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之队备战中国3G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5日 17:09 通信世界 | ||||||||||||
本刊记者 刘启诚 杜娟 阴志华 3G无疑是最近两年来中国通信市场上最热门的话题,随着信息产业部对各大制造厂商3G设备外场测试的结束,和3G峰会的召开,3G又一次成为关注的焦点。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的3G明年就会正式揭开面纱,而在此之前,各大制造商都不遗余力地向政府、向运营商、向媒体展示自己的3G方案,以谋得在中国3G市场上更大的市场份额。
中兴通讯 作为中国最大的通信制造业上市公司,中兴通讯在3G领域一直是重兵投入,并成为目前为数不多的同时投入WCDMA、CDMA2000及TD-SCDMA技术标准产品研发的“三线作战”兵团。 中兴通讯从1998年进军WCDMA研发领域以来,就已将WCDMA定为公司的战略产品,在国内的上海、南京、深圳、西安、成都、重庆建立了研发中心。在瑞典成立了欧洲研究所,专门从事WCDMA关键无线技术的研发以及海外资深研发人才的引进。目前,中兴通讯在WCDMA项目上累计投入资金超过30亿元,,专职WCDMA研发人员达3000人以上。凭借多年来在无线技术领域经验的积淀以及强大的WCDMA研发实力,中兴通讯在WCDMA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在致力于技术研究的同时,中兴通讯于2003年提出“WCDMA一站式解决方案”,并在2004年在此基础上又推出“WCDMA新一站式解决方案”,从新设备、新方案、新技术以及新应用等各个层面丰富了一站式解决方案,全方位地贴近了运营商的需求。 同时,中兴通讯注意到,在合适的地点以最小的代价获得合适的3G机房将成为运营商在建网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为此,创新性地提出了大规模使用基带池加RRU的“运维工厂”的全新建网模式。“运维工厂”不仅可以很好地解决3G机房建设方面的难题,同时也大量节约了运营商在机房装修和配套建设上的投资,使运营商快速部署3G网络成为可能,非常符合运营商“快速构建可盈利的精品网络”的建设理念。 在技术研发方面,中兴通讯利用在软交换技术领域的优势,提供基于R99/R4的建网方案,电路域设备可提供ATM/IP/TDM R4/混合R4等各种组网方式,同时也可以根据用户需要提供TDM接口,前向兼容R99设备。R5阶段的多媒体域IMS在R4平台上设计开发完成,可实现核心网设备向全IP网的平滑演进。 在网络规划方面,中兴通讯传承1500万线CDMA网络建设的大量经验,在WCDMA协议、算法、仿真方面研究成果显著,研发独有网规工具,具备各运营商全网同步规划的能力。在终端方面,中兴通讯利用在GSM、CDMA和PHS等终端领域的研发积淀和物流市场平台,向用户提供个性化、高性价比、满足多种业务运营要求的WCDMA手机。中兴通讯的3G统一业务平台是具备多种业务能力以及智能网业务功能的综合平台,它可以运行在GSM/CDMA/PHS/2.5G/3G等各种网络环境中,并已经得到实际运营环境的验证。 中兴通讯向全球发布的WCDMA V3系列商用产品是结合了运营商在实际建网对3G设备的最新需求而推出。它采用了经过优化的全IP软硬件架构和多项先进技术,在各项性能指标、设备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等方面都有了大幅提升,达到业界领先水平。WCDMA V3系列商用设备,涵盖了从核心网到无线基站侧的全部网元设备,并提供了“运维工厂”方案的关键设备基带池及射频拉远模块RRU。核心网设备MSC Server/MGW、SGSN/GGSN以及RNC全部基于统一的全IP交换平台。其中核心网设备能够平滑地过渡到R5,具有值得信赖的可靠性和便于操作的可维护性;RNC具备全分布式处理性能,可实现向全IP UTRAN的平滑演进。 中兴通讯在HSDPA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研发力量,研发进展迅速。在其WCDMA V3系列商用产品硬件上已经支持HSDPA技术,无线系统过渡到支持HSDPA技术的R5版本时,可以提供平滑的软硬件升级。其中Node B不需附加任何设备,也不需要更换单板,只需要对相关设备进行相应的软件升级即可以支持HSDPA,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运营商的投资成本,最大限度地降低升级风险。 中兴通讯WCDMA系统目前已经在突尼斯率先实现了商用,为突尼斯两个重要城市TUNIS和SOUSSE成功部署了WCDMA网络,并领先于其他厂商在今年9月16日开通了3G业务,预定于明年初开始放号。在此次突尼斯WCDMA网络的建设中,中兴通讯提供了基于3GPP R4标准的全套WCDMA系统设备,稳定可靠的性能和公司整体的快速售后工程服务受到突尼斯用户的赞许。 中兴通讯已经在利比亚同时部署2G和3G 网络,2G网络覆盖全国,3G网络覆盖首都Tripoli。2G和3G网络共享核心网络。中兴通讯在WCDMA领域历经7年磨砺,已经跻身世界领先水平行列。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 在日前结束的“2004年中国国际设备通信技术展览会”上,上海贝尔阿尔卡特(ASB)展现了其丰富多彩的3G业务,包括视频电话、即时消息、视频信箱、三重视频电话、实时检测、因特网冲浪、流媒体、视频点拨、电视转播。在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设制的一个演播室里,通过与位于上海的上海贝尔阿尔卡特3GRC体验中心互联,现场观众在3G手机上实时看到演播室内演出和现场采访的精彩画面。 应该说,在此次展会上,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在3G方面的展示向人们透露出一个信息,那就是这个国内惟一的中外合资通信设备制造商在法国阿尔卡特的全球3G经验的支撑下,正在积极备战中国未来的3G市场。 在中国市场的优势和表现 ASB在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开放的、端到端的3G网络应用中心,提供真实的3G商用网络环境,向区域战略合作伙伴开放各种平台。