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企业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大众科技 > “神舟三号”试验飞船发射专题 > 正文

时空连线:神舟专家揭密载人飞船 航天员2年内升空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4月02日 12:18 东方时空-《时空连线》

  4月1日下午,“神舟”三号无人飞船在内蒙古成功着陆,顺利完成预定空间科学和技术实验任务,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次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中央电视台《时空连线》节目特别请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院士、“神州”三号的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宿双宁,就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技术展开对话,另外中央台的记者也从现场发回了相应报道。以下是此次节目的文字实录:

  记者:现在我们就连线还在回收现场的中央电视台记者季惠彦。季惠彦,您好,今天在联播里面看当地的情况,似乎风好像特别大?

  季惠彦:对,它是阵风,现在我在给你打电话的时候基本风就停了,在飞船着陆的时候风比较大,大概有六七级的样子。

  记者:整个今天回收的这个情况顺不顺利,是否遇到过什么困难呢?

  季惠彦:今天飞船回收非常顺利,它是按照预定的区域着陆的,现场指挥员,我们拍摄的时候,现场指挥员向北京报告的时候,飞船是垂直降落的,那个伞按照设计要求抽开的,着陆非常顺利,也是按照预定的时间着陆的。比较遗憾的就是本来我们想拍一些在空中飘的镜头,但是由于气候和风向的原因,非常遗憾,没有拍到。

  记者:飞船着陆的点离原来预定的点相差多吗?

  季惠彦:飞船落地的点按设计点是35公里,但是完全是在要求范围内的。

  记者:就是今天新闻联播里报的精度算很高是吧?回收的精度算很高是吧?

  季惠彦:非常高,有一个飞船返回有一个理论区域,这个飞船落地就是完全落在这个理论区域里边的,落地的姿态特别好,落地的各个程序都是完全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的,所以说,在场的工作人员看到这个飞船之后都特别高兴,我们在新闻里剪了在场的战士欢呼雀跃的样子,非常激动人心。

  记者:老季,自打这个飞船回收落地一直到现在过去了好几个小时,这期间科研人员、回收人员都在做什么工作?

  季惠彦:飞船落地之后,首先是直升机先发现目标了,发现目标之后,直升机引导着搜索分队迅速赶到了飞船着陆的区域,飞船落地之后,首先有各个部门的科技人员分批次按顺序对飞船进行了检查和取出舱内的有效载荷,

  记者: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情况,可能有很多人和我们的很多同事一样,就是看到新闻联播那个镜头的时候看你们能站得那么近,是不是这个飞船并没有一些有危害的这种射线,或者说其它的气体,人可以很近距离的靠近?

  季惠彦:这个飞船我先介绍,这个飞船落地之后,按照要求是有一定的区域要求的。我们在采访的过程中,我站在飞船前拍摄和采访的时候,里边载荷已经被关闭和取走了,我们在飞船旁边拍摄,离飞船很近是非常安全的。

  记者:现在回收现场的工作人员主要在做什么?

  季惠彦:现在的回收现场还是一片非常忙碌的景象,。有关方面的科技人员正在对舱内的仪器进行检查,进行拆除。现在已经是满天星斗了,草原这个地方漆黑一团,为了工作方便,很多车的大灯开着,照着飞船的方向。另外,发电机还给周围附近提供了三个碘钨灯的电源,现在在一团漆黑中,飞船就像一颗珍珠一样镶嵌在大草原的深处,场面是非常好看的,非常壮观的。

  记者:今天的心情怎么样?在等待的时候,现场人员的心情是什么样?

  季惠彦:在等待飞船返回的时刻,不管是科技人员也好,还是我们也好,还包括其他的工作人员,大家的心情比较焦急,不断地看表,不断地互相询问飞船返回的信息。当知道飞船返回的仪器正常的时候,大家心里非常高兴。因为我们成为目睹我们国家飞船返回或是返回后的见证人,我们也是非常自豪的。在等待的过程中,特别是飞船落地的,直升机在引导我们往着陆区开进的时候,大家恨不得一步赶到这个地方。当时为了拍摄的方便,现场指挥临时调了一下直升机,把我们几个记者提前在先于车队拉到了现场。下了飞机之后,我们在大草原上看到了红白相间的大伞,看到了静静卧在大草原上的神州三号飞船.

