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旧部谈盛大收购新浪股票事件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2日 00:04 博客中国 | |||||||||||||
新浪科技讯 针对盛大收购新浪股票事件。原新浪部分员工今日在博客中国论坛发表谈话,他们分别是: 刘峻,和讯网总编兼副总。毕业于北大法律系。1997-1999年《战略与管理》 编辑部主任,1999-2000年 财经时报编委;《财经》杂志,2000-2003年新浪网内容副总监。
祝志军 原新浪科技主编,现为赛迪网 总编辑、副总裁。湖北武汉人、96年北大本科毕业、2000年硕士毕业。1997年就职于LG电子;1999年进入赛迪网;2002年6月开始服务于新浪网,2004年9月服务赛迪网,总编辑、副总裁 。 穆晓航:现为TOM高级经理,原新浪新闻中心副主编。 主持嘉宾: 王吉鹏 王吉鹏:关注网络文化、网络经济、网络与社会互动等。著有《王吉鹏快意恩仇录》《觉醒,东北》《缔造中国富豪》《圈文化与生存博弈》。曾获文化部2003年度杰出文化人物提名,年度十大财经新锐;央视国际十大年度印象人物提名。 关于盛大入股新浪事件 主持人:应该是马上就到元宵节了,各位嘉宾我们一起祝网友元宵节快乐。各位都是新浪的骨干,这种场合在新浪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你们怎么看盛大入股新浪事件?简单的说,你们欢迎盛大的入股吗? 祝志军:我觉得这不是欢迎不欢迎的问题,我觉得这是事实,应该承认这个事实。就是这个样子。 刘峻:离开新浪一段时间了,但是有一段好的感情,新浪对我非常好,我希望新浪好,只要对新浪有利的,我欢迎,新浪曾经错过一些机会,走到今天的这一步,客观讲,对新浪的发展有利的。 穆晓航:我的看法是,这里没有欢迎不欢迎的问题,因为我们都是外人了。从旁观的角度看,就像我刚才说的,我希望新浪能够平稳地渡过这一段的合并期,平稳的渡过,对新浪好,对整个互联网行业也是好事。 盛大入股新浪的影响 主持人:盛大入股新浪后,你们认为盛大会对新浪有影响吗?从短期来看不会,大公司并购以后,开始的阶段都是安抚和稳定员工为主从长期来看肯定会,即使没有盛大,新浪自己也会自己调整。 祝志军:我觉得盛大肯定不会希望收购一个动荡的新浪。或者说用入股更准确一些。盛大花了这么多的钱,如果说收购产生业务动荡和人员动荡而使新浪失去原有健康发展的势头的话,我相信这也不是盛大愿意看到的。从长期来看,盛大在将来的话语权有多大,取决于以后新浪和盛大在未来几个月的谈判。对管理层的影响,事情总是在变化的嘛,即使没有盛大,调整也是自然的事情。我们看到在过去新浪的管理层一直在调整,一直在充实。我觉得长期来看还是要动荡和调整的,短期调整与否要看未来盛大和新浪的谈判。 为什么是新浪? 主持人:沟通与对话,我想是摆在新浪和盛大两个公司面前最重要的问题,两个企业都是比较强大的公司。沟通和对话在现在这种状态下是非常重要的。刘峻,你可以说是新浪原来的骨干精英。你将自己最好的青春时光留在新浪,从你的角度看,新浪这么好的公司为什么这么轻易的就会被收购? 刘俊:新浪的缺陷就是新浪的结构太分散了。特别是新浪的大股东持股比较少。这是四通利方和华渊合并以后,这次合并对新浪有很多的好处,但是也埋下了一下隐患。另外我插一句,张朝阳在搜狐的持股比例是22%左右,单从资金的角度而言,控股搜狐并不比新浪高,新浪的市值是12亿美元多。陈天桥已经花了2亿多美元。但张朝阳有未雨绸缪。只要有敌意收购者他的收购股份超过10%,原来的大股东就以很低的价格收购股份捍卫自己的股权。 