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手机厂商出面正名:库存导致崩盘是外行话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3日 09:47 ChinaByte | ||||||||||
天极网 9月13日消息 国产手机库存严重的传言一直没有停止过,库存量从2,000万~4,000万台说法纷纭,不仅让市场忧心整体手机市场恐将遭受冲击,甚至导致市场崩盘,更让手机厂及零部件厂商获利蒙上衰退阴影。不过,包括国产手机厂、国际大厂及台湾厂商近期却异口同声地表示,市场对于手机库存问题过度焦虑,实际情况并没有想像中的严重。 不少国产手机厂商表示,手机库存问题是一定存在的,至于是否会不可收拾或导致
摩托罗拉高层表示,不论手机库存究竟有多少,其实对多数国际手机大厂而言,库存多寡并不是主要问题,尤其是国际手机大厂早在2003年便已重新调整渠道布局,并推出新的管理机制,因此,在手机市场的销售、利润及库存均已获得更好的管理。 台湾地区手机厂则认为,由于国际手机品牌大厂在大陆市场布局,除利润与市场拓展外,对于品牌形象的维持,也相对花费较大的心思,国际手机品牌大厂多不愿因市场竞争而过度向渠道端塞货,因此,普遍而言,库存情况确实比一些国产品牌厂商来得轻微。 事实上,除渠道端外,受手机库存问题影响较大者,应是部分国产品牌手机厂商。据手机厂商透露,由于国产手机厂商多以中、低端手机销售为主,近年来面临国际手机大厂强势压境及低价行销,让部分本土品牌厂商承受相当大压力,像是波导便传出库存问题严重,并造成相关代理商苦不堪言。 台湾地区手机厂商对于大陆混沌不明的手机库存问题也不太忧心,由于台厂多以贴牌模式进入市场,因此,除慎选贴牌客户,只要跳开仅承接中、低端产品订单的局限,并更了解消费市场需求习性,同样能在手机市场缔造佳绩。至于手机零部件厂商,只要找到“对”的客户,也能够在市场拥有不错的营运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