  记者:今天由于你近距离在飞船的旁边进行采访,我感觉似乎比这个飞船由于要回到地球,穿过大气层,好像神州三号回到地面之后它的外表磨损程度不像想象的那么厉害,它的外表很光滑,还可以是吗?

  季惠彦:对。从理论上讲,飞船落地的时候有一面是接触大气层摩擦燃烧的,完了之后发黑,另一面摩擦的面积比较小,所以那面比较干净。飞船现在一面比较光滑,一面稍微比较黑,我们问了一下那些技术人员,他们说这种燃烧情况是非常正常的。

  记者:非常感谢您,什么时候我们能在新闻节目中看到更加清晰的你们在现场拍的画面呢?

  季惠彦:好的,谢谢你们。

  记者:说得非常好,再隔多长时间,你们会让我们看到你在现场拍的好的画面呢?季惠彦:我们会尽快把我们拍到的画面编辑好,剪接好,奉献给我们关心中国航天事业的所有的人。

  记者:好,非常感谢季惠彦,谢谢。

  记者:接下来我们要联线的是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宿双宁,他的工作就是负责航天员的选拔和训练,航天员航天医学的飞行的监督和保证,首先想说的话就是恭喜您。

  宿双宁:我们共同祝贺神州三号圆满完成任务。

  记者:在整个回收过程中,作为您负责的这块当中,您最关心的神州三号的是哪一块数据,以及它的表现。

  宿双宁:它的载人飞行的安全性怎么样,这是我们最关心的。

  记者:当落地之后,您是否有些问题已经在整个的飞行过程中已经有所解答了?

  宿双宁:应该说从我们初步得到的数据来看,我们已经得到了解答,比如说整个飞行过程当中,座舱里头,飞船的座舱里面的环境参数还是非常满意的。这是一点。

  记者:这个可能很多观众会关心,环境舱处比较满意意味着什么?

  宿双宁:意味着在轨道里面工作、生活,他整个的环境对他来说还是不会影响他的健康,不会影响它的功效。

  记者:这很重要的

  记者:其实刚才我在介绍您的时候,我相信很多观众很关心,您叫航天员,但是跟我们所习惯的,比如在国外叫太空人或者叫宇航员有区别,为什么我们叫航天员?

  宿双宁:叫宇航员也好,叫太空人也好,叫航天员有一个意思,钱学森提出,我们还是叫航天员好,因为我们是航天、航空、航海,这样,这个名词统一起来比较规范一些,所以我们现在叫航天员。

  记者:大家在《新闻联播》中看到,这次神州三号其中很重要的有模拟人的实验,其实无论是美国其是前苏联进行载人航天实验的时候都用动物,我们为什么不用动物,而是用的模拟人?

  宿双宁:是这样的,可能很多群众都关心这个问题,上动物我认为是两个目的,一个目的,在早期载人航天的时候,人类还没有上天之前,在太空上,就是在没有重力的环境下,生物能不能生存,还有疑虑,所以通过动物实验探索和研究,长期在失重情况下对生命是不是有影响,这个问题现在应该说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了。苏联有一个航天员已经飞了400多天,他回来以后仍然很健康。所以我们中国搞载人航天就不需要再来验证这个问题了,这是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我们知道飞船里面的内环境是靠飞船的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来创造的一个人工环境,就是它里面的大气压、氧压,仪器里面温湿度的控制都是靠人工控制的。

  记者:都是科学家定的?