主持人:为什么是新浪在两年前就传出雅虎要收购新浪,盛大和新浪联姻,为什么新浪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基本没什么反应,为什么收购新浪而不是网易? 祝志军:新浪在股权结构上来说,比较容易进入一些。在加上新浪刚好上季度的财报业绩不如预期。而且披露在披露信息方面有一些缺陷,导致新浪的股价在2月9日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使收购入股新浪的成本在当天被大幅减少,大概是20%的成本。长期来看股权的进入会小一些。以搜狐和网易过去的时间看,股价比较稳定一些,搜狐不是很高,但是从15美元到20美元之间徘徊,网易在42美元上下浮动,新浪刚好出现一个大的破绽,刚好这么一个机会。这个机会是新浪自己造成的,还是被人为制造出来的,因为现在的资料比较有限,不太清楚这个情况。如果从收购门户的角度来讲,新浪是盛大的首选。 刘俊:对于雅虎来说新浪和3721有一点很大的不同,新浪是一个媒体,在中国的环境下 ,会有很大的政治风险,作为外国投资者非常的谨慎。 新浪的地位可能出现倒退吗? 主持人:我看到了现在披露的资料来讲,新浪是在财报公布之后,当天的股票是下滑了20%多。(盛大)不是在当天就是在第二天就收购了700万股。这可能是造成了这样的机会。再有一个问题,从你们的观点看,盛大入股新浪之后,新浪的地位可能出现倒退吗? 刘峻:任何的购并在刚开始的时候都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否会带到公司倒退,现在还不好说,经历过阳光和新浪购并之后,新浪的董事会以及普通员工心理承受能力都大大增强了。所以他的包容性是比较强的。陈天桥进入新浪与平时我们看到的普通的大公司的职业经理人是不同的,他是老板。所以强势一点也无妨。 盛大为什么? 主持人:盛大看中的是新浪的哪个方面,比如说影响力、庞大的用户群。 祝志军:我觉得不是从新浪的某一方面来看这个问题,而是盛大目前存在的严重的业务缺陷来看,是他们的互补性。网络游戏的产品生命周期都是比较短的,从发布到成熟到衰弱三到四年。从现在目前盛大的运营来看,还是主要依靠几个老款的游戏。从长远来看,这对于盛大的发展来说是非常致命,它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有很大的局限。对于新浪来说,这么多年新浪整个的架构应该说是比较健全的。有新闻、有短信,新浪也有游戏的,有邮箱的服务,是综合性互联网服务的提供商。从业务的架构来看,可以看到新浪的业绩在门户里是比较稳定的。新浪这么个健康的公司,架构比较完整,新浪有非常多优秀的人才,有钱的话,收购新浪是理所当然的。 主持人:陈天桥这一次到美国,是联系比尔盖茨,盛大的前期的所有的目标中第一是收购游戏端,把游戏的客户打实了,让游戏的客户没有后顾之忧。第二个是收购内部网。我觉得这可能是跟陈天桥的战略布局有关。 刘峻:这次他见比尔盖茨,BOS有关谈到了的合作,如果盛大能够成为微软和BOS的合作伙伴的话,将来不得了。我觉得新浪是防御性的,新浪是盛大的竞争对手。据我的一些不太完全的了解,新浪游戏在下半年发展速度,增长相当的快,这也看出新浪的实力和优势。不是新浪的主要业务,但是可以看到新浪出了新闻广告和短信以后,游戏可能是新浪的第三业务支柱和业务来源,可能成为竞争壁垒,阻止新浪进一步的扩张。 刘峻:去年无线的环境非常不好,今年我们也发现了非常不稳定的环境。这个时候,陈天桥及时开辟了第二个战场,这是明智的决定。 新浪为什么在新闻报道中迟到? 主持人:盛大新浪事件出现后新浪由于某些原因没有报道这件事,到现在为止,新浪今天下午在新浪科技频道推出了专题,新浪原来是以抢新闻著称,新浪这次沉默了这么长的时间,新浪是不是应该早点打破沉默,来报道这条新闻。王志东事件新浪报的时候没有非常多的延迟和犹豫。 