上海网络应用中心能够与阿尔卡特全球14个3G网络应用中心连接,分享阿尔卡特全球应用经验。 2003年1月23日,ASB成功的打通了中国第一个基于UMTS商用网的3G多媒体电话。 §ASB负责阿尔卡特Evolium移动解决方案在中国的市场开发。Evolium™解决方案确保向3G的有效演进,最小化演进投入,保护运营商的投资。 ASB是2G领域重要的供应商。它的Evolium GSM基础设施覆盖中国19各省市,截至2002年底,设备容量超过3600万用户。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是阿尔卡特全球三大2G/3G研发中心之一。 依靠阿尔卡特的全球经验 在全球成功部署运营20个UMTS试验网络。全球有超过20个应用合作伙伴,包括中国。 到目前为止,阿尔卡特已被Orange(法国)m.net(澳大利亚)及TMN(葡萄牙)选为主要的基础设施供应商,并被瑞典的Orange指定为唯一的基础设施供应商。阿尔卡特还与Era (波兰)、mobielrom(罗马尼亚)、KB Impuls(俄罗斯)、Bouygues Telecom(法国)以及TELENOR Group和WIND(意大利)等签署了框架协议。阿尔卡特已在全球不同地区提供了20多个UMTS现场试用网络。 全球4个真正的商用UMTS网络中有3个(Orange, DoCoMo, Hatchison )是由阿尔卡特参与建设的。 阿尔卡特向Orange 提供的不仅是UMTS系统平台,还包括一系列应用。 在日本,富士通公司从1992年开始就与NTT DoCoMo开始了3G方面的合作。NTT网络中40%的node B和70%的RNC是由阿尔卡特富士通公司提供的。很显然,阿尔卡特富士通公司是NTT的首选供应商。 阿尔卡特在7个国家向Hatchison提供3G应用。 阿尔卡特与富士通合作成立Evolium SAS公司后,进一步加强了自己在移动基础设施和移动因特网领域中的地位。Evolium SAS紧密结合了阿尔卡特在GSM、 GPRS、EDGE、ATM和IP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与作为NTT DoCoMo供应商的富士通的先进经验。 积极推动3G技术在中国的发展。 随着3G牌照的派发在中国的日益临近,ASB将与运营商密切的合作,包括Mtnet测试,来把握市场的需求,做好应对准备。 加强本地3G研发,重点关注中国市场的需求。是唯一支持3种3G标准的设备供应商。 WCDMA是基于占有60%以上全球第2代移动通信市场份额的GSM系统向上演进的系统,有着广泛的网络基础,更具有全球漫游优势,有利于技术上的优化和成本的不断降低,得到最多制造商的支持。ASB在WCDMA方面已经并还将继续大量投入。 在WCDMA方面,阿尔卡特一直处于积极主导和领先的地位,提供端到端全系列产品,全面参与了相关标准的制订过程。负责制定UMTS系统相关规范标准的3GPP (第三代伙伴关系项目)无线组的主席就是由阿尔卡特Francois Courau先生担任的。 在中国,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积极参与了一系列W-CDMA的设备测试,包括在3GRC中的测试。此外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是CWTS(中国无线标准化组织)的正式成员,参与了该标准在国内制定和测试的全过程,同时还积极参与了国家及各运营商组织的多场现场测试,结果令人满意。 在CDMA-2000方面,作为3GPP2的成员单位,上海贝尔阿尔卡特与三星密切合作,为联通在12个省市提供了设备,下一步ASB将继续这方面的合作和研发。 在TD-CDMA方面,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是TD-CDMA论坛的理事会成员,积极争取参加TD-CDMA的产业联盟,并通过研发、合作等多种形式支持TD-CDMA的发展。我们所有平台的接口都具有开放性,具备与TD-SCDMA充分的兼容性。在TD-SCDMA方面, ASB将有进一步的发展。 研发方面的投入和成就 1999年,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建立起了一支高素质的研发队伍,投入GPRS/2.5G和3G/UMTS解决方案的开发。 2002年开始,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所有的研发项目与阿尔卡特全球同步。这个中国公司是阿尔卡特全球三大移动通信研发中心之一,承担阿尔卡特全球超过20%的3G研发项目。 2003年1月,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实现了中国第一个基于完全商用设备的室外3G多媒体通话。除此之外,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还是CWTS(中国无线标准化组织)的理事会成员,参与了该标准在国内制订和测试的全过程。 2003年8月,阿尔卡特宣布在上海贝尔阿尔卡特1亿美元的研发投入中,相当部分将用于3G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此外,阿尔卡特还将在华投入4500万美元,用于3G基础网络及其应用开发。阿尔卡特此次对中国3G产业所做的承诺,将进一步加强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在3G领域的研发实力和本地化能力,并不断加强其3G网络应用中心,推动中国3G产业的发展。研创中心专著于前瞻性技术的研发。4G的研发已经在进行中。 华为 华为无线从1993年开始启动,经历多年的技术、人才和市场的培育,从1999年驶入发展快车道。目前,华为无线已在全球建立多家研究机构,拥有4000多名研发人员和300多位资深网规专家。2003年,华为无线累计销售60.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90%,其中海外销售同比增长;2004年上半年,华为无线全球销售53.28亿人民币,国际销售比例上升为77.1%。华为无线已经为全球40多个国家的140个运营商提供了移动通信解决方案和产品服务,用户达6200多万。GSM产品在全球累计应用20万载频,GPRS网上应用超过1000万用户。 作为国内通信设备制造业的龙头,华为在3G上的投入也许是最大的一家。而这种投入也使得华为不仅仅在国内,而且在国际3G领域也是处于竞争的优势地位。