  宿双宁:对。因为里面没有符合,怎么证明里面的系统能够满足载人的需要,比如人在里面要呼吸到氧气,它能不能按设定的目标不断地补充氧气,动物因为体量比较小,代谢率比较低,代谢的耗氧量,比如猴子也好,猩猩也好就是人体重量的三分之一。

  记者:……

  宿双宁:对,那差得很远,第二点,动物本身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它也可能会生病,甚至也可能会因为生病导致死亡,动物死了,到底是飞船的问题还是动物本身的问题,有时候也解释不太清楚。所以,为了验证这个飞船内环境的控制能力,我们用物理化学的办法,就是人体在线模拟装置,能够定量地对它施加一个工作负荷,这样拿回去的数据就足以说明载人飞船是安全的。

  记者:您一直说的人体模拟装置是不是大家在新闻中约定俗成听到的模拟人的概念?

  宿双宁:实际上它是一个装置,从外形上并不是一个人,就像机器人有时候看上去也不一定像一个人,但是它的模拟代谢的功能上跟一名宇航员是一样的。比如他的耗氧的速率,耗氧的总量,产热量,这和宇航员都是一样的。

  记者:其实我们之所以不用动物,一是已经渡过了不用再回到起点,有很多国家已经清楚了,很重要的是我们用模拟装置会得到更人更接近的数据,是吧?

  宿双宁:对。

  记者:其实行航天员和宇航员在中国人民心目当中,面对我们自己一直有一种神秘的面纱,你在管这项工作,究竟什么样的人才会成为我们的航天员?

  宿双宁,我们是从空军的飞行员里面选拔,他们因为长期航空飞行,空中飞行的体验有点类似于这个航天,这是一个方面。再一个方面,航天员所从事的在载人航天过程当中,对飞船的监控管理驾驶也跟空军飞行员驾驶战斗机也有些类似的情况,他就要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对一些事件进行判断和决策,并且做出行动。所以,这个各国都是从空军飞行员里选拔航天员。我们国家的航天员也是从空军的优秀的飞行员里选拔出来。这些同志他们有很强的爱国热情,有很强的献身精神,而且他们的身体、心理素质都非常好,文化程度也都是本科以上的。所以,选的这些同志来参加训练就为我们下一步航天员保证他完成任务奠定了很好地基础。我们航天员的训练大致就分那么几个阶段,一个是基础性的,一些理论性的。再一个就是对他的专业技能的训练,然后是一些任务的训练,这是三个阶段,同时贯穿始终就要进行身体和心理方面的训练,比如说因环境下的耐力训练,比如说操纵耐力,低压缺氧的耐力,以及模拟失重的训练。我们的航天员做失重飞机的抛物线就可以造成短时间的失重,但是他是操纵和失重交替进行

  记者:其实面对我们很多的航天员大家可能知道,有很多的航天员都有培训,随着第一批载人飞机上天,只是其中很少的少数,大家是否已经做了这种准备,我可能已经付出了非常艰苦的努力,但是最后我可能成为非常好的绿叶?

  宿双宁:应该说从他们加入这个航天队伍就有这个思想准备,但是作为他们来说,在训练中兢兢业业,努力去使自己的成绩更优秀,能争当上游,也希望能够首批进载人飞行。但是我们这个团队大家互相团结得非常好,应该说他们既做好了首批执行任务的准备,也做好了在第二批、第三批,或者更长一段时间执行任务的准备。

  记者:我听您的介绍,其实虽然我们可能载人航天再过一段的事情,但是从培训的角度来说是否意味着我们的航天员,比如说明天我们就技术条件可以载人航天上天,他们就可以立即跟随上去?

  宿双宁:现在我们的航天已经进入了最后阶段的训练了,应该说再过一段时间他们就完全可以具备这样的能力了,就是说只要我们的飞船可以进行载人飞行,达到了载人飞行的条件了,我们的航天员也就准备就绪了。

  记者:这个问题可能很有趣,但是可能很多观众也比较关心。我们将来航天员在太空中吃的食品好吃吗?