穆晓航:大家应该理解新浪,能够推出专题,自我报道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主持人:现在是否理解为化悲痛为主动打破沉默呢? 刘峻:我认为这是报道的惯性和趋势,你把它扩大化了,认为这是新浪的不振或者是某种程度上的反击,应该说还看不到这种迹象。 从媒体看的话,新浪还是一家非常好的公司,当时王志东事件发生以后,我在新浪,应该说是相当及时也很客观,当时公司就没有加以任何的干涉,包括很多不利于新浪的新闻在发表,这是值得很多的媒体学习的。 祝志军:这次毕竟是对新浪非常大的事情。应该给新浪一段时间观察和思考,因为这件事情新浪是比较被动的事情。据我了解在2月18号的晚上新浪的高层也是到处去打听这件事。可能没有准备特别得充分,应该给新浪留有一段时间去思考。至于今天下午推出的专题是新浪新闻习惯的一个反映。而并不能说新浪推出专题是暗示某种布局或者布阵,推出专题作为一种对舆论的试探,这种可能性也是存在的。自己说总比不说要好,免得一些无缘无故的猜测。 刘峻:现在问我一句话,我才能回答你,新浪有一个反应过程很正常。 主持人:有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博客中国有一篇文章说新浪事件出现之后,新浪编辑转移阵地,发表各式各样的文章。你怎么看? 穆晓航:这次事情相对新浪而言比较敏感了,这和当年的王志东事件不一样,王志东是个人,而这件事对新浪的整体会有比较大的影响,新浪没有及时报道,采用了一种迂回方式,这反映出新浪在内容上的优势和长处,值得我们同行学习。 互联网变局时代来临? 主持人:几位都是比较资深的IT人士,盛大和新浪对互联网格局会产生什么大的影响? 刘峻:我的一个大判断是:大分化大重组开始了,中国互联网从此进入战国时代。这里说战国并不是指瞎打一气,所谓战国时代的基本特征是:小国纷纷被收编,几个大国搞寡头垄断,因为其中冒出了一个对大家都有威胁的秦国,所以彼此间还少不了来点合纵连横。盛大和新浪毫无疑问会成为霸主,搜狐网易会倍感焦虑,而TOM和腾讯有可能会加快收购垂直网站的步伐。现在高盛有一个说法:认为网易和QQ有可能合并,第一这两个公司都在广东,企业文化接近,第二这两个公司互补性比较强,网易的游戏门户和社区,加腾讯的QQ和无线。如果合并的话,资金能在25亿左右,对于新浪和盛大小20%我个人认为操作起来会有难度,因为它们的比例都不小。 祝志军:这件事情对于中国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是非常大的刺激。刺激一些现有门户网站和大的互联网的服务提供商产生并购和合作的强烈意愿,在盛大入股新浪之前,格局被认为相对固定的。而认为将来大变化可能会发生在3到5年之后,但作为一个事实我觉得把未来3到5年之后的变化提前了,至于谁和谁合并或者是收购、战略联盟,现在看得还不是很清楚,我觉得现在网站的老板们也在思考的问题。 刘峻:我所知道的几个潜在的谈判很可能都会加速了,因为盛大和新浪在无线和游戏和广告领域全面领先的全商业模式的互联网接头他们的适应率起着一个标识的作用。经过互联网公司定价的时候,都参考新浪的价格,一个是电子商务网站,应该说整个互联网的空间都重新定义,每个公司的相应价值都会变了。你的对手强大了,你的价值就萎缩了。陈天桥大家都领教了。最重要的是在势上面压倒了一切的竞争对手。 主持人:晓航你原来是新浪的员工,某种程度讲新浪是你现在就业公司的对手了,你是如何看待这个竞争的? 穆晓航:这里我谈谈我个人的观点,不代表TOM的观点。我觉得新浪这件事情如果后面处理得好的话,如果是良性的话,如果这次合并不会产生负面的影响的话,当然会加大门户的竞争,从局部来讲,从我所在的门户内容这个局部来看,我个人认为竞争是一好事,加剧的竞争也是一件好事。