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带动就业量:每年100万个就业机会的算法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9日 09:12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我们将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对3G带动就业量进产估算。 按照3G市场规模与劳动生产率估算 [公式)
劳动力人数=劳动创造的收入/对应的劳动生产率。如果我们估计出了3G运营、系统、终端的经济规模,再除以对应的劳动生产率,就可以知道运营、系统、终端创造的就业人数,再加总起来即为总的创造就业数。 [推算] (1)首先看3G市场规模。按照本章第—节提到的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对3G市场的预测:取3G启动2005-2010年6年期间3G总运营收入累计约1万亿元,3G系统终端设备市场累计各约为4000亿元。 (2)再看劳动生产率分布: 运营商取中国电信为准,2003年业务收入1410亿元,员工33万(含劳务工),正式员工的劳动生产率为42.7万元/年/人。考虑到移动业务劳动生产率高于固定网络劳动生产率,因此保守估计以60万元/年/人计算3G运营劳动生产率。 系统制造商以深圳华为公司为最高,2003年收入317亿元,员工2.2万,劳动生产率为144万元/年/人,但我国行业平均值在100万以下。因此取100万元年/人来计算3G系统设备制造的劳动生产率。 根据2003年通信统计年鉴,终端厂商的劳动生产率18.3万元/年/人,也将此数估计为3G终端的劳动生产率。 增值服务市场劳动生产率为7.78万/年/人 那么,每年增加就业机会分布:收入/6年/劳动生产率 运营环节:10000亿元/6年/(60万元/年/人)=27.8万人。 系统设备市场:4000亿/6年/(100万元/年/人)=6.7万人 终端市场:4000亿/6年/(18.3万元/年/人)=36.4万人 增值服务市场(以15%运营收入为增值数据业务估算):1500亿元/6年/(7.78 万/年/人)=32.1万人 [结论] 按照3G市场规模与劳动生产率估算,即每年直接增加的就业机会合计:27.8+6.7+36.4+32.1=103万人。其中,服务运营27.8万,系统设备厂商6.7万,终端厂商36.4万,增值服务32.1万。按照3G产业投入对GDP的带动作用估算 [公式] 3G产业对GDP的带动作用百分比×GDP的就业增长弹性=新增就业数 [推算] 我们估算过,在不考虑移动通信业的自然增长,只考虑3G业务开展带来的纯增量市场时: 1.五年内3G装备发展带来的GDP增长为8408亿元;按五年平均,每年带来的GDP增长=1682亿元。 2.移动数据业务发展每年带来的GDP增长为118亿元。 3. 两项合计3G带来的GDP增长为1800亿元。按五年内全国GDP总量平均15万亿元,则每年直接带动GDP增长=1800÷150000=1.2%。 即3G产业对GDP的带动作用百分比为1.2%。 而GDP的就业增长弹性为:目前我国GDP每增加1%,将带动70万-100万个就业岗位。 [结论] 按照3G产业投入对GDP的带动作用估算,保守估计3G发展提供新的就业岗位=1.2×(70万—100万)=84万-120万。按照3G产业链增加就业人口估算 按照3G产业链各环节分解增加就业人口估算,头三年内估计带动增加直接就业239.2万人,每年约增加就业80万人,增长间接就业人数暂未估算。 [公式] 运营销售环节新增就业+系统生产和建设环节新增就业+终端制造和销售环节新增就业+增值服务环节新增就业=总的增加就业量。 [推算] 1. 3G服务运营销售环节:3年增加就业44万人。 假设3G运营有四家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假设四家运营商总共在800个本地网新建3G网络并推出业务。(平均每家按200个本地网估算。现在全国固话本地网总共约340个,移动本地网可适当减少,联通一期CDMA建设194个本地网) 网络技术人员。每个本地网:网络规划设计、建设、运维、支撑系统的人员为50人,乘以800个本地网,总共4.0万人。 市场营销人员。每个本地网:客户服务20人,市场营销30人,客户经理50人,计100人,乘以800个本地网,总共8万人。 销售渠道代理代办300人,乘以800个本地网,总共24万人。 呼叫中心。如移动秘书等业务,可能外包。每个本地网50人,乘以800个本地网,总共4万人。 其他人员。包括业务开发,管理人员,每个本地网计50人,乘以800个本地网,总共4万人。 总计:4+8+24+4+4=44万人 2. 3G系统设备生产和设施建设:3年增加就业112.6万人 国家发放3G牌照时,通过对系统设备的国内生产化程度提出高要求,促使世界各大系统设备厂商在中国加大投资力度,成立3G研究开发中心、制造中心,从而促使我国成为3G系统设备的制造中心、研发中心。 系统设备厂商:国内外大型系统设备厂商,约有13家,在中国将总共增加约4.6万人。 