  宿双宁:我们航天员太空吃的食品有十几种,当然不如我们在餐馆里的那么色相味那么全,但是它的营养,它的口感,以及它食用的方便性,它的卫生学的标准都是很高的。应该说我们现在所研制的航天食品已经达到了这些要求。大家知道,我们在地面吃一个馒头,或者吃一个面包掉点渣都不要紧,但是在飞船在轨运行的时候因为是微重力环境,这个面包渣掉下来就飘浮起来了,可能会对航天员的健康造成一些危害,所以我们做的食品都是一口吃,一口就吃进去了,不会掉渣,而且含渣量也少,营养价值高,能量高,是这么一种食品,它的包装也有特殊的要求。

  记者:随着神州三号成功的返回,您猜想,正在培训的这批航天员,他们最近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

  宿双宁:他们的心情当然也是很高兴的了,因为随着我们神州三号的成功,可以预见,我们载人飞行即将来临,他们也都急切地盼望着能够早日飞上天,实现我们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我们万扈飞天,万扈在自己的屁股底下绑了个火箭,梦想飞上天。过去我们也有嫦娥这些传说,他们也想早日为我们中国人争光,为我们中国人扬威。

  记者:好,非常感谢粟总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也等待着那一天您跟您的航天员分享那个时候中国人的骄傲,谢谢粟总。

  粟:谢谢。

  记者:接下来我们连线神州三号卫星的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他长期从事卫星工程的研制。戚总,恭喜您。这会儿的心情是不是作为您来说应该是想象出来,应该是特别的高兴。

  戚发轫:应该是很激动的,

  戚发轫:应该说这次各方面都很完满,起飞也非常好,运行也非常好,反馈好,回来之后立在这儿也是我很满意的。

  记者:立在这儿能不能给我们解释一下,因为我们的观众朋友在昨天的《新闻联播》当中看到的立得很正,这意味着什么?

  戚发轫:假如风要大,伞不能及时张开,很可能就翻了,哪怕航员在里面就很不舒服,现在立在这儿宇航员很舒服,也能很好地出来。

  记者:在这七天的时间里面,你从哪个角度在关注着神州三号?

  戚发轫:我应该说非常很关心这个运行情况,因为我对这个运行非常有把握,假如一个动作失误,就会造成我们的失败。我们这里有很多的火攻装置,有几十个,假如说有一个失效了,那么我们整个程序就坏了,就可能造成失误,所以我一直在关心制动以后的过程。

  记者:您作为一个已经久经沙场的老科学家了,是否在这七天里面,尤其在回收即将落地的时候也有些紧张?

  戚发轫:应该说还是紧张的。因为没落地总是没有放下心来,只要一有把握,应该说我们的工作做得非常细,有很多备份,但是要想做到圆满的成功,心里还不是非常放心。所以,总是还有点担心,落地以后确确实实心也落地了。

  记者:在过去的很多年里,在您的手下也有很多的卫星上了天,这个时候可能也有很多人关心,让卫星上天和让载人的飞船上天,最大的不同都在哪些方面?戚发轫:这应该说差别非常大,载人首先要求是安全性、可靠性非常高,这样,在整个飞船的设计过程当中就有很大的差别。比方说一般的卫星没有好多系统,因为上去以后,咱们从系统配置上就有三个比较大的系统。一个系统就是环境控制和生命保证系统,人在这个舱里坐着之后,也像大地一样,本来在宇宙空间是空的,有空气,跟大地一样,温度、湿度,里边氧的含量。另外,失重以后,呼吸的二氧化碳都弥漫在他的周围,要用一定的装置把它取走,所以环境的控制还是非常重要的。环境控制生命保障系统是没有人的飞行器里是没有的,要保证人的工作环境要舒适,这是第一。

  第二,要保证宇航员的安全。因为科学实验也好不可能绝对成功,万一有失误不可能有人的牺牲,所以应该有一个应急救生系统,这个应急救生系统就是当造了火箭以后,不管是因为火箭有问题或者是飞船有问题,必须保证宇航员在任何时候都能抛出去,所以运载火箭上有一个逃逸系统,有一个应急系统,两种一结合,在任何情况下宇航员都能够离开这个受影响的飞船抛出去。