目前全球为数不多的几家提供3G网络设备并且建成商用网的厂家中,华为就是其中之一。 在WCDMA领域,华为已在阿联酋、毛里求斯及香港成功商用,新近又获得马来西亚TM商用合同。华为已成为全球少数能够提供商用端到端解决方案的设备供应商,这得益于华为对无线技术的深刻理解和在R4软交换技术上的全球领先。目前WCDMA能够商用的最先进的技术是基于软交换的R4版本,华为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应用上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阿联酋、香港、毛里求斯是目前仅有的三个R4版本的WCDMA商用网络。软交换是GSM核心网络向,WCDMA核心网络演进的契合点,为保护投资,提供更多的业务,GSM运营商在网络建设中有意识地选用软交换核心网,如泰国、俄罗斯、巴基斯坦正在逐步使用软交换核心替换陈旧的电路型核心网。中国移动采用软交换设备建设了世界上最大的TMSC,全网达到3万多个E1。迄今为止,华为公司的移动软交换设备在关口局和汇接局的应用已超过55000个E1,在端局上的应用超过300万用户;全球安装无线载频超过6000。 华为在CDMA2000开发上保持了持续大量的投入,从1995年开始进行CDMA的研发以来,研发资金累计已投入10多亿元,产品线人员目前已达2000多人。华为是开发CDMA2000技术最早的厂家之一,是CWTS的成员,也是3GPP/3GPP2的独立成员;在CDMA2000方面在已申请了276项CDMA关键技术专利,掌握了CDMA2000的核心技术。由于使用了这些专利技术,大大地提升了华为在CDMA2000方面的竞争力,使华为的CDMA2000设备性能远远领先于业界平均水平。 华为在CDMA2000上提供基于NGN的核心网络,接入网络,智能业务全方位端到端的客户化解决方案。是全球率先支持核心频段的CDMA2000 1X产品的厂家,作为业务领域第一品牌,华为CDMA综合智能网是唯一商用的厂家。 迄今为止,华为多频段的CDMA2000系统已经进入全球37个国家共52个运营商,包括欧洲、美洲、独联体、中东、北非、亚太、南部非洲等地区,并率先进入西欧,承建葡萄牙的CDMA2000全国通信网络,承建的白俄罗斯国家移动网,实现了世界上首个CDMA450国际网络间的漫游,在阿尔及利亚1900MHz频段的CDMA无线接入网中,以标准V5.2接口接入固定网,同时容纳移动终端和固定终端。华为CDMA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突出表现以及大范围的成功应用,表明其CDMA系统已经获得全球众多运营商的充分认可。 数据与业绩显示,无论是UMTS领域还是CDMA2000领域,华为已然与老牌移动设备供应商并驾齐驱,位列国际3G第一集团。 爱立信 在全球41个已商用的WCDMA网络中,爱立信是25个网络的主要提供商,在亚太地区,爱立信已经与多家移动运营商签订了WCDMA合同,包括日本的J-Phone与NTT DoCoMo、澳大利亚的HutchinsonTelecom、香港的SmarTone、台湾的Far EasTone和Yuan-Ze、新加坡的SingTel以及马来西亚的Maxise。作为全球惟一提供全部主要2G、2.5G和3G移动标准的运营商,爱立信在技术转型过程中占据独特地位。 在2G向3G转型时期,爱立信已做好充分的准备。爱立信执行副总裁毕尔升表示,在无线接入网络的演进方面,爱立信坚持三个原则,一是面向未来,即演进是在已建网络的基础上进行的;二是增加容量的需求;三是支持不同运营商的需求。爱立信是世界上首批EDGE商用网络的提供者,获得了50多个EDGE商用合同,在已商用的23个网络中,有18个网络的设备是它提供的。 作为惟一提供全部主要2G、2.5G和3G移动标准的系统供应商,爱立信在技术转型过程中占据独特的地位。 在亚太地区,爱立信已经与多家主要移动运营商签订了WCDMA合同,包括日本的J-Phone与NTT DoCoMo、澳大利亚的Hutchinson Telecom、香港的SmarTone、台湾的Far EasTone和Yuan-Ze、新加坡的SingTel以及马来西亚的Maxis。此外,爱立信还在香港、马来西亚的PT Telkom和印度的TATA提供CDMA2000 1X系统。 目前,爱立信已经与新西兰电信公司(TDMA)和澳大利亚Hutchison电信公司(CDMA、WCDMA)签订了电信管理服务(运营)合同,与印度Bharti公司(GSM)签订了管理服务(容量)合同,并与菲律宾的Sun Cellular签订了容量管理服务(托管)合同。 爱立信已经将3G的重头戏押在中国。目前,中国四大基础运营商每年的电信采购总额均在2000亿元左右,而3G的建设将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爱立信中国总裁马志鸿曾表示,爱立信已经在南京进行3G基站的生产准备工作,将在南京熊猫生产3G基站,并使之成为爱立信向全球供应3G系统设备的中心。他表示,如果需要,从现在开始南京熊猫就可以生产3G基站。 另外,爱立信已经决定在广州建立一个移动数据应用研发中心,开发EDGE和3G服务的各种数据应用。马志鸿向记者证实,作为广东移动的主要设备供应商,爱立信为广州、深圳和东莞三地建设的网络具有很快升级到2.75代EDGE网络的能力,爱立信正在和广东移动一起尽快启动广东的EDGE网络。他透露,广州移动数据应用研发中心10月1日开始建设,预计年底前可以开始运作,这个研发中心将会有65名工程师。而在WCDMA演进后的第一步HSDPA研发方面,爱立信的已经推出了系列产品并且正在进行客户测试,毕尔升透露说,爱立信HSDPA产品将在2005年进行商用布置。 在不久前的通信展上,爱立信同样演示了其HSDPA系统。之所以到中国来演示HSDPA,原因之一在于爱立信对于这种技术领先地位非常自豪;另外,目前在全球已经有很多实现3G商用的市场开始越来越多地对HSDPA感兴趣。而引入HSDPA是爱立信“演进的WCDMA”的第一步,将为交互式、后台和流媒体服务提供更强大的支持。 在中国3G市场上,爱立信有备而来,将提供GSM/EDGE和WCDMA无缝覆盖的全套方案。 西门子 早在2001年,西门子公司及其合作伙伴NEC就为摩纳哥电信公司组建了欧洲第一个商用WCDMA网络,并成功实现了全球首次3G语音呼叫。 2002年,西门子和NEC在与竞争对手争夺和记黄埔(H3G)在伦敦和英格兰南部的3G网络建设合同中以技术成熟和产品性能稳定而胜出。此外,2003年西门子和NEC在香港市场成功替换竞争对手,成为H3G的供应商,在短短六周内安装并开通了上千个基站。