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双模卡暗行单网路线 有望撬动大众市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7日 16:07 互联网周刊 | |||||||||||||
文/沈浪 继“世界风”之后,双模卡也顶着打通GSM、CDMA网络的使命出台了。只是这步棋能否给联通注入持续的生机?在“打通”之外,双模卡是否暗藏“单网”玄机? 最近,几大运营商年报先后出炉。2004年,中移动营业收入达1923亿元,净利润420亿元,用户总数达2.04亿户,较2003年增长44.3%。相比之下,中国联通2004年收入仅为人民币793.3亿元,净利润更是只有43.9亿元,中国联通CDMA用户达2781万户,GSM用户为8427万
与此同时,联通一直处于各种谣言旋涡的中心,分拆、合并的传闻不断。其实,这并非空穴来风,网通、中国电信进入移动领域已是板上钉钉,届时,国内的移动通信市场将会进入相对充分甚至过度竞争的状态,联通打破垄断的使命早已终结,在这个大背景下,如果不能迅速改变业绩平平的局面,分拆的命运自然不可避免。 你拿什么拯救自己,中国联通? 联通的世界性难题 面对着如此低迷的业绩与众多不利消息,联通给自己开出了新的药方。 日前,备受联通看好的双模卡业务终于从外地杀回了北京,标志着双模卡业务正式登场,除了聊胜于无的功能费外,资费标准基本与现行的CDMA网络相同。 通过双模卡,手机用户可以使用一个电话号码自由在CDMA/GSM网间切换。借助这一业务,现有130/131用户可以在保留原手机号码的同时,非常方便地使用基于CDMA1X网络的无线数据业务,比如各种游戏、网上新闻、定位之星等。 此举是联通继“世界风”之后推出的又一旨在打通GSM、CDMA网的重大举措,然而,双模卡能够拯救中国联通吗? 联通一直在CDMA的泥潭里挣扎。 为了实现与中移动的差异化竞争,在长城CDMA网络的基础上,联通从1999年中期起,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打造一个完整的商用CDMA网络。 CDMA网络寄予着联通太多的希望,但是,这个网络却不断让它极度失望。 2002年1月8日,CDMA网络正式对外放号,联通将其定位为“高端、精品网络”,瞄准高端客户,此举违背了网络经济原理,自然遭到了失败。当时,手机款式很少,价格高昂,造成用户增长速度极其缓慢,半年之后,C网尚未完成100万用户的目标。吸引不到用户对于后续投资产生了沉重压力,联通难以获得资金进一步完善网络,网络的不完善又导致用户的获得更加困难,联通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直至决策者领悟到网络经济的内涵,通过分批采购数百万台CDMA手机,以套餐的形式赠予用户,CDMA才走上了破冰之旅。完成第一个100万CDMA用户的目标,中国联通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在实行新的策略之后,C网不到1个月就收获了第二个100万用户。 CDMA网络的启动并没有给联通带来好运,恰恰相反,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摆在它的眼前。 CDMA网络的出炉,使联通在原有的GSM网络之外又多了一张网络,一边是GSM,一边是CDMA,拥有了两个移动通信网络的联通看似风光无限,实则痛苦不堪。 每一个移动通信网络都是一部烧钱的机器,何况联通拥有GSM、CDMA两个网络!但是,钱烧出去了,却不一定能得到相应的回报,无论是GSM还是CDMA都遵循网络经济规律,只有当用户规模达到一定数量级的时候,才能迎来美妙的收获时光,用户从来而来?第一,新增用户,第二,中移动的现有用户,第三个来源就是自己的GSM/CDMA用户。 只是新增用户总是有限的,随着手机市场日益接近饱和状态,成长空间越来越小;吸引中移动的现有用户也非易事,中移动底子厚,根本不惧联通这个小弟弟;至于第三个来源,手心手背都是肉,联通怎么能忍心看着自己的GSM与CDMA相互抢客? 这些归根结底都源于GSM、CDMA两张网络,双网并行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联通试图做第一个吃螃蟹者,螃蟹是吃到了,但味道就只有联通自己体会了。 “世界风”再蹈高端泥潭 按照目前8427万户的GSM用户规模,联通尽管依然不能与中移动相抗衡,但是,在全球范围来说,盈利能力应该还是可观的,令人头痛的是,另一个拥有2781万用户的CDMA网络远没有到达规模经济的阶段,后期的网络完善仍然需要持续不断的大量投资,即将开始的3G投资更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些无形中增加了联通的包袱。 只要世界性的难题不能得到彻底解决,联通的日子就不会好过。 联通对此心知肚明,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它一直在进行各种努力,2004年8月5日,在高通的大力支持下,联通联合三星、LG、摩托罗拉推出了“世界风”业务,通过双模手机,首次打通了GSM、CDMA两张网络。 “世界风”成功解决了用户在GSM网和CDMA网之间自由切换、号码保留等难题。双模手机拥有双卡插槽,可以同时放入两张手机卡,从而享受联通GSM、CDMA甚至中国移动GSM网的服务。 此项业务具有三大功能优势:第一,它真正实现了“一机在手,畅行全球”的国际漫游;第二,它通过G、C两网叠加,实现网间自由切换,解决了单一网络覆盖不足的问题;第三,它能够为G网用户提供CDMA 1X高速数据服务。 “世界风”的出发点本身值得肯定,但实施思路发生严重偏差。 “世界风”本来是解决双网并行这个世界性难题的一个很好的契机,不过,联通再次犯下一个致命的错误,由于念念不忘往高端发展,“世界风”像最早推广CDMA网络时一样被定义为高端服务,高端确实做到了,该项业务定位在高端商务用户,那时的双模手机现在售价依然高达4000元以上,但是,曲高和寡,至今,双模手机还只限于当初发布会时的三款,至于用户数量,联通自己都说不出口。 摸索了半天,联通终于找到了机关:开启大众用户市场,双模业务走向普通百姓生活,只要是能赚钱的,不管高端还是低端,一网打尽。 双模卡就是基于这种理念的产物。 “双模卡”暗行“单网”路线? 平易近人的资费标准,适用现有GSM/CDMA手机的双模卡,使普通用户同时使用两张网的愿望第一次轻易地变成了现实。新推出的双模卡确实有希望撬动庞大的大众用户市场,从而激活两张网尤其是CDMA网络的能量,这是联通近来少有的一个福音了。 但是,双模卡毕竟是双模卡而已,如果寄希望通过一个双模卡就可以拯救联通,注定只能是一场空想。 为了拯救自己,联通必须走得更远。 更好的方式就是借推行双模卡之机,不但把中移动的客户转化成自己的客户,同时也要把自己的GSM用户平移到CDMA网络上,在不知不觉间消除用户对于现有GSM网络的依赖后,择机把现有的GSM网络卖给对移动通信虎视眈眈的中国网通或中国电信等,以便将来专心致志地集中十个指头的力量打造CDMA,而非现在的双网并行,左顾右盼,分身无术。 当然,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联通必须对现行的双模卡推广模式进行一定的改造,如目前一张双模卡本身就售价百元左右,这显然会把相当数量的消费者排斥在外,如果稍作变通,现有的GSM用户(联通/移动皆可)均可以一张GSM卡换取一张双模卡,无疑会降低门槛,从而在吸引竞争对手客户的同时,也把自己现有的GSM用户转移到CDMA网上,迅速做大CDMA网络的规模,推动单网时代的早日到来。 这才是一了百了的解决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