好的竞争,良性的竞争对整个行业都是好事。好的竞争对手会带动整个行业向上发展。我不希望看到某个同行因为某种不正常的原因垮下去了,因为这个,其他竞争对手提高了在市场中的地位。处在良性竞争的时候,大家会互相刺激,整个行业的发展会很好,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说,我希望看到这样的局面。 主持人:对搜狐网易和QQ,对他们的客户的品牌和知名度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刘俊:我相信丁磊这几天都没有睡好。他们的技术都落后于新浪和盛大。丁磊有人说他要收购新浪。其实他本人对收购没有兴趣的人。他担心盛大收购新浪以后对新浪造成一定的威胁。而TOM有一定的优势,腾讯和QQ是领先的。但他们本身的门户是薄弱的。广告的收入是比较低。不能跟各条战线有效的支撑。所以他们收购的动机是非常强烈的。 对专业网站、垂直门户有何影响? 主持人:你们怎么看盛大收购新浪以后对专业网站、垂直门户的影响? 祝志军:即使没有盛大入股新浪,门户对于垂直网站和专业网站的影响已经非常大了。垂直门户从资金和先天进入市场的路径很多都做内容和资讯服务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广告。在网络广告市场上。像门户已经那到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没有盛大入股新浪的原因,垂直专业网站也受了很大的影响。盛大和新浪的联姻的影响不在这一块。但是我觉得这件事情给垂直专业网站提供一个思路,下更大的决心,在战略合作上迈出更大的步伐。确实是很大的问题,专业的价值如何得到用户的认可,在门户有大量的信息下,专业网站需要找出一条崭新的路来。我觉得做大、做强是要求或者是趋势。 刘峻:我觉得那些在行业内排名1、2位的垂直网站的估值会提高。前几年几大门户的竞争不是很激烈,各自做各自的业绩,使各自的股票相对高一些。但是目前的整个产业的格局已经变了。谁也不能再埋头于短期内的业绩得失和股价的得失。以前都是走一步看一步,下五子棋,今后要下围棋了。目前的垂直网站在业绩方面都无法与门户相比,但是在专业上我们看到有很多的优秀的代表。如果把垂直网站的专业能力和门户网站的流量优势相结合起来,会发挥出很大的乘数效应。而且目前的市场上可以供收购的好网站不多。我想有收购价值的不超过10家吧,热门的3、5家。携程的市盈率是30倍,51job是39倍多,远远超过新浪和盛大的17、18倍,只要有可能,垂直网站都会倾向于单独上市。几大门户如果只是斤斤计较于股票的得失,不抢到制高点的话,将来会面对比较严峻的局面。另外我们在讨论门户合并的各种可能,几个门户之间第一互补性不强,真正要促成的话,有相当的难度。收购一家垂直网站比加强自身要快得多,而时间就是一切。不排除两家门户合并前,其中一家为了抬高自己的地位,先收购几家网站。另外我们看到这几年在中国比较成功的联网模式,比如无线,比如游戏、比如QQ其实都是面对低龄、低收入人群的,这也是中国的特色,我相信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太久,一方面是中国互联网的网民的增长速度下降了,那他们变得年龄增大,更有钱,第二、互联网的行业应用深度一日千里,进步得非常快,比如新出来的游易网,就超过了携程,我估计一两年,垂直网站的盈收会迎来爆发期,从这个角度来说,及时下手对门户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 如何看待“新浪高管抛售股票”的传闻? 