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传媒恋上合资之旅 加速与外资谈判步伐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8日 10:49 东方早报 | |||||||||||||
![]() 著名民营传媒唐龙国际总裁陆兴东透露,公司近期正在和外资“亲密接触”PHOTOTEX 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早报记者 严丹虹 虽然外资影视传媒在华只批一张合资牌照,但民营制作商仍然暗自“磨刀霍霍”,纷纷加速与外资的谈判步伐。 著名民营传媒唐龙国际传媒集团总裁陆兴东昨日对记者表示,他们正与一些国外合
而北京中博影视传媒也在酝酿“远交近攻”。该公司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中博与韩国三大电视台、CJ(希杰娱乐公司)、NABI影视公司等建立了多年友好合作关系。2005年,公司希望与它们进一步加强合作,并在资本层面有所动作。 “其实中博正与以上各方就成立合资公司进行紧张的谈判。”接近中博的人士告诉记者,“若能如愿,不仅能加快海外资金流入的速度,还可以利用对方资源拓展流通渠道、开拓国内国际市场。” 此前,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44号令补充通知让众多民营传媒倍感压力。如今外资媒体公司已被允许以49%的最高参股权在内地组建电视节目制作合资公司;但根据今年3月5日下达的最新规定,合资公司组建数只能是一家。 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曾表示,这将让那些跨国托拉斯们更倾向于选择实力雄厚的国有电视台作为合资对象,而一般民营传媒则较难得到合作机会。 但唐龙国际传媒集团总裁陆兴东则对此持有不同看法。他认为,境外投资资金来源不一,投资对象不一,对于是与国有机构还是民营传媒合作,应该因不同境外传媒公司而异。 “民营传媒凭借自身对市场的敏感度、灵活的体制与更为畅通的通路,同样能吸引一些境外合作方;而外资对国有电视台的资金投入也不见得处处都有优势。”他说,“境外资本其实并无染指内地国有电视频道的机会,且播放的节目在其他省市电视台可能还会遭受到天生的抵抗力。” 中博传媒有关人士更是认为,对于影视制作业大量引入外资投资,对民营企业有一定冲击,但也是机会。“我们可以从制作理念、宣传理念到工业化标准制作流程中学习到很多。” 记者另外获悉,除了唐龙国际和中博传媒,光线传媒目前也与欧洲一家著名节目内容制作商热洽合资,并有望尽快达成结果;此前,TOM集团曾以1000万美元的投资额收购华谊兄弟35%股权,借此涉足内地影视制作业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