西门子也为H3G意大利成功部署了3G网络,成为H3G意大利无线部分的主要供应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西门子产品的成熟和领先,尤其是经过了实际商用的考验,这使得全球领先的移动运营商沃达丰和T-MOBILE自2003年初就不断地把新合同给予西门子,从而使西门子截止目前的WCDMA合同从去年初的十几个增至30多个,成为所有供应商中新的3G合同增长最快的公司。目前西门子在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共拥有27个客户。在全球35个投入商业运行的WCDMA网络中,有18个由西门子及其合作伙伴NEC提供。截至2004年6月,基于西门子和NEC移动网络设备的WCDMA用户已突破600万人,已经安装的基站达40000个。 目前,西门子在中国已经厉兵秣马,准备成为中国3G市场的领先供应商。 西门子在中国已有3G研发人员逾400人,并将进一步扩大。同时,西门子注资3000万美元将上海西门子建设成为全球的WCDMA产品生产基地。通过这样的调整,西门子将进一步改善和加强其对中国市场的应变能力和服务质量,真正立足中国市场为客户提供更适合中国市场的解决方案。 另外,自2003年10月以来,西门子共组织了100多场3G客户专场研讨会和3G高层研讨会,邀请国外运营商与中国客户分享3G业务方面的经验,并介绍网络规划、产品设计、定价和计费、及3G服务和应用等方面的内容。西门子还安排中国客户前往海外市场参观相关的3G网络,帮助他们获得第一手信息。 西门子是外商中惟一一家同时拥有并提供WCDMA和TD-SCDMA两种3G核心技术的公司。中国已经成为西门子全球TD-SCDMA业务的总部。今年2月,西门子和华为正式签署合同成立TD-SCDMA合资公司,从事TD-SCDMA网络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等多方面的业务,推动TD-SCDMA在中国的发展,并期望这一中国的3G标准最终将走向世界。合资公司初期拥有员工250人,今年底将达到350人。目前,合资公司的研发工作已经启动,TD-SCDMA的第一代产品已经达到商用标准,第二代产品正在研发之中。西门子与其合作伙伴共同参与并圆满完成了信产部主持的TD-SCDMA技术试验。与此同时,西门子将继续保持与大唐在研发方面的合作关系。 西门子与中国运营商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加上其成熟的3G技术和全球市场的丰富经验,必将在中国通信产业迈向3G的进程中发挥重大作用。 UT斯达康 1995年成立的UT斯达康,虽然近年来发展很快,但相对于爱立信、摩托罗拉以及华为、中兴这样的传统电信设备制造商,在3G方面最初并没有太多的优势。不过,作为一个快速成长的国际化高科技通信公司,UT斯达康对于3G的发展一直非常关注,从1997年就开始了对第三代移动通信核心网的研究,并且积极配合中国无线标准化组织CWTS关于3G的标准制定工作,参与中国信息产业部组织的各项测试工作。 UT斯达康在3G研发的投入所占比重一贯很大,这是公司整体策略之一。UT斯达康目前在全球有多个从事移动通信的研究开发中心,分布在美国的新泽西和加州,国内的深圳、杭州和合肥,研究的范围包括网络系统总体结构的设计,IP与无线射频关键技术的研究,软硬件平台以及各网络单元的设计等等。在美国的研发中心致力于把国际上关于移动通信及信息技术最有竞争力成果运用到产品的研发和设计中来,确保UT斯达康3G产品不仅具有完整的系统功能,和先进的技术,而且具有最好的性价比。同时,作为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UT斯达康以其国际化的经营理念和透明高效的管理模式吸引了许多国际著名公司与其进行战略性合作,如UT斯达康公司与韩国三星公司合作,演示了全球第一个CDMA1X EV-DV 系统。此次全球首次CDMA1X EV-DV 系统的演示是基于UT斯达康业界领先的CDMA PDSN技术解决方案。这使得UT斯达康在3G的研发上高起点、高效率、高质量。同时,为了增3G市场的竞争能力,UT斯达康完成了一系列的收购,如收购韩国现代旗下的CDMA设备供应商Syscomm公司。同时宣布与高通公司签署一系列专利许可协议,生产、开发、销售面向WCDMA 、CDMA2000 和TD-SCDMA标准的用户端以及网络基础设施设备。 UT斯达康WCDMA系统2003年11月在北京展开外场测试准备工作,在近一年的测试中,UT斯达康完成了信息产业部的建网要求,顺利进行了3G专家组安排的各项接口和协议的测试,并且在性能测试中达到并部分超过3GPP的要求。UT斯达康在WCDMA基站产业化方面亦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目前UT斯达康已经研发出适合各种无线环境的基站产品,从密集城区到边远地方,从交通干线到室内覆盖,使运营商能够快速、低成本地实施3G网络无缝覆盖,并针对运营商的特点,开发出超大容量的软基站,以满足射频拉远,共享站址等灵活组网的要求。 UT斯达康3G 移动通信系统Moving Media 全面支持WCDMA、TD-(S)CDMA和CDMA2000技术标准。它采用统一的IP核心网络体系结构,主要包括三大产品系列:针对WCDMA/UMTS 解决方案的MovingMedia8000系列,针对TD-(S)CDMA的MovingMedia5000系列和针对CDMA2000解决方案的MovingMedia2000系列。MovingMedia系列允许运营商在多种接入技术之间共享核心网络设备和无线网络控制器(RNC),为用户提供丰富灵活的选择,以适应不同的业务发展需求。 虽然还没有已商用组网的经验优势,但在未来中国的3G市场,UT斯达康的竞争优势依然很明显,这不仅在于它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小灵通网络设备供应商,更为重要的是UT斯达康3G系统采用基于IP、软交换技术的核心网架构,而且拥有自己独特、统一的软、硬件平台,以及一系列技术先进、配置灵活的基站设备。这使得它的系统的整体价格具有很强的竞争力。UT斯达康的3G解决方案是构筑在基于IP软交换技术的统一平台之上,充分考虑了网络未来向全IP网络的演进,而且网络单元具有卓越的可扩展性,有效降低了运营商部署3G系统的初始投入。这种解决方案对于没有二代移动网络但拥有大量固定网和IP网用户的新移动运营商更具独到的优势。 诺基亚 在3G领域,诺基亚是全球端到端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在终端、网络系统、软件平台、知识产权、应用等产业链的核心领域具有独特优势。 