  还有一个就是说人上去了以后,就要发挥人的功能,我们有地面控制的功能,有自动计算机控制的功能。最后还有人可以操纵这个飞行,可以回来。人通过这个仪表,还通过看星球,看地球,他根据这个情况,宇航员应该自己控制飞船,在需要的时候,他能够自己控制回来。所以说,作为一个有人飞行器,就是飞船,和无人飞行器,就是卫星,它的最大的区别有这三个系统。

  记者:戚总,您说的头一点和最后一点大家可能心里是在很多方面都了解过,生命环境和最后他将来在太空中的操作系统等等。第二个逃逸系统我们现在在得到这些数据,我们的这个系统现在的安全可靠性是怎么样的?

  戚发轫:比方说我们现在的火箭和飞船都做不到百分之百,打一百发就一百发成,现在比方运载火箭都能够做到80%、88%、90%的样子,总还是做不到,但是我们现在要求运载火箭的成功率97%,但是万一还有问题出现怎么办?就是飞船和火箭共同能够把宇航员从失误的火箭上给逃出去。

  记者:救出来。

  戚发轫:应该这么说,实验可以失败,但是不能牺牲。

  记者:我明白您的意思,97%的火箭和飞船的发生的成功率,另外3%靠我们的逃逸系统来弥补,最后的目的是使我们的航天员百分之百的生命安全?戚发轫:对。

  记者:这个有把握?

  戚发轫:这个应该说有把握,

  记者:在科技领域里头,我们现在逃逸系统所处的水平怎么样?

  戚发轫:我们应该说跟他们的水平相当。

  记者:大家在新闻当中也注意到,我们这次发射的是一个叫正样的无人飞船,怎么来理解"正样"这两个字?

  戚发轫:我们这个演示有个阶段,有一个初样阶段,有一个正样阶段,初样阶段是地面做了很多工程样机,不上天,在地上做力学环境的振动环境试验,还有温度环境的实验,还有电环境的实验,通过考核以后,假如经过不了,我们进行改造,进行重新设计。这个飞船就要初样的飞船,上天的,在地面做工程实验的。实验经过考验以后,认为这个飞船可以上天了,确定这个状态,确定这个图纸,正式上天的飞船叫正样。

  但是正样飞船上天并不意味着我们达到了圆满的程度,还要通过几次实验在天上暴露地面暴露不了的问题。假如天上还要暴露问题的话,我们还应该继续改进,继续重新设计,一直到认为圆满为止。

  记者:就是我们发射这个神州三号,比如将来发生载人飞船和前苏联发射的飞船有哪些不同?

  戚发轫:应该这么说,早期美国是用水星这个飞船,这个飞船就坐一个到两个人,俄罗斯的早期飞船就是坐一个人,第二次坐两个人,他一直到84年苏联联盟这个飞船有三个人,我们现在这个飞船应该说相当于俄罗斯80年代的那个时候的能力记者:等于说我们一起步就已经达到他的标准了。

  戚发轫:虽然我们起步晚,但是起步都比较高,他们是经过一个、两个三个到这一步,我们一步就跨到这一步了,应该说我们的起点比较高。

  记者:再过几天,当我们的神州三号从内蒙古中部运回到北京之后,在这个不泄露机密的情况下,你们的飞船还要沿着哪些数据做?

  戚发轫:我们拿到很多数据,这个数据可以判断他的姿态,它的温度,环境控制的工作。另外,拿来之后我们可以做一些实验,比方说重新检查里边的一些气体是不是复合要求。另外有一些设备,我们拿来以后可以重新检查是不是有变化,总的来说拿回来的实物对我们非常重要。总的来说,经过七天以后,又经过这么大的变化,一个是高温,一个是那么大的气流冲刷的情况下会不会有什么必变化。

  记者:我相信很多的观众和我一样都特别关心,这一个飞船飞到太空上去,通过大气层回到地面,它的外面要用什么样的材料制成才这么抗气流?

