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月黑手机销量超1500万部 年逃税上百亿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7日 10:18 金羊网-新快报 | ||||||||||||
![]() 真假品牌手机极其相似。陈秋明/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新快报讯(记者 曾霞 实习生 庄丹霞) 近八个月来“黑手机”的销量已经上升到1500万部以上,约占全国手机销量的1/3。“黑手机”对消费者、正规厂家、国家的危害不可谓不烈。 昨天在羊城晚报主办的“规范手机市场秩序、促进手机行业发展”行业峰会上,波导、TCL、康佳等国产手机厂商和经销商表示,政府、厂家、媒体和消费者要齐心协力,不能再
“黑手机”一年逃税上百亿 “黑”手机黑在哪?目前市场上的“黑”手机分三种:走私水货手机、杂牌假冒手机和翻新拼装手机。走私水货手机是通过非法渠道,从国外逃避关税运到国内的整机;杂牌假冒手机是一些非法生产厂家生产的假冒知名品牌手机,或近似知名品牌的杂牌手机,迷惑消费者;翻新拼装手机是从国外走私进来的零件进行组装,或者将收购回来的旧机型进行内部清洗,然后换上新的机壳,再贴上假冒入网标志当新机出售。 这样“偷逃拼装”得来的手机当然拥有诱人的价差,但是这些“黑”手机普遍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更谈不上售后服务,一些消费者贪图便宜买了这些手机,一旦出现问题受害的还是自己。 “黑手机”也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及手机行业的良性发展。“黑手机”每年偷逃的税收可能达到100亿元之巨。“黑手机”行业的暴利完全建立在了国家和政府的损失之上。 “黑手机”的泛滥使正当的手机厂商,尤其是国产的正规品牌厂商的市场份额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去年初国产品牌手机的市场份额一度突破了整个市场的50%,今年一季度迅速下降到39%。康佳通信公司总经理黄仲添说,长此以往手机行业说不定会比VCD行业还惨。 “黑手机”靠低价泛滥 “黑手机”的猖獗说到底还是“利”字在作怪。波导电子徐立华总经理算了一笔账,进口元器件、缴纳增值税、员工保险、商检费用、售后服务费等等这些加起来,“黑”手机至少比正牌手机省了25%-30%的成本费,就算售价再低廉的“黑”手机也有暴利可图。商家销售一台“黑”手机的利润比正规品牌手机高出4、5倍。而消费者也往往为低价所动。 监管不力也是造成“黑”手机日益泛滥的重要原因。“黑”手机主要以一些边境口岸城市为入境源头或者在当地生产,客观上起到了活跃当地经济的作用,一些地方部门对“黑”手机危害性认识不够,认为打击“黑”手机会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另外打击“黑”手机涉及通信、工商、税收、海关、质检等多个部门,多头监管往往变成无头监管,有些部门往往以罚款了事,没有起到应有的威慑作用。 打赢手机的“黑色战役” “目前‘黑’手机的销量已接近市场份额的30%-40%,如果任其泛滥,正规品牌手机的生存空间将受到严重威胁。”与会厂商的老总对“黑”手机的泛滥忧心如焚,他们呼吁政府、厂家、媒体、消费者四位一体,早日除去这颗市场毒瘤。 他们希望,作为市场的管理者,政府要加大对“黑”手机的打击力度,设立跨部门的专门的执法机构,组合海关、税务、质检、工商、信产等部门进行联合执法,进一步加大打击“黑”手机的力度。 手机厂家要自力更生,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与会的厂家代表纷纷表示要加大研发投入,加快研发、创新的速度,以质量和品牌价值取胜,使消费者感到物有所值。 媒体作为社会的重要监督力量,不能仅停留在揭露“黑”手机现象上,要长期跟踪宣传,提醒教育消费者,监督有关部门加大打击力度。消费者不仅要认清“黑”手机的危害,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履行遵守法律的义务,不与违法商家同流合污。 相关新闻:黑手机市场泛滥触目惊心 手机巨头联手讨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