生产 诺基亚苏州、北京的基站生产线完成整合,诺基亚苏州工厂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一旦中国的市场发展起来了,这个工厂将可同时生产二代,三代移动通信设备都可生产。同时,诺基亚在北京、东莞的手机生产线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诺基亚在苏州建立了诺基亚全球性的集成配送中心。诺基亚去年的本地采购为150亿人民币。随着三代的发展,不只要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还要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包括出口,我们将带动本地的合作伙伴,共同促进本地的经济发展。 合作 诺基亚在中国积极与政府、运营商、制造商及研究机构全面开展3G/WCDMA技术的研发、本地化和网络测试工作,为中国移动通信迈向新阶段做好充分的准备。诺基亚先后与中兴通讯成功完成了WCDMA系统互联互通的测试;与华为公司达成协议,相互授权使用与WCDMA有关专利的;在3G网络合同方面,诺基亚分别与台湾中华电信、大哥大股份有限公司签署WCDMA 3G网络供货合同。 研发 诺基亚杭州研发中心,在诺基亚全球3G研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诺基亚杭州研发中心负责人魏斯特用6个关键词描述这个研发中心的重要性。全球性的:杭州研发中心是诺基亚全球网络的组成部分;合作:诺基亚在这个研发中心和本地的合作伙伴共同来合作进行研发工作,实现双赢和多赢的模式;重要性:杭州研发中心在全球做的是至关重要的研发工作;三代:杭州研发中心全力致力于“3G”技术的研发;平台技术:该中心从事的是3G平台技术的研发工作;软件:该中心还从事软件的研发工作。魏斯特说,在杭州研发中心开发出来的软件,将应用于诺基亚全球的三代网络。 据魏斯特介绍,诺基亚杭州研发中心已经成功地开发了数个产品平台版本,这些平台版本已经应用于3G运营商的现网当中。另外,杭州研发中心不只是进行一些产品的开发实施工作,也负责设计、定义下一代平台版本的主要属性。中心在产品的质量和交货能力方面都得到了全球客户的一致认可,保证遵守每一个产品开发的时间表,从来没有延误过。 诺基亚认为,人才的培养比硬件的投入具有更高的价值。杭州研发中心已经培养了一批在三代技术领域具有专长的一些专家,目前正在开发的这些产品平台版本的主要特色都是由这些专家来完成的。在确保全球研发技术转移的基础上,中国员工越来越多的担任了管理方面的工作,现在杭州研发中心所有一线的管理人员都已经实现了本地化,超过一半的二线管理人员由本地人来担任。基于这些经验,杭州研发中心开始承担更多的责任,在今2004年7月1日建立了一个独立的系统设计团队,这意味着杭州研发中心不只是实施各种技术,同时也具有产品和技术设计的功能。8月1日,中心建立了一个特别的技术支持团队,为整个亚太地区,包括中国提供无线网络控制器技术的支持工作。亚太地区或中国的客户,只要是遇到了在三代建网方面,尤其是无线网络控制器方面的问题,支持团队甚至可以到现场为他们解决一些技术难题,提供建议、处理问题。 合同 据诺基亚中国公司副总裁汪建辉介绍,截止到2004年9月13日,诺基亚签署了44个WCDMA合同,5个框架协议。另外,诺基亚为全球50个商用网中的24个提供了设备。 诺基亚和Orange电信SA更新了合同,诺基亚将为Orange在瑞士全国范围的WCDMA 3G网络提供核心网及无线网。根据合同,诺基亚将提供全套的核心和无线接入网络,包括诺基亚MetroSite 基站和全套核心网络— 电路交换和分组域交换产品。还包括可选用诺基亚移动交换机(MSC)服务器来优化Orange在瑞士的核心网。 意大利沃达丰Omnitel N.V.采用诺基亚的移动交换机(MSC)服务器系统升级意大利沃达丰的GSM/EDGE及WCDMA 3G 核心网络。 诺基亚赢得了利比亚邮电通信总公司(GPTC)的价值超过1.2亿美元的合同,为其全国范围的移动网络提供GSM/EDGE和WCDMA 3G网络设备。供货即将开始。根据协议,诺基亚将新兴运营商GPTC的主要供应商,为其提供分组域核心网络,以及一半的无线网。诺基亚的无线网络将覆盖到的黎波里和西部的大半个国家,从而覆盖该新兴运营商超过60%以上的用户。 诺基亚与台湾大哥大(TCC)签署协议,为其提供建设WCDMA 3G二期网络的系统设备。诺基亚是成为台湾大哥大全套3G核心网和无线网设备的独家供应商。该扩容合同是双方2002年一期3G建网协议的延续,进一步加强了诺基亚在台湾3G领域的领先地位。 诺基亚获得为沃达丰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提供WCDMA 3G网络设备的合同。根据协议,诺基亚将提供全套3G核心网和无线接入网,以及网络运营的全面管理服务。协议还包括使用诺基亚的交换设备替代沃达丰在澳洲的现有GSM和GPRS核心网的主要网络设备。除了网络设备的供货和铺设,诺基亚还将提供网络规划和优化、实施和其它加速网络开通的解决方案。 Polkomtel S.A.选择诺基亚为其在波兰的3G一期网络供货并进行网络铺设。此外,诺基亚还将为Polkomtel的现有网络扩容提供GSM/EDGE基础设施。诺基亚将为GSM/EDGE和WCDMA 3G网络提供核心网和无线接入网设备。 新加坡的移动运营商M1与诺基亚在现有框架协议基础上签订合同,选择诺基亚为M1第三期WCDMA 3G网络铺设提供设备和服务。 诺基亚已为英国3提供了全套核心网络和北方地区的无线网络。诺基亚的核心网络解决方案对于确保3从2003年3月开通网络的第一天起,为客户提供先进的服务功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北电网络 一些领先的 3G 市场的情况已经证明,数据将不可避免地推动个性化移动通信,无线宽带势在必行。3G代表着未来信息产业的发展方向也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据Pyramid 预计,到2008年,亚太地区3G移动用户将达到1.62亿。而在中国即将来临的3G网络建设大潮中,拥有强大优势的北电网络将一定会发挥出非常关键的作用。 北电网络在3G的技术研发、网络规划、系统优化和市场部署等各个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北电网络是业界首家在所有先进无线技术(GSM/GPRS/EDGE,CDMA2000 1X ,1xEV-DO, WCDMA和WLAN)上均部署了移动网络的供应商,同时也是唯一能够提供所有下一代无线网络解决方案的端到端供应商。