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鸣炮轰专利军备竞赛 呼吁3G公平免费授权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4日 03:03 第一财经日报 | |||||||||||||
文/雷鸣 中国政府有权要求所有中国接受的3G标准在中国境内向所有企业公开免费授权;有权要求中国运营商在选择设备商的设备、产品时,只能选择接受免费授权厂商的产品、设备;有权要求3G运营商在采购任何一种3G标准的设备产品时,只能选择产品设备及设备中的核心芯片必须有三家以上相互竞争的供应商,而且任何一家的设备供应商或芯片供应商在市场上
1月份,IBM宣布公开500多个有关电子商务软件及互联网通信方面的专利,让世界免费使用。4月份IBM又宣布今后所有IBM向国际最大的电子商务标准组织(OASIS)取得的专利将免费被业界使用。 IBM一向以它拥有的专利自豪,去年一年IBM就取得了3248项专利,是美国在2004年内取得最多专利的公司。仅在2004年,它在专利许可上就有超过10亿美元的收入。 IBM为什么肯放弃丰厚的专利收入,而把自己的专利免费转给他人使用? 互联网和经济全球化颠覆专利规则 IBM并不是唯一一个在重新考虑公司的知识产权战略的跨国公司,很多拥有丰富专利知识产权的公司也在重新考虑他们的专利战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转变呢?我认为,这是互联网势力蔓延的结果,“互联网改变了一切”。 互联网使全球连线,任何技术资料、影音内容,几秒钟内发送到世界每一个角落。它和经济全球化一起,对目前的世界经济和市场规则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同时,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产品的设计期和生命期也越来越短,今天的最新、最先进技术,几年后便可能一文不值。公司间的合作要求公司之间、公司与客户之间、公司与供应商之间更好更快地分享技术资料。为了应付这一系列的挑战,有关知识产权、专利的定义、许可合作,甚至有关标准及国家专利的策略因而有巨大的变化。 美国加州大学国际研究院的史帝夫.伟伯认为:“今天,全球的企业界正在进行一项极其重要的实验,这个实验的目的是找出哪些知识产权需要公开,哪些知识产权仍需要保持封闭状态。很多公司的命运,甚至一个国家的国力及经济命脉,将会被这场实验的结果左右。”当美国、日本这些专利大国认真考虑知识产权政策对国家经济命脉的影响并积极参与这一实验,当拥有丰富知识产权的公司免费提供专利给业界使用时,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国力正在崛起的国家,作为一个手中专利及知识产权并不算多的国家,怎样参与这场世纪性、历史性的社会商业“实验”,值得我们深思熟虑。 专利军备竞赛,专利是白痴的游戏? 大多数公司都对专利又爱又恨,很多国内企业对专利也是“怕得发抖,恨得牙痒”。因为专利迫使一些国内企业支付巨额专利费,使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大减,更可怕的是专利的重担,能压垮某些公司。 比如,曾收购飞利浦CDMA之国内华立集团,终因高通庞大的专利壁垒而偃旗息鼓,放弃了用户厂商开发CDMA的大好时机。再比如,业内人士曾透露波导南京通信研究所曾研发一款CDMA2000手机,研发费2000万元左右,其中高通收走的专利费就占一半以上。 申请专利是很昂贵的全球性游戏。在美国申请一项专利至少要花费两万美元,专利期只有17年。全球算下来,一个专利差不多要花十几万、二十万美元,这笔钱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 前些年,游戏的规则是专利越多越好,所有大公司都鼓励工程师申请专利,申请专利费花起来一点也不心疼。所有国家为了在知识产权上占领先地位,鼓励企业在专利数目上做文章。 仅去年一年,日内瓦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就收到121000项按照专利合作条约的专利申请,其中美国、日本申请数目居前两位,分别是41870项、19980项,德、法、英居后三位,中国也申请了1782项,居13位。以单独公司申请来算,总部设在荷兰的飞利浦公司申请得最多,有2362项,中国的华为也有177项。这比2003年增加了4%,其中以中国的申请增加速度最快,增加37.8%。 不过,专利以“量”取胜的策略,以法庭诉讼为手段在全球知识产权界也造成极大混乱。最近美国专利大户IBM和微软就纷纷抨击美国及现时世界流行的专利体制。IBM科技技术和战略的副总裁伯格(Wladawsky-Berger)说:“美国专利局甚至使白痴都可以获得专利。过多的专利诉讼,沉重的诉讼负担已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绊脚石。”另一位IBM的高级副总凯利(JohnE.Kelly)表示“公司盲目追求专利,盲目执行专利的行为太过火了”。微软的法务执行官也要求提高专利质量,减少专利诉讼,微软每时每刻总有至少40件官司缠身。 沉重的诉讼负担,世界各国的“专利军备竞赛”不仅成为企业发展的绊脚石,国家经济发展的瓶颈,也成为国际关系的冲突点及经济全球化的阻碍。对发展中国家和后来企业而言,参与这场“专利军备竞赛”只会令他们疲于奔命。但不参加这场军备竞赛,又怕在以后的知识产权竞争中失去谈判筹码,被排挤出局。 