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G上路不急 如何组网联决于多方因素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5日 22:05 新浪科技 | |||||||||||||
中国3G市场对全球3G移动通信发展意义重大,尽管中国3G牌照的发放仍旧是迷雾重重,可不少通信设备制造商已经提前下注了,然而结果究竟是输是赢,还要看中国到底会发放几张3G牌照,会采用何种3G技术了。 虽然中国何时发放3G牌照仍没有明确的时间表,但从当前中国移动市场的状况来分析,有两点可以肯定:联通无疑将来会上CDMA 1x;国内至少会有一家移动运营商将采用TD-SC
目前,业内对中国3G将采用TD-SCDMA和WCDMA混合组网的说法相当流行,笔者认为,TD-SCDMA最后是混合组网还是单独组网,不仅取决于TD-SCDMA的商业化进程,更应注意到WCDMA的发展状况。应该看到,WCDMA虽然已经投入商用,但实际上并没有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从消费者角度来说,WCDMA手机终端性能还有待增强,手机电池寿命,终端功能以及产品价格等都还没达到最佳效果,从运营商角度来看,WCDMA网络覆盖面、业务种类,国际漫游等方面还没也还不能够完全能让消费者满意,也还要有不少地方需要完善。TD-SCDMA和WCDMA有混合组网的理论基础,但现实情况是,TD-SCDMA缺乏实际商用的验证,再考虑到目前WCDMA的商用效果,虽然WCDMA先于TD-SCDMA实现商用,但是我们也并不应该因此就急于发放3G牌照来加快TD-SCDMA的商业化以求追赶WCDMA,也更不应急于讨论WCDMA和TD-SCDMA究竟孰该是大网孰该是小网的问题。相反地,我们应该更加冷静的看待当年3G市场不成熟的种种问题,在用户需求真正得以满足,全球3G市场充分启动后再作定论。 数据卡成通向3G的跳板 从目前欧洲3G运营的状况来看,除了和黄在多国推出3G商用手机外,做话音以及数据业务外,Vodafone等相当数量的3G牌照持有者并没有急于效仿,原因就在于他们认为WCDMA的市场其实并没有成熟。和黄全球豪赌3G落得个负债累累,这更加让其它的3G牌照持有者变得小心谨慎。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Vodafone会出人意料地在同时在各国推出3G数据卡了。其实,这种数据卡的推出正是迈向3G大门审慎之举。Vodafone等早推出了GPRS网上的移动数据卡,自从2002年年底推出以来,用户数量到今年4月份有16.7万。这种新的3G数据卡其实就是GPRS数据卡的升级,它比GPRS卡速度更快。推出之时,也没有增加任何新的数据业务,资费也没做任何改动,每Mb数据流量的价格同GPRS完全一样。这种业务优先的策略有一定的合理性,它是建立在现有数据卡基础之上的,可以吸引住原有的数据卡用户,提供新的体验,并能引来更多的用户,与此同时,运营商一直在测试3G手机,以确保它们工作的可靠性和满意的服务质量,并能保证充足的供应。 这种策略所瞄准的客户群体是那些中小企业和商业用户,这正是最能够拉动业务收入增长的人群,因为这类人群用笔记本+无线数据卡上网的比例要比普通人群高得多。不过,这类用户同时也时对服务质量,和网络可靠性是要求最高的,运营商深深懂得,一个企业用户的不理想体验都有可能会让整个业务断送,因此Vodafone等对这种3G业务的开展慎之又慎,让这部分高端用户得到满意的3G数据体验,对于以3G市场的成长就能先抓住宝贵的用户资源,而随着用户3G体验依赖度的加深,3G手机终端的成熟,最终将越来越多的用户转而采用3G手机了。 从这点来看,不难理解Vodafone等其它3G牌照持有者的良苦用心,笔者不久前赴英国采访,据参与了Vodafone等移动运营商3G网络测试的人士介绍,Vodafone相当注重市场对其3G业务的评价,不愿意像和黄那样冒风险。据他介绍,这种数据卡的推广对商业人士相当有诱惑力,总体反应不错。 从以上情况,有两点可以看出,1.首先,相比和黄在业务和终端都不成熟情况下,靠价格手段猛推3G的做法来,3G数据卡的推广是个相当稳妥的方案,因为先期就将一批高端用户纳入了囊中,而和黄那种做法得到很多都是低端用户,英国电信业内人士普遍持有这种看法,而且,目前只推出3G数据卡业务的运营商绝不只Vodfone这一家; 2.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表明,目前WCDMA市场尚没有全面启动,也不是那么成熟,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就更不应急于发放3G牌照,而是应该先努力搜寻国外运营商成功导入3G的模式。 