迄今为止,北电网络已经为全球客户建设了超过300个无线网络。 目前,北电网络正在瞄准3G的大方向,在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大主流技术上进行全线发展。 北电网络在CDMA 2000 领域领先整个业界。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在现有的第二代网络上平滑过渡,充分保护了运营商原有的投资。作为业界领导者,北电网络积极投身CDMA2000标准的制订和研究,率先提出了很多技术并最终得到了采用,早在2000年初就完成了业界最早的网上CDMA1xRTT语音呼叫和144kbit/s的数据呼叫。 CDMA1xEV-DO 是CDMA网络演进的划时代步骤,也是无线运营商推出下一代无线服务的基石。北电网络的CDMA1xEV-DO解决方案基于北电网络领先CDMA2000 1x技术,可以通过升级北电网络 CDMA MetroCell 基站实现。由于CDMA1xEV-DO可以提供极高的速度和容量,CDMA运营商可以为更多的用户提供视频及音频流、无线网页浏览以及互动游戏等新型服务,使他们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开发新业务,获得新的业务增长点。 WCDMA(UMTS)系统技术基础建立在对多种技术的综合之上。目前全球已经发放了约130个UMTS牌照,欧洲,北美及亚太的各个运营商正在积极部署UMTS网络。基于北电低成本的成熟的产品,9年CDMA网络建设与优化经验,简明的演进方案等优势,北电网络的UMTS产品在3G市场上得到欧美运营商的广泛认同,获得了大量定单,截止到去年,已签约的合同额占3G市场总额的15.6%。 在TD-SCDMA领域,北电网络与中国政府主管部门、运营商和相关研究机构积极配合,全面进行相关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和准备。去年,北电网络与大唐共同成立了一个联合研发实验室,进行TD-SCDMA无线设备互连互通的测试。今年5月,北电网络又携手大唐和普天,共同参与了由信息产业部主导的在北京建立的TD-SCDMA外场测试。6月,北电网络与普天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合作进行TD-SCDMA和WCDMA移动通讯设备及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北电网络已率先于2001年8月在完成了全世界第一个符合3GPP标准的呼叫,率先开通了包括西班牙Vodafone和奥地利Mobilkom在内的多个WCDMA商用网络。北电网络的WCDMA商用系统不仅为运营商占领3G市场提供了良好的产品支持,同时也充分证明了北电网络在WCDMA领域的业界领先地位。今年,北电网络又推出了新的大容量、高密度GSM/WCDMA无线基站。这一新型双模基站能够降低无线运营商的运营成本,并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先进的3G服务。 北电网络凭借其领先的解决方案,成为欧美市场3G业务增长最快的设备供应商之一。O2于今年10月中旬宣布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北电网络作为其3G供应商的作用,为其在不列颠群岛以及德国东部和南部的WCDMA网络提供设备。此外,北电网络也获得了美国主要运营商的青睐。今年7月,AT&T Wireless基于北电网络的设备启动了北美首批WCDMA网络,为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了3G商用业务。9月,北电网络又联手Verizon Wireless扩展了3G宽带接入网络在美国的覆盖。在亚太地区,澳大利亚最大的通讯和信息服务公司Telstra于今年7月宣布计划采用北电网络的CDMA2000 1xEV-DO设备为主要城市和部分地区进行网络扩容,并推出高速数据服务。 截止目前,北电网络目前已经为西欧38个运营商中的16个提供了UMTS网络,这其中包含Vodafone (沃达丰)、Hutchison(和记黄埔)、mmO2(英国电信)、T-Mobile(德国电信) 、Orange(法国电信) 这5个在欧洲排前6名的主流运营商。同时,北电网络也在北美赢得了包括AWS(AT&T Wireless)在内的主要运营商的亲睐,成为其UMTS网络最主要的供应商。 朗讯 依托贝尔实验室创新,朗讯科技在3G移动通信领域继续保持着全球领先优势。朗讯的成就得益于在扩频技术领域无人可及的优势。扩频技术是CDMA2000和W-CDMA等国际电信联盟(ITU)颁布的3G标准的基础,其中CDMA2000是从CDMA演进而来的3G移动通信技术,而W-CDMA则用于满足GSM及其他无线网络运营商的3G演进需求。 所能提供的方案 朗讯目前提供着全面的端到端3G CDMA2000和W-CDMA解决方案,完整的产品系列覆盖了无线接入、网络核心、网络传输以及网络管理和专家级服务等各个层面。朗讯的3G技术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下的平滑过渡,从而确保了运营商现有的网络投资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在接入方面,朗讯的无线接入网解决方案可以提供最优的无线接入性能、载频覆盖和容量。最近,贝尔实验室还推出全球首个用于3G无线数据终端的Turbo解码器芯片,足以处理每秒24 MB的速率。朗讯基站产品基于统一的Flexent OneBTS无线接入平台。该平台采用智能天线技术,支持所有主流2G和3G无线标准。此外,朗讯还开发出Ocelot等用于优化现实无线环境的一流射频规划设计工具。这些工具与朗讯型号丰富的基站产品相结合,可以最大限度地帮助运营商在优化网络性能的同时大幅降低运营和维护成本。 朗讯3G核心网络解决方案包括Flexent IP多媒体子系统(IMS)、Flexent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Flexent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和Flexent CGF计费网关功能模块等产品,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朗讯解决方案的设计充分考虑到未来全IP网络架构的需求,采用软交换技术,允许运营商通过模块组合实现平滑演进,在最大限度保护投资的基础上,逐步支持未来各个阶段的3G标准;采用开放式编程接口的网元可以使运营商快速集成各类增值业务,实现收入的持续增长。 