  戚发轫:我们这个材料就是防热材料,这是一种复合材料,应该说是中国自己研制的这么一个,通过把它烧了以后,它就变成气挥发了,把这个热可以带出去,这是一个。另外一个放方面,这个才来有很好的绝热功能,外面都几千度了,里边的工作人员的环境还不能高到20几度,完全是中国自己研制的,而且和前苏联不一样。

  记者:您是否现在像神州二号、三号又回来了,是不是跟飞行本身培养起感情来了,是否在太空中那几天你也像牵挂亲人一样牵挂着它?

  戚发轫:对,这几天我所有的心思,所有的精力都在这儿,我到现在还没回家,现在我就准备办完这个节目以后就准备回家了。

  记者:我要在这儿说声,对不起,耽误您回家。最后一个问题,像神州二号也好,神州三号也好是否都是一次性的,比如要再有神州四号应该是一个新做的。

  戚发轫:应该说我们这个飞船从总体上来讲应该说是一次性使用的,不能够再次使用,但是那里边那些个别的仪器可能还可以做第二次使用。所以你刚才说你们拿回来以后到底有什么意义,我们把一台计算机,或者把一台控制的仪器拿回来以后重新测试,一个是看经过了这个环境之后有没有变化,假如没有变化完全可以重新使用。

  记者: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耽误您回家了,谢谢你。

  记者:现在我们就连线火箭技术专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院士,他现在正在北京航天中心的指挥控制大厅。王总,首先恭喜您。是不是当我们安全回收了之后,您悬着七天的心也算一下子踏实了?

  王:那是,非常高兴。

  记者:在这七天的时候您一直是什么样的心情?

  王:总的来说,对这次飞行试验还是有信心的,但是在飞船安安稳稳地落地之前,还是有所不踏实的地方,当它落下来了,这块石头就落地了,心里就非常踏实了,圆满完成任务,非常高兴。

  记者:您已经多少天没有回家了?

  王:很多天了,我在发射塔的那块住了一个半月,从发射塔回来直接到北京飞行控制中心,已经很长时间了。

  记者:王总,我们这次神州三号从发射一直到空中运行,一直到安全回收现在是成功地完成了它的全过程,现在成功体现在哪些方面?

  王:我想这次成功的意义在于,这次飞行试验的技术状态和将来载人飞行是一致的,这样的话,就给将来载人飞行的成功打下一个非常好的基础。所以从这点看,这次成功意义比前两次的成功更大。

  记者:王总,如果从前两次飞行,一直到神州二号,现在到神州三号,我们体现了哪些进步?

  王:在我们这项工程,中央政治局常委92年评审立项之后,我们就确定一个目标,就是载人航天工程要在确保安全、可靠的前提下,体现中国特色和技术进步。所以我们这个工程还是有很多中国特色和技术进步的。中国特色,比如说刚才大家都知道了,咱们这个飞船在今天下午4点40几分就落地了,要是有载人飞行,航天员已经安全地回来了。可是我们现在还有一个轨道舱继续在轨道运行,它还要再运行半年,将做大量的科学实验和观测,这和国外的就很不相同,我们还要继续运作半年,要做大量的科学实验,所以它的价值就很大,所以从这点也看,我们的工程和飞船是有很明显的中国的特色,也有许多进步点。

  记者:王总,从我们这些外行或者说作为一个观众来看,我们看到了成功的发射,也看到了成功的回收,但是在七天整个太空的运行过程中,整个这些数据的表现等等是否也达到了我们的预计期望?

  王:这次令人非常满意和很兴奋的恰恰是这一点。从3月25号,在航天发射塔发射火箭以来,一直到运行了108圈,飞行了400多万公里。在这个过程中,各项程序和技术指标都是符合要求的,没出现什么差错和令人不安的地方。

  记者:当我们的神州三号的载人部分已经成功地回收之后,我们在世界很多领域的,比如说监测船等等,他们接下来的使命是什么?