中国3G标准打好国际牌才能生存 中国推行3G的目的,说白了是给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标准最终还是为了市场服务的,如果市场匮乏,标准讨论出来又有何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于目前的3G市场来说,最最关键的是需要等待技术成熟和市场成熟。不管标准问题如何定,如果没有成熟的市场与技术的支持,就都没有解决中国3G发展的根本问题。 WCDMA与TD-SCDMA有着混合组网的理论基础,但是市场运作的可行性并不是仅仅由技术角度的可行性就决定了。笔者认为,无论是WCDMA与TD-SCMA混和组网还是TD-SCDMA单独组网,都是有利有弊。 混合组网的优势在于:TD-SCDMA系统不需要使用对称频带,可以大大提高频谱的使用效率,同时由于其采用非对称传输方式,非常适合于无线数据业务的使用,因此可以扩大热点地区的业务容量。此外,TD-SCDMA拥有更高的频谱利用率,更低的无线发射功率及更高的接收灵敏度,因此可以降低运营商的组网成本。 混合组网的缺点在于:运营商相对于单独组网会付出更多的后期运营成本,运营商在同一个网络中采用两种不同的标准,对网络的运行与维护无疑增加了复杂性,对新业务在全网的快速推出也有不利的影响,而且也得考虑到让用户不同手机网间漫游连续通话的问题。 如果是TD-SCDMA单独组网,从国内产业角度来看,确实保护了国家的利益,先期大量的投入和支持将会得到回报,业务的开展的确是简单了许多。但是缺点是,如果只有中国采用TD-SCDMA标准,那么国际间不同3G标准间漫游的问题同样也得要考虑,以后采用双模乃至多模3G手机将成为必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许是限制住TD-SCDMA以后市场空间的又一难题。试想,如果仅有中国一家采用TD-SCDMA标准,而并没有为此标准开拓出国际化的空间,那么它将如何能够很好地生存下去? 不管如何,对于TD-SCDMA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要为其走向国际化打下伏笔。2002年10月底,我国发布了3G频率规划案,为TD-SCDMA预留了155MHz的频谱,这是我国政府在适当时候采取的一种基础性的政策性支持,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标准的政策倾向是显而易见的。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信产部将TDD核心频段的分布与国际保持一致,无疑是希望这种规划能够影响到其他国家,使我国TD-SCDMA走向全球。 世界其它国家在划分3G频段时,也都同时划分出了TDD频段,各国运营商如果以后要使用这一频段的话,也就只能采用我国的TD-SCDMA标准了,这无疑TD-SCDMA走出国门的一个很好的先天条件。 综合此两点来看,笔者认为我国还是应该放眼国际,一方面培育TD-SCDMA阵营,加快商用化进程;另一方面,从让其成为其正国际标准出发,对TD-SCDMA的未来的海外市场也应该提早做好准备。 欧盟特使表达了支持将WCDMA与TD-SCDMA两种3G标准进行捆绑以实现优势互补的做法,即WCDMA+TD-SCDMA的设想,有拿欧洲支持TD-SCDMA换取中国支持WCDMA的意图。而奚国华副部长则明确希望欧洲的运营商和制造商能帮助TD-SCDMA成为一个真正的国际化标准,这其中的含义,恐怕不只是人们想象中的要在中国采用混和组网那么简单,中国政府更多地是在为TD-SCDMA能够真正成为实现全球化找到一个突破口,帮助其成为国际化标准。 目前TD-SCDMA的商用化进程远远落后于其他两种3G标准。WCDMA与CDMA2000技术已经在许多国家的商用网络中得到了验证,并且在不断完善,而TD-SCDMA技术虽已经通过了3G外场测试,但还需要在商用网络中得到实际验证,在此期间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难以预料的问题。而TD-SCDMA在国内是否能够单独组网或是与WCDMA技术混合组网,取决于这两种标准的市场成熟度以及技术特性等等诸多方面因素,而并非只取决于两者之中任何一方的商用化进程。因此,目前对混和组网中哪个是大网哪个是小网争论没有意义,还是交由运营商们到时自己去决定吧。(文/Farla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