朗讯3G传输网络解决方案由IP、ATM以及光网络产品构成,其中PacketStarTM PSAX 1000/4500多业务媒体网关提供了可通过软件升级的宽带接入解决方案,大量的用户和网络接口使其得以“在任何信道提供任何服务”;CBX 500TM/GX 550TM多业务广域网交换机可以帮助运营商延伸、简化、合并无线网和公用数据网,以提供电信级的ATM、帧中继和IP网络传输;朗讯业内领先的光网络产品则为3G网络带来低成本、高带宽的传输能力。 在网管方面,朗讯Navis®iOperations系列产品提供了一整套集成的运营、管理和维护工具,足以轻松管理最为复杂的W-CDMA网络。朗讯MiLife解决方案则提供了一个安全、统一、开放的环境,帮助运营商快速开发和推广丰富多彩的移动数据业务。此外,朗讯还拥有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实力的网络专业服务队伍,可以透过涉及网络整个生命周期的综合服务,帮助运营商构建或演进其现有网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领跑全球3G移动通信发展进程 早在2000年,朗讯就率先实现了CDMA2000 1X语音/数据呼叫以及CDMA2000 1XEV-DO数据呼叫。2002年3月,朗讯协助Verizon Wireless建成了全球首个CDMA2000 1xEV-DO商用实验网;6月又协助Sprint PCS将CDMA网络全面升级到1X技术。朗讯还与德国最大的移动电话供应商T-Mobile合力构建的欧洲首个W-CDMA高速数据网络。此外,朗讯还发起组建了合作伙伴联盟,全力推动面向高速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与服务的开发,同时与设备制造商签署了有关协议,以确保其网络设计与移动设备兼容。 承建网络 朗讯的优势使其成为全球各大移动运营商的首选合作伙伴。仅从年初至今,朗讯科技就在国际市场获得了韩国KTF公司CDMA2000 1xEV-DO第三代(3G)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合同、美国蜂窝(U.S.Cellular)的3G CDMA 1XRTT基础设施设备及专业服务供应合同、新西兰电信全球首例由设备厂商承包的商用CDMA 1X网络管理服务合同、波兰SFERIA网络运营商OSP Polpager的欧洲首个800MHz CDMA2000网络建设合同以及美国Sprint为期数年价值高达10亿美元的第三代(3G)移动通信设备安装和服务合同等,充分展示了朗讯科技在全球CDMA技术和市场领域的领先地位。 在W-CDMA方面,继2003年6月协助T-Mobile建成欧洲首个W-CDMA高速数据网络之后,朗讯还与Telefonica Moviles等其他运营商在W-CDMA领域展开了合作。2003年10月,朗讯与AT&T无线联手在美国大迈阿密地区部署了北美地区首个3G W-CDMA试验网,并成功完成了一系列话音和数据呼叫,为AT&T未来实际部署W-CDMA网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朗讯3G在中国 作为全球最大的通信设备供应商,朗讯科技在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发展的历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早在1996年,朗讯就曾以创纪录的速度在广东CDMA商用试验网上完成了国内首次CDMA呼叫。2001年9月,朗讯为联通构建了中国首个CDMA2000 1X商用实验网。10月,朗讯与联通在大连和上海实现了国内首个CDMA 1X高速数据呼叫。 2002年10月,朗讯与联通正式签署了覆盖十省市的CDMA二期建设合同。根据合同,朗讯将提供CDMA 1X设备,协助联通实现速率高达每秒153KB电子邮件和互联网接入等高速无线数据业务,同时新增500万线容量。 进入2003年,朗讯的重点开始转向3G开发和应用,并继续领跑中国移动通信市场。朗讯CDMA2000和W-CDMA设备目前已经顺利通过了信息产业部MTnet网络第一阶段的测试,并取得进入下一阶段测试的资格。朗讯还成功完成了中国电信互操作性测试以及中国联通两个阶段的CDMA 1X EV-DO互操作性测试,从而为参与中国电信3G项目以及中国联通2004年启动的1X EV-DO部署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朗讯还加大了在中国的3G技术投入。2003年6月,南京3G研发中心正式宣布成立,首批聘任的100多位工程师也将从9月起陆续开展工作。南京研发中心将主要致力于CDMA和W-CDMA等3G扩频移动通信技术的开发,其成立充分反映出公司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并将进一步巩固朗讯在中国移动通信领域的领先地位。 摩托罗拉 有着超过75年的无线通信产品的开发经验的摩托罗拉,早在1987年,摩托罗拉就在中国帮助建设了第一个移动电话网络, 并在随后全国的GSM和CDMA商用网络的建设中牢牢占据着领先地位。随着3G的临近,摩托罗拉携多年研发和优化经验显现出了巨大的优势。目前摩托罗拉已推出了技术领先、产品成熟、运行稳定的UMTS和CDMA2000 1x/EV-DO商用系统和丰富多彩的3G应用,在信产部组织的3G实验室和现场测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作为业界唯一的同时供应GSM和CDMA系统设备和终端设备的供应商,摩托罗拉在GSM和CDMA网络上的双重经验使得其设计、提供的UMTS商业解决方案更为全面。而10多年积累开发的软切换、信道共享、6扇区、共享式线性放大器、负荷管理、优化的功率控制、优化的软切换等算法,直接应用于UMTS系统,使得摩托罗拉所提供的UMTS方案从第一天起就拥有完整、先进的功能,从而最大化地保护运营商的利益,确保系统优良的性能。 摩托罗拉秉承了在全球范围内发展世界一流CDMA系统的深厚基础,其1x/EV-DO解决方案尤其展示了摩托罗拉为满足可盈利业务发展而持续不断地推动创新解决方案的宗旨。