研究开发人员:每个厂商平均增加1500人,总约2万人; 销售人员:每个厂商平均增加1000人,总共1.3万人; 工程技术人员:每个厂商平均增1000人,总共1.3万人。 合计:2+1.3+1.3=4.6万人 大型系统设备厂商的配套厂商:每家大型设备厂商的配套厂商计10-20家,按每家配套厂约300人估算,可增加就业约4万人以上。 IT系统厂商、其他设施生产厂商:约共增加4万人就业。 基站、线路、机房、电源设施工程建设:约共增加100万人就业。 总计:4.6+4+4+100=112.6万人 3.移动终端制造销售:3年增加就业42.6万人。 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2G终端的生产中心,占据了30%的市场份额。手机产业链的价值增值环节的40%在中国。1999-2003年,2G手机产业增加了8万个就业岗位(不包括批发零售环节)。 如果中国3G在近期启动,中国很快将成为世界3G移动通信产业的中心;3G手机领域将成为投资热点,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领域之一,从而使中国成为移动终端的全球研发、设计、制造、装配、销售中心(包括批发零售环节)。 假设3G手机产业链的价值增值环节有60%在中国,中国生产的手机占全球市场的50%。与2003年相比,全球手机产量翻一番。 假设2003年全球手机产量为A时,使得中国2G手机产业增加了8万个就业岗位: A×30%×40%=8(万人) 那么,当全球手机产量翻一番时,增加的就业岗位为: 2A×50%×60%=40(万人) 制造人员净增加:40-8=32(万人) 以终端管理、营销人员为制造人员的30%计算将达到10.6万人。 两项合计:终端制造及销售3年增加32+10.6=40.6万人 4.增值服务提供:增加就业40万人。 首先来看2003年与中国移动、联通合作的服务提供商SP的数量: 1)据信息产业部公布,2002年我国有各类信息服务经营者约4400家,到2003年已增长到6000家,其中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和移动短信息服务的近5500家,占信息服务经营者总数的91%。 2)据中国移动梦网中心付主任介绍,2003年10月31日,中国移动的合作SP超过了3000家(包括全网、地方)。 3)2003年,NTT DoCoMo的SP数量:6万家以上(NTTDoCoMo数据)。 因此保守估计,2003年,与移动、联通合作的SP数量超过3000家。 再来看2003年,服务提供商SP的总收入: 1)根据易观咨询公司,基于SMS的SP的总收入:2033年32亿元,2004年37亿元,2004年40亿元。 2),根据F&S公司,SP市场总规模2003年为37.33亿元,未来几年的增长率在40%以上。 3)艾瑞咨询:2003年中国短信SP的市场规模预测为54亿元。 因此,我们取值:2003年SP总收入35亿元。 再次,我们来看,2003-2008年SP市场的增长率: 艾瑞市场咨询公司:2003年中国短信SP的市场规模预测为54亿元,增长率103.8%;2004年105亿元,增长率94.4%;2005年180亿元,增长率71.4;2006年275亿元,增长率52.8%。 2)国外多家咨询公司:对全球移动增值服务市场2003-2008年的增长率预计在40%—100%。 3)广州联通增值业务总监:50% 综合多家咨询公司的估计,保守取值为50%。 最后,我们来看2003年每家SP的员工数目:根据我们从ICP管理部门了解到的情况,SP有三种:大型SP有上千人,绝大多数SP都是小公司,有30-40人,还有一些只有4—10人。 因此,我们根据经验进行加权平均,每家SP的人数为15人。 那么我们来进行估算。3G的优势是移动数据业务,预计3G推出后,数据增值服务将迅猛发展。假设增值服务市场规模年均增长率50%,那么到2008年,SP市场总规模可以达到: 35亿元×(1+0.5)∧5=266亿元 2003年,SP的劳动生产率为7.78万元/人/年。假设2008年时,SP的劳产率不变,那么,2008年SP的从业人口为: 266/7.78=34.2(万人) 可见,与2003年相比,到2008年,SP的从业人员净增加约30万人。 另外,3G数据业务的大量BtoC业务与金融、交通、商业、物流、媒体等行业应用等紧密结合,使各行业部门对信息技术需求人员增加估计可以达10万人以上。两项合计增值服务环节增加就业40万人。 增值服务环节的发展,将增加大量的自由职业者,弹性工作机会,这里暂不考虑在内。总的来看,考虑到3G可以提供许多高速率新业务,随着数据业务持续发展,同时数据平台增多,开发、营销人员会大量增加,实际数据还可能远高于40万,这可为大学生就业开辟新的渠道。 [结论] 按照3G产业链各环节分解增加就业人口估算,头三年内估计带动增加直接就业:3G服务运营销售44万人+3G系统设备生产和设施建设112.6万人+移动终端制造销售42.6人+增值服务40万人=239.2万人,平均每年新增就业约80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