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基亚何庆源:中国3G牌照定论今年是底线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4日 03:03 第一财经日报 | ||||||||||
本报记者 幸玮 发自北京 从全球3G建设发展经验来看,一般全套业务整合需要18个月。具体到中国国情,就必须在2005年底、2006年初开始网络建设,这样推算,今年年内定论悬而未决的3G牌照问题是最晚的时间3G来临,将会带来更新技术的机会,但诺基亚在中国以生产2G手机为主,没有3G,2G还是会发展对诺基亚来说,在2G方面有印度的压力,而中国的3G又迟迟不来,诺基亚不
6月成都,一地骄阳。 何庆源和往常有些不一样,褪去惯常的职业化装束,穿着随意,步调缓慢;一样的是,他的身边依然是左右簇拥,不过,除了诺基亚几十个同为志愿者的员工之外,四川当地学生占去了半数。 作为参加助学长征的志愿者,何庆源的出现也许代表着企业意志,但这只是其一。何庆源是虔诚的基督教徒,深知“给予”的涵义。 随行的一位诺基亚员工说,“他(何庆源)平时太忙了,这也算是短暂的休息吧。” 掐指算来,何庆源加入诺基亚这个大集体已逾四年,成为诺基亚中国区总裁也已经一年有余。这几年,何庆源亲历了崛起的诺基亚迈入行业鼎盛的历史,这些经历都是他的财富。 但他感受最深的却是在1998年。那时,他作出了从加拿大回到中国的决定“当时,所有的人都反对,包括家人。”他努力劝服家人,最终力排众议,踏上中国这片土地。 现在,何庆源作为诺基亚中国区总裁,同时扮演着多个角色:推进中国政府3G政策的积极游说者,诺基亚总部中国战略的坚定执行者等。 何庆源每时每刻要应付太多的事情,闲暇时,阅读管理类书籍成了他近期的爱好之一,比如《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就是他奉为经典的长期读物。 “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绝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他笃信书中所说。 扩大CDMA市场占有率 《第一财经日报》:诺基亚手机业务占到了整体收入的65%,不仅是企业的战略发展重点,也是业界的关注焦点,您能否简单介绍一下诺基亚手机研、产、销的相关情况? 何庆源:诺基亚有三个战略市场,分别是美国、巴西和中国。在生产方面,中国作为全球战略性市场和重要生产基地,诺基亚首信公司将使用诺基亚芯片,继续在中国生产CDMA手机。在销售方面,2004年,诺基亚在中国手机市场上仍旧稳居第一,今年我们继续扩大渠道覆盖;而在研发方面,我们有诺基亚北京产品设计中心,专注于移动电话的设计、开发。2004年6月投入全面运行的诺基亚中国CDMA研发中心,主要负责提供CDMA软件和技术支持,针对中国市场开发定制手机产品。 《第一财经日报》:诺基亚2004年在CDMA手机市场的份额如何,在CDMA手机上有何种计划? 何庆源:关于CDMA手机,诺基亚去年推出了四款产品,今年还将推出更多新品。诺基亚是唯一一家使用自己CDMA芯片的终端厂商,在成本上具有优势。去年诺基亚主攻CDMA低端手机,今年的一大重点,仍是要增加CDMA市场的份额,希望通过面对更多不同的用户群体,进一步提高在CDMA市场的占有率。 《第一财经日报》:诺基亚在中国的产品生产情况如何?中国公司在成本上具有哪些优势?出口情况如何? 何庆源:不同的工厂都属于同一公司,不同的只是把不同的产品放在不同的工厂生产。但是从生产的成本来讲,人力成本在生产过程中占了一部分,不是很大,关键是供应商,供应链要做好,才能实现经济上的高效率。 2004年全年,公司在中国全年销售及出口总额超过69亿美元。本地采购达31亿美元(约合256亿元人民币);累计总投资达21.8亿美元(约合180亿元人民币),由北京星网(国际)工业园带动的投资达100亿元人民币。 《第一财经日报》:诺基亚今年在研发上有哪些计划?为什么会在四川建立研发中心?主要的经营重点是什么? 何庆源:诺基亚在北京有两家研发中心,四个生产基地中也有两个是在北京。诺基亚和四川省一直有合作,经董事会批准,诺基亚已经从商业、投资合作拓展到公益事业的合作。 当初作出将在四川省建3G研发中心决策的时候,曾经考虑到北京、杭州、武汉等城市,但最终以进一步加大对中国西部的投入为出发点,圈定了四川。 中国手机行业很特殊 《第一财经日报》:像明基这样拥有手机设计经验的厂商加入市场,在您看来,这会不会对外资手机企业的优势造成冲击? 何庆源:近期西门子和明基合资的事情,前景还不好预测。可以说,不只是中国,全球手机企业都将面临重要变化,只是中国的情况更为特殊。 手机的整个产业系统,它的建立需要耗费庞大的资源,对于所有加入和已经加入的厂商来说,市场的份额越小,难度越大。 《第一财经日报》:有报告显示,中国目前的手机企业,包括中外资,排名已经发生了变化,按照市场份额来看,前两名企业市场份额占到了40%,前四名占到了80%,您对此怎么看? 何庆源:诺基亚的优势在于,它具有可观的规模效应。做手机,生产是一个环节,此外还需要良好的整合系统与成功的服务。 《第一财经日报》:手机市场渠道已成为左右市场份额的非常重要因素,2005年,诺基亚在渠道上将会采取什么策略?现在,和国产手机企业相比,诺基亚在渠道上的优势有哪些? 何庆源:诺基亚依托代理制的深化发展,将触角逐渐伸向二、三级市场,省级代理商正在逐步成为渠道的核心力量(编者注:摩托罗拉则更加强调和大卖场或是手机连锁零售机构的合作,逐步提高产品直供的比例来压缩渠道成本)。 《第一财经日报》:中国联通成立终端事业部,以2000元为低端和高端的分水岭,2000元以下的手机由联通统一订购,您对此怎么看?将会怎么做? 何庆源:此举对诺基亚来说,利润并没有过多地摊薄。 3G牌照年内定论是底线 《第一财经日报》:知识产权谈判一直是3G受阻的重要原因,您对此怎么看?预计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何时结束? 何庆源:关于知识产权谈判,诺基亚已经给政府递交了相关方案。由于它涉及多方主体,也存在历史、利益等多方面原因,我们不太好评价。高通公司在国际上的做法是分别和每家企业签约,这种商业模式下形成的惯例能否发生变化还不清楚。 《第一财经日报》:中国被大多数外资企业视为亚洲地区最重要的市场,但3G牌照迟迟没有动静,原本业界普遍认为今年发放的预测也有落空的可能,您认为中国什么时候发牌照比较合适?为什么? 何庆源:这个问题可以2008年奥运会为时限。从全球3G建设发展经验来看,一般全套业务整合需要18个月。具体到中国国情,就必须在2005年底、2006年初开始网络建设,这样推算,今年年内定论悬而未决的3G牌照问题是最晚的时间。 不过,退一步来讲,这种预期只是从市场来看:3G来临,将会带来更新技术的机会,但诺基亚在中国以生产2G手机为主,没有3G,2G还是会发展。 但机会总是稍纵即逝。对诺基亚来说,在2G方面有印度的压力,而中国的3G又迟迟不来,诺基亚不希望失去机会,也不希望将来把在中国的大规模生产移到印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