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国际通信展回顾:六大缺陷有待下次改进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9日 12:17 新浪科技 | ||||||||||||
文/徐志斌 新浪科技讯 2004通信展的成功举办,让市场提前感知了移动通讯未来的热潮,也为专业人士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参观学习的机会。不过,透过此次展会,还有六大缺陷有待改进。
一、电信服务霸王条款何日终结? 电信服务霸王条款一直为许多用户深恶痛绝,但这一痼疾却存在很长时间后一直没有改观。于是,通信展上一位老用户拦住信产部高官告状也就成为必然的现象。 这不是通信展的缺陷,但在通信展上引爆,首推为需要改进的缺陷第一位。 二、应提供更多的商业洽谈机会 专业论坛一直是通信展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这些论坛多为大厂商把持。日前有参展的小企业抱怨说,参加通信展,却找不到更多的商机,是一大遗憾。他建议说,通信展不仅是展示企业实力、新技术的场所,也应该成为商机云集之地。组委会应该做出有效引导。 三、展台不能有效区分 专业的与大众的混在一起,是参展厂商的碰到的问题之一。有参展厂商建议,将主题一分为二,分别针对专业人士与普通观众是一个较好的方案。这样能让企业有的放矢。 这一提议获得了部分媒体的赞同,现场有记者就这一提议撰文。另一个提议则是:分设更多的主题区,而不仅仅是国际、国内、运营商这么简单。 四、增值服务内容过少 新的技术层出不穷,新的应用也在不断开发,但是,并没有多少内容可供选择——这是行业目前所碰到的一个问题,在通信展上显现了出来。以IP电视为例,上网后的电视不能有更多的内容提供商可供选择,没有更多的资费与内容可供选择。 五、专业术语过于浓重 通信展是专业厂商的盛会,这点毫不奇怪。但这个展会也是通讯业务发展的风向标,能不能吸引起企业的重视,和大众的重视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不过,参展厂商只注重推技术,却不注重包装技术。以“小灵通”举例,一个好的名字为它日前风行国内助力多多。那么,其他技术呢? 六、交通应该更便利 每次大的展会开展后,国际展览中心周边的交通都备受诟病。9点开馆之前,4点闭馆之后,大批观众或涌入,或步出展馆时,交通状况都无需用过多笔墨形容。这一点,应该引起展览中心的重视。能否有效引导周边交通,或为观众、参展厂商提供更好的交通服务,应该成为考验其工作能力的指标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