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手机市场泛滥触目惊心 手机巨头联手讨伐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6日 16:50 新浪科技 | ||||||||||||
“规范手机市场秩序 促进手机行业发展”专题峰会6月15召开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与会手机企业高层就抵制市场黑手机产品达成一致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呼吁进一步规范市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生存还是毁灭,已经成为正规手机厂商必须面对的严重问题”。这是6月15日,国内外各大手机厂商和经销商首次聚会,在召开的“规范手机市场秩序,促进手机行业发展”的主题峰会上共同谈论的一个沉重的问题。会议以大量触目惊心的事实,揭露了国内手机市场“黑”手机泛滥的现象。如何打击日益猖獗的“黑”手机,维护国内手机市场的正常秩序,
“黑”手机横行于市,手机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寒冬 “目前‘黑’手机的销量已接近市场份额的30-40%,如果任其泛滥,正规品牌手机的生存空间将受到严重威胁。”一位厂商代表表示。 波导、TCL、康佳、夏新、中兴、联想等代表了国内手机行业最高水平的厂商的老总亲自出席,再加上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等国外品牌也派出在华的最高首脑,当今最主流的中域、国美、苏宁、永乐等大型手机零售商也参加了会议,使得这次行业峰会的分量非同寻常。这些平时在市场上互为竞争对手的企业如今走到一起,只因为他们都面对着一个共同的危机:“黑”手机已兵临城下,正在不断蚕食正规品牌的市场。 据参与会议的各方反映,“黑”手机横行于市,不仅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更加严重的是,严重危害着中国通信市场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国家每年数以十亿计的税收损失,并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正当权益。 与会的手机厂家老总无不大吐苦水:由于受近年来“黑”手机日益泛滥的影响,正当的手机厂商,尤其是国产的正规品牌厂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寒冬局面,各大手机品牌的市场份额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又以国产品牌影响最大。去年初国产品牌手机的市场份额一度突破了整个市场的50%,今年一季度迅速下降到39%。 据了解,偷税漏税带来的巨额暴利是“黑”手机泛滥的主要原因。而根据行业内的非正式估计,当前“黑”手机每年的销售总金额在300-500亿元,据此计算“黑”手机每年偷逃的税收将有可能达到100亿元之巨。单只这一点,就足以构成“黑”手机的超额暴利。而这一暴利的获取,完全建立在国家和政府的损失之上。而正规的手机厂商与经销商,每年为国家上缴了可观的税收收入,对国家、对政府、对消费者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以前‘黑’手机的交易还是偷偷摸摸,现在是公开的和正规品牌竞争了”。一位厂家代表气愤的说道。据他介绍:在不少地方各种“黑”手机已经堂而皇之的上了柜台,和正规品牌的手机摆在一起销售,在广州、深圳等地甚至形成了专门的销售“黑”手机的市场,正品手机与“黑”手机的出货比例有时高达1:1。由于对”黑”手机的危害宣传和打击力度不够,不少消费者也对“黑”手机的危害认识不足,并趋之若鹜,促使“黑”手机日趋泛滥。 “黑”手机泛滥触目惊心 与会人士介绍,目前市场上的“黑”手机分为三种:走私水货手机、杂牌假冒手机和翻新拼装手机三大类。走私水货手机是指通过非法渠道,从国外逃避关税运到国内的整机;杂牌假冒手机是指一些非法生产厂家生产的假冒知名品牌手机,或近似知名品牌的杂牌手机,迷惑消费者;翻新拼装手机是指从国外走私进来的零件进行组装,或者将收购回来的旧机型进行内部清洗,然后换上新的机壳,再贴上假冒入网标志当新机出售。 另外,贴牌原本是一种正常的合作经营生产方式。但现在一些国产手机厂家自己不生产、不提供售后服务,而通过将手机牌照出租给无牌照手机企业经营,质量和售后服务都得不到保障。 羊城晚报记者以自己亲历暗访所接触到的种种触目惊心的事实,揭露了广州、深圳等地各种走私、冒牌、拼装等“黑”手机泛滥的现状。据了解,在这三地,“黑”手机的销售已成行成市,颇具规模,在这些市场内销售“黑”手机没有入网证和3C认证,或采用假冒的入网证和3C证;闻所未闻的手机牌子超过30种;一款品牌手机有三个“克隆版”;两款功能近似的手机,差价达四、五百元……。 在“黑”手机诱人的价差之下,是一个个不为人知的黑洞。这些手机普遍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更谈不上售后服务,一些消费者贪图便宜买了这些手机,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往往投诉无门,对消费者的利益造成极大危害。“黑”手机滋养着不法商人的暴利,严重侵害了正规厂商的利益。 规范市场须联手出重拳 面对“黑”手机的日益猖獗,与会的厂商、经销商代表纷纷表示目前有关部门对“黑”手机的打击力度不够,力量也不集中。他们认为“黑”手机现象牵涉面广,单靠某一个部门进行治理难度较大。因此呼吁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黑”手机带来的严重社会危害,把打击“黑”手机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来抓,设立跨部门的专门的执法机构,组合海关、税务、质监、工商、信产部等部门进行联合执法,进一步加大打击“黑”手机的力度,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会后,各手机厂商和经销商代表发布了联合宣言,呼吁社会各界高度关注“黑”手机对国民经济造成的严重破坏,和对国内手机产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的巨大的危害;呼吁有关部门加大打击力度,最大限度地遏制“黑”手机泛滥现象,坚决打击违法行为和追究违法人员,为手机行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呼吁消费者正确认识“黑”手机的危害,自觉抵制黑手机,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