事实上,连专利大户欧盟也在认真考虑这种无止境的“专利军备竞赛”对欧盟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欧盟正在提议通过一项法案把欧盟25国的专利法“和谐化”。欧洲委员会在今年3月建议把所有软件专利定为电脑附属或连带专利,并要求这些专利持有者必须公开分享其技术,以创造“开放性标准”,该建议者又强调,所有有关资源共享,互联互通的软件及其专利都必须公开、互享,因为互联互通高于知识产权。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院的希普教授在他的《创新的民主化》一书中说道“只要你公开你的技术,业界大众会以你的技术为基础发展更好更新的技术。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开放技术的经济效率更高。”毫无疑问,欧盟或IBM都在追求这种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与专利军备竞赛,还是扩大免费许可授权 十多年前,中国的经济发展还在起步阶段,中国政府采取“市场换技术”的策略,在该策略下,中国的制造业,特别是中外合资的制造业得到很大发展。这些企业生产并出口许多高科技产品,但并没有把产业的核心技术“换”回来。此外,当时中国市场规模还不大,中国企业出口的产品还未威胁到跨国企业的国际市场,跨国公司放任中国企业采用跨国公司的核心技术,不急于提取专利费。但当中国直接或间接威胁到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地位时,那些跨国公司便全力迫使中国公司支付庞大的专利费。 实际上,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已经积极参与有关专利及知识产权方面的全球竞争,中国政府大力支持TD-SCDMA及组织WAPI标准,就是对中国参加全球知识产权竞争很好的例子。中国一些较国际化的企业本身也投入不少人力物力,据说华为在标准方面的专职人员就有200多人,参加了50多个标准组织,2004年内申请了2000多项专利,并提交了300多篇标准文档。 不过,国内像华为这样的公司并不多,国内企业有能力直接参加“专利军备竞赛”更少,反而是跨国公司在全球,甚至在中国国内的专利战线上占了一定优势。 1999年之前,中国知识产权局接受的高新技术领域专利申请中,来自国外的占3/4,2001年这比例提高到90%。相比之下,2002年美国专利与商标局核准的38万多项专利中,来自中国大陆的不足百分之一。在全球范围内,世界97%的专利掌握在占世界人口1/4的发达国家中。 以中国企业的目前实力、基本科研的经验和对核心技术的掌握,都难以在这场“专利军备竞赛”中赢得胜利,甚至于在国内市场也不一定有胜算,这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 另一方面,中国是一个主权国家,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3亿多移动电话用户的庞大市场,中国政府有权制订国家标准,有责任扶持中国企业,促进中国企业进入世界市场。 实施3G标准公平免费授权 如果主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把互联互通或公开免费标准定为国家标准,并使其高于任何公司的专利及知识产权,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当专利大户的企业利益扼杀了标准,破坏了公共利益时,一个国家的政策就必须认真考虑第三种专利许可方式,即免费授权许可。 开放源代码组织很早便提倡免费授权许可,W3C联盟摒弃“合理无歧视性许可”,主张免费许可。由于在互联网及www上采取了免费许可,所以互联网才真正成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改变全球经济及通信技术的格局。这也是欧洲委员会提出专利公开共享,IBM提出专利让世界免费使用的背景。 正如欧洲委员会要求所有关于互联互通的专利公开共享,中国政府也有权要求所有有关3G的专利在中国国内、对所有企业免费授权许可。 1.中国政府基于中国的公共利益,有权要求所有中国接受的3G标准,包括WCDMA、CDMA2000、TD-SCDMA及有关专利,在中国境内向所有企业公开免费授权。 2.中国政府作为六大运营商的最大股东,有权要求中国运营商在选择设备商的设备、产品时,只能选择接受免费授权厂商的产品、设备。 3.为了保证设备市场,特别是有关芯片供应市场的公平竞争,中国政府有权要求3G运营商在采购任何一种3G标准的设备产品时,只能选择产品设备及设备中的核心芯片必须有三家以上相互竞争的供应商,而且任何一家的设备供应商或芯片供应商在市场上的占有率都不能超过50%,这样运营商既可以得到性价比有竞争性的产品设备,中国的电信制造业也可以得到有竞争性价格的芯片供应。 更重要的是整个专利免费许可、授权的运作必须公平、公开、透明,对中国的3G标准或外来的3G标准,对中国或外国公司都一视同仁。 从时间上来看,只要这个政策在3G发牌前执行就不会太晚。没有3G牌照作保障,没有中国政府和3G运营商的直接参与,对公共利益有好处的专利政策便不能落实。因为运营商和中国设备商都互相竞争,要求他们不“内斗”是不可能的,公共利益及国家利益也都不是他们的当务之急。 从专利谈判的具体执行上来看,如果能聘请外国在专利谈判上有丰富经验的律师或律师行主谈,加上中国政府的免费授权政策和运营商有关采购3G设备政策的出台,才能符合中国公共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