主持人:网上有一种传闻,在盛大收购新浪股票期间有人置疑新浪高管抛出股票,新浪高管来配合盛大的收购,祝志军你们怎么看? (新浪已断然否认此事--新浪科技注)祝志军:准确说,去年11月份新浪高层在执行期权,而不是在卖股票,期权的设计本来就是对管理层及员工的一种激励制度。在股价高位执行期权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至于新浪高层执行的时间并不与盛大入股新浪的时间相契合。盛大收购新浪的绝大部分股份是在新浪发布财报的第二天。从美国证交所反映的资料看,此期间新浪的管理层没有执行期权。 刘峻:现在的说法很多。有一种说法是开始的时候是敌意收购,新浪发现后大势已去,于是就……,后来双方为了洗清这种嫌疑,做出敌意收购的样子来。我认为这些说法不重要。首先新浪不管是怎么样,陈天桥已经不可能退出了,除非新浪再增发2000万的股份,大家一起摊薄。盛大买的是新浪的未来,而不是新浪的收入。有预测,新浪的无线收入在下两个季度会下降50%,整体收入会下降30%,我相信陈天桥不会不知道这件事情,而他却仍然收购了新浪。可以看出他的坚定。我忘了看盛大和新浪股东的明细,看两家的投资者中有多少是重复的。如果有,这些机构投资者肯定是希望合并的。据我所知摩根斯坦利是。如果股东有一定的重合度,盛大自己再增持一点,再拉几家机构投资者支持,这种局面是肯定坐定了。我觉得最好的解决是换股吧。比如说以新浪的1股换盛大的0.9股,如果买断了需要11亿美元,但即便是完全合并陈天桥也有32%的股份。如果合并的话新浪按将面对纳斯达克摘牌的问题,我觉得也无所谓,只要新浪的品牌能够保留。 业务可能调整吗? 主持人:我个人认为,新浪的强势是内容和增值方面,还有有游戏、通讯,你们觉得盛大入股新浪之后,在业务模型上有什么调整?有人说新浪的游戏拿出来单独组合,怎么看? 祝志军:我觉得这是汪延和陈天桥要思考的问题,应该由他们来回答。 刘峻:盛大在新浪也只是股东之一,不是他想拿就拿的,另外盛大想不想要也是问题。 收购会对原管理层产生什么样的冲击? 主持人:新浪是陈彤和汪延经营的产物,他们对新浪的感情极深,他们是新浪象征性的人物,这次收购他们会产生什么样的冲击? 祝志军:我觉得新浪不光是陈彤和汪延的产物,新浪是管理层、董事会以及所有新浪的员工长期以来付出劳动的结果。当然目前来说,陈彤和汪延是新浪的代表性人物。收购会产生什么样的冲击呢?要从新浪这么多年的发展来看这个问题,新浪这么多年一直是中国互联网的老大,在2月19日宣布了这么一件事情,我个人觉得,他们对新浪的历史地位和固有的看法会产生一定的冲击。但是他们也是非常职业的经理人,也会比较理性的对待这件事情。 刘峻:我觉得以陈天桥的个人的志向而言,对新浪内容这一块,兴趣会大一些,过问会多一些。新浪的网站和泡泡堂整合有必要。对于无线我想盛大恐怕会让新浪原来的领导层去。汪延是新浪的事实上的缔造者,新浪的两岸四地架构实际上都是靠汪延领导的中国区在支撑,大家都已经对他很了解了。而陈彤外界了解少一些,他是我非常佩服的人物,有非常好的眼光和判断力。 为什么离开新浪? 主持人:请问你们为什么离开新浪,与新浪的并购有什么关系? 刘峻:与并购没有什么关系,是因为个人方面的原因,当时陈彤的挽留还是很够意思的。在新浪的履历是我今后职业生涯宝贵财富,为此我永远感激新浪。 祝志军:在新浪的工作经历是我重要的职业经验,感谢过去新浪的领导对我的培养,感谢过去新浪的同事对我的支持,对于新浪一直抱有一颗“感恩”的心。在新浪的职业生涯都非常有意思和有意义,最后离开新浪纯粹是个人的选择,是个人的考虑,跟公司的并购和管理没有什么关系。 (新浪科技注:本文根据博客中国论坛有关记录整理,未经谈话者本人审阅) 声明:新浪网科技频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新浪公司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