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网突围尴尬:开始变了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7日 07:48 通信产业报 | ||||||||||||
本报记者 刘琦 面对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双重挑战,固网运营商不得不在"后话音时代"中以变求生。在2004北京国际通信展上,众多传统电信厂商都针对固网的现在情况提出了创新的发展思路:宽带化、智能化和个性化。固网在最尴尬的时候也面临机遇,谁来成就固网?
通常,参展商会将自己力推的产品放在展台最显眼的位置,这一次,NGN和3G共同生辉。并且,随着NGN时代的到来,他成为挽救固网遭遇瓶颈的唯一出路。此时的NGN解决方案已经不再是概念,不再是干涩的集成方案,不再是空谈的试用经验,参展的设备制造商不但把成型的产品推出来(这些产品不仅仅包括软交换设备,也包括众多IAD设备),还构建了NGN的体验环境。 很明显, 固定电话占通信运营业主导地位的时代实际已结束,以移动通信和数据通信为主导的电信运营时代正逐渐来临,因此固网必须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展会上专家告诉记者,固网要想走出困境,必须在增收节支、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及业务创新上加大力气。同时也要保证技术更新,简化网络构架和层次;通过提高灵活性和重配制,降低成本,实现电信级IP网。这几个方面的共同的要求,最后指向了一个矛头,即要发展NGN。 NGN不是临危受命,而是在发展中逐渐成长,是在网络业务量和电信外部环境几乎同时发生巨大变化的前提下,电信业试图利用最新技术发展成果适应发展、变革和竞争需要而提出的下一步网络发展的总体设想和思路一个战略技术平台,并非特指某种具有严格定义定界的业务网络。 记者留意到,提供统一的开放的业务平台,屏蔽承载网,并提高使用各种承载网的能力,提供标准的API和业务开发环境,提供完善的引入第三方的机制,都成为NGN解决方案的重点要求。下一代网络为固网提供了新机遇,最重要的是指明了新的方向。 在此次展会上,无论是中兴华为,还是北电,思科,都将下一代网络作为各自与运营商共同的夙求点。很明显的是,软交换技术已经从技术实验和业务实验转向试商用,甚至开始循序渐进的大规模商用;在数据处理层面,在IP网的研究上,各制造商已经群体发力,并获得了重点突破(IP承载了成了很多技术发展的瓶颈,包括软交换、3G和视频业务),最重要的是NGI将按国家CNGI的部署进行现场实验。在承载层,MSTP已完成16个厂家的互联互通测试,具备大规模商用的条件,智能光网络方面还在进行前期经济分析和体制研究。 建立基于IP的,灵活的可支持长期业务发展的全业务网络基础设施;在宽带承载网络建设上,注重网络安全及QoS;重视PSTN挖潜,通过用户数据集中管理,提升PSTN网络的业务能力和赢利能力,同时关注向NGN的演进;大力发展NGN,为持续降低OPEX,CAPEX提供保障等等。 同时,基于下一代网络的综合接入方式形成了较大的展示规模,很多厂商为了"满足不同网络环境"设计理念,扩大窄带、宽带和传输网的容量以满足传送下一代业务的需求,逐步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网络建设理念与网络解决方案,使得有线网络也可提供基于IP的高速互联网数据与多媒体业务。形成了从窄带语音(POTS),ISDN,窄带数据(N×64K,IDSL,HDSL),到IP语音,宽带数据(G.SHDSL,ADSL,VDSL,EPON)及无线宽带WLAN的接入,提供语音,数据,视频的整体解决方案。这成为展会的又一大特色。 同时,为了固网承载层的牢固,T比特路由器和IPv6等技术将是此次展会的热点。由于移动对固网的替代趋势正在日益加速,这使得固网话务量、收入和主线等三个方面全面进入衰退时期。同时,网络融合越来越显示出了强大的功能,融合应用更以提供安全性,可靠性以及产品的多业务性的以太网连接为前提,因此具有以上功能的交换和路由产品不但成为传统路由器厂商的重点展示产品。 固网已经发出求变的信号,作为下一代数据业务网络以及3G的基础,路漫漫其修远,下一代网络重任在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