,回复过去对方却称是香港某公司,然后喋喋不休,挂断电话后才明白上了当。 测测心理题回复就扣钱 居民于先生的手机收到一条短信:“心理游戏:把‘日’字加一笔变成另外一个字,记住只能选一个字,用短信的形式立刻把你想到的第一个字发给我,进行你的 心理测试。”短信来自一个陌生的手机号。其以为是朋友发的,但又不知是谁,于是写了个字回了过去,可对方一直没有回复。于先生起先没有介意,但后来去交手机费时,才知道被扣了10元信息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