摩托罗拉的1x/EV-DO解决方案是一个和现有CDMA1x系统一体化的解决方案,通过升级现有cdma1x网络实现对EV-DO的支持。摩托罗拉2.1GHz 1x/EV-DO解决方案是由800MHz系统平滑升级而来,实现了从1x/IS95A/B到EV-DO系统的平稳过渡。 除了在系统产品上的优势外,摩托罗拉在3G终端的领先也是其最大的优势之一。摩托罗拉已提供两代3G手机A830和A835、A925;摩托罗拉即将推出第三代3G手机A1000、E1000并将在2005推出支持HSDPA的手机终端。作为全球最早提供3G手机的厂商,加上在中国2G网络上的优势,摩托罗拉显然在中国未来的3G市场上处于非常有利的竞争地位。当然,在未来3G商用网络中,摩托罗拉将进一步提供包括基于开放接口的应用开发平台、数据应用业务的基础支撑平台和丰富多彩的新业务平台在内的GAMA管理架构,帮助运营商在全新的移动数据业务服务获取竞争优势,轻松获得领先地位。 大唐移动 作为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的核心成员之一,大唐移动以其在国际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及标准——TD-SCDMA上的卓越创新为核心,以拥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和开发系统及终端全系列产品为基础,充分利用技术创新和产业空间两个资源优势,稳健经营,使公司保持持续快速发展。 近年来,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全力推进TD-SCDMA产业化工作,以实现产品商用化和大规模销售;注重中间技术成果的有偿转让和知识产权的授权许可,以保证价值最大化;积极开发相关延伸技术和应用产品,以形成多元化市场;同时兼顾经营原有2G移动通信、宽带无线接入及增值业务等产品,以保持市场的延续性和销售力量增长。 据大唐移动公司总裁唐如安介绍,目前大唐移动在TD-SCDMA的产品研发方面处地领先地位,其系统产品包括Node B、RNC和OMC-R,Node B具有大容量的宏基站系列提供广域覆盖,紧凑的微基站系列支持热点及室内覆盖;RNC具有大容量模块化、高可靠性、平滑演进等特点;OMC-R具有功能完备的无线网络管理,且配置灵活。 大唐移动作为TD-SCDMA标准的发起者和主要推动者,基于对TD-SCDMA标准的深刻理解和多年的技术积累,形成和掌握了多项TD-SCDMA终端的关键基础技术,在射频芯片、基带芯片、应用处理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中国普天 中国普天在3G布局方面通过自主研发和继续加强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做好了相关技术和产业的准备。分别与北电网络就3G移动通讯设备及产品签订谅解备忘录,并将以合资公司形式在TD-SCDMA、WCDMA方面进行紧密的合作,普天东信与韩国三星电子成立合资公司,主攻WCDMA系统,普天首信则主攻CDMA2000产品。 普天在集团公司层面上成立3G领导小组,由普天集团高级副总裁直接负责,下设市场与合作、产品研发、产品产业化、工程与IPR谈判五个工作组,以跨部门团队方式进行运作,并成立了TD-SCDMA产品线,负责TD-SCDMA的经营决策。 普天TD-SCDMA产品研发起步于2003年初,现已组建一支超过400人的团队负责进行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工作,同时还可对TD-SCDMA产品的网络规划与优化和工程建设进行支持。团队大多数成员具有CDMA2000基站系统的研发和产业化技术积累,一些项目领头人来自于国内外知名的移动通讯设备制造商。预计在2005年初,普天将推出第一个预商用版本,2005年中推出商用版本。 在开发TD-SCDMA系统的同时,普天于2004年初启动了TD-SCDMA 特色业务研究,并于2004年7月完成了业务应用平台开发,在2004年9 月TD-SCDMA产业联盟会议中提出成立TD-SCDMA 联盟业务应用专题组的建议。 中国普天与大唐移动、北电网络联合组建北京网通、北京铁通TD-SCDMA MTNet试验网,合作进行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试验第二阶段工作。目前,已按测试组要求,完成规定的测试项目,达到预期效果。 普天首信在7月份完成了CDMA 2000 1X 系统的网络性能测试和操作维护测试,同时EV-DO设备在7月通过了MTNet内场测试,而后在8月份很短时间内完成了EV-DO外场测试,并进行了1X系统与EV-DO系统的混合组网性能测试。此次在广东部署的3G测试点超过了100个,其中WCDMA标准的有70个,CDMA2000标准的有35个。普天首信设备在被测试的7个大项255小项中,5个大项的测试通过率为100%,总通过率超过96%,此次权威测试充分肯定了普天首信CDMA 2000 1X系统设备在功能、性能以及稳定性方面上完全具备投入商用的能力。 普天东信与三星合资生产的WS21 WCDMA系统产品包括基于3GPP/R99和R4版本的核心网及无线接入网设备,并提供完整的WCDMA系统整体解决方案。2003年10月5日至 11月28日,普天东信的WS21 WCDMA系统在中国电信广州研究中心进行了由中国电信组织的互联互通和一致性测试。普天东信的WCDMA系统与中兴通信的WCDMA系统在Uu、GTP、MAP、Iu等接口上进行了互联互通和一致性测试,分别与NOKIA、LG、NEC和MOTOLORA的终端进行了语音呼叫、分组数据传送、并发业务、短消息、电子邮件、WAP、MMS、KJAVA下载、漫游、切换等多种业务能力的测试。必选项通过率在93%以上。这充分证明了WS21 WCDMA系统在Uu、Iu、MAP、GTP接口上的开放性和兼容性,以及WS21 WCDMA系统支持不同终端的充分而多样的业务能力。 2003年10月至2004年9月,普天东信与中国铁通公司共同建设和完成上海试验网的外场测试。测试内容包括9个部分:Uu IOT、单系统Iur、业务应用、无线网络性能、业务互通与漫游、网管、网管接口、计费、Iur IOT。2004年8月和10月参加由信产部组织的R4测试。测试覆盖了MSC Server、MGW设备功能测试和Mc、Nc接口功能的测试。对R4 设备的多承载(ATM承载和IP承载及TDM承载)支持功能进行了全面的验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