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卡分离小灵通标准难统一 运营商尚未就绪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9日 09:55 新京报 | |||||||||||||
UT斯达康在10月底的北京国际通信展上发布其研发的第一款机卡分离小灵通之后,小灵通机卡分离的步伐就在全国范围内加快。 而记者昨日从相关各方了解到,机卡分离的真正大规模应用还需要等待各个终端厂商统一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尚未统一 “我们认为,目前就开始销售机卡分离的产品是对用户不负责任的行为。”中兴通讯的PHS手机产品总经理张亚东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而他的主要理由是,目前机卡分离在技术层面的标准尚未统一,售出的产品可能为今后的使用留下隐患。 据中兴方面介绍,该公司在6月份推出的一款小灵通产品已经具备了机卡分离功能,并在产品中预留了卡槽。而与此同时,UT斯达康也在紧锣密鼓进行机卡分离的开发,但是双方在最终成型的技术上存在差异。“差异非常小,但是不统一就没有办法让各自的终端产品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张亚东表示,两家公司在10月份之前已经开始进行技术标准统一方面的沟通,相信在12月份会完成技术层面的统一。 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有可能出现第三方标准。中讯天创的一位人士就表示,公司也制定了机卡分离的研发计划。就此问题,中兴公司张亚东则认为,运营商应担负统一标准的责任。中兴表示,公司在南方市场与中国电信进行合作,该公司称已经与中国电信提及标准统一的问题,并提出希望中国电信与中国网通在运营商层面就此问题进行协商。 运营商尚未就绪 张亚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机卡分离的推广分为三个节点,技术标准的统一有望在12月份完成,此后2005年年初到年中的半年左右将允许烧号的产品与机卡分离产品同时共存,此后烧号的产品将逐渐退出市场,而在这期间,运营商则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准备,包括在技术设备和市场管理两方面。 据了解,为了进行机卡分离,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两家运营商都需要建立各自的制卡中心。用于制作专用的PIM卡。但是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运营商还未完成这项工作,中兴的张亚东就表示,对于目前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发出机卡分离的产品表示怀疑,“他们的PIM卡从哪里来的,是否符合今后统一的标准?如果技术不过关,这些产品今后将没有办法在全国使用,也就是失去了机卡分离意义。” 此外,小灵通机卡分离之后,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变相实现异地漫游。业内人士表示,小灵通越来越升级接近移动电话,运营商也需要管理升级学会移动运营。 零售商的盛宴? 不管技术标准和运营商是否就绪,传统的零售渠道已经开始对这块市场垂涎。迪信通常务副总裁赵鹏宇明确认为,机卡分离后运营商一定会放开销售渠道。而中讯天创等一些厂商也认为,今后产品的销售渠道将会由现在的运营商主导转而偏向传统渠道,“就和联通CDMA手机当年一样。”一位厂商销售经理表示。 迪信通方面表示,目前即使在零售店中销售的小灵通也是为运营商代销,零售商只获取少量佣金。“今后可以直接同厂商进货,利润当然会高许多。”赵鹏宇轻松而确定地说。 赵鹏宇同时也承认,目前运营商补贴销售的模式今后可能依然存在,对于零售商来说依然存在价格上的压力。但是他认为用户的需求广泛,同样存在不喜欢运营商捆绑销售手法的顾客,例如单纯换机的客户就只看重外观,而对捆绑的服务不感兴趣,“市场太大了”。 其实零售商真正应该担心的是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这样的移动运营商。据了解,在一些省份和地区,移动运营商的营业厅进驻零售卖场的协议是排他性的,一家店里有移动就不能有联通。机卡分离之后,小灵通对移动电话的挑战将更大。赵鹏宇担心,公司下面的一些店面或许将面临来自移动运营商的压力。 本报记者 李嘉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