  王:我们有一个载人航天工程总的一个规划,这就是第一步现在正在进行,就是发射载人飞船,发射几艘无人飞船之后,发射载人飞船,实行载人航天的历史性突破。然后,咱们这个飞船将变成一个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将来要发射的空间实验室在轨道上进行对接。这样的话,咱们的航天员甚至可能有一些科学家上去在天空实验室做各种的科学实验,所以,下一步的安排是进行交会对接的实验,然后发射空间实验室,进行一定规模的空间实验和地理观测。

  记者:王总,载人航天和一般的航天工程不同的地方在哪儿?难度又在哪儿?

  王:载人航天和一般航天不同,主要就是在于它是有人的,可是一旦是上边有人,人各项的生命保障,环境的控制,生命保障就显得非常突出。空间是没有大气的,真空的,又是时速状态,人怎么能够适应这种状况,保证生命安全,氧气的供给,温度的控制,这些都是非常有特色的,而且这也是难度很大的。当然,还有其它方面,比如上面有人,我们要和航天员,地面要和航天员要建立联系,要双向通话等等,这都是过去搞发射卫星的时候所没有的。当然,还有一些其它特点,可能几种详细的说明问题。

  记者:王总,我估计可能现在很多的观众朋友跟我是一样的问题,就是从我们神州三次飞行到神州三号昨天终于安全地回到了地面,大家都非常关心,我们离载人航天还有多远的距离?

  王:我想应该是不远了,因为现在这三次发射都是成功的,要说,我们现在应该已经具备了载人飞行的条件,但是载人飞行和一般的不一样,它要求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确保航天员的安全,因而,我们还必须进一步验证我们这个工程的几大系统,特别是火箭和飞船的可靠性、安全性是不是得到足够的保障,使我们未来的飞行员能够安全地上去,安全地返回,所以我们想再做几次无人飞行试验,进一步考核可靠性和安全性,到那个时候,我们再开始载人飞行。但是这个时间也不会太久。我这么想,大概两年以内吧。

  记者:因为从神州二号一直到神州三号,我们又在很多的领域迈了一大步了,接下来会不会有神州四号和神州五号,虽然不载人,但是给人提供了更大的技术准备,他们会在哪些领域还会有所进步?

  王:我想从技术状态来说,不再改动很多东西了,主要是重复性的发射,来验证他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是不是足够了。

  记者:我理解的意思是否是这次神州三号,其实已经在神州二号的基础上完成了一次质变,以及在很多领域接近到载人航天的数据保障方面?

  王:对。是这样的。

  记者:其实通过您的介绍,尤其坐在您这个位置上,总设计师,我相信神州三号,包括载人航天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在这么多年里面,我们的科学家以及各个领域的合作程度是什么样的吗?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王:载人航天工程确实是一个从系统来说是庞大的,从技术上来说也是最复杂的,在中国的航天史上是这个特点。因而,把它按照系统工程的原理,按照它的功能和专业划分了七个大的系统,这七个大的系统,比如说航天员、空间应用、飞船、火箭、航天发射塔、航天测控网,再加上航天的着陆点,这个着陆点有一个首都的任务,万一要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情,怎么能把航天员能够收回来,这样的话,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所以必须是大力同系统之间要协调得非常好,合作得非常好。所以,在这一点我们是做到了,这就是中国载人航天的一个优良传统,也有全国的大力支援。在技术上,比如说工程总体必须做好各大系统的低速协调工作,有分工必须有合作,划分了工作范围,但是他们必须有密切的联系,因为这毕竟是个整体。

  记者:王总,我们整个神州三号,一直到神州四号和最后载人航天飞上太空,真个如果用老百姓关心的话来说,我们的国产化程度怎么样?

  王:国产化程度是很高的,像咱们的火箭基本上是立足于自己的力量,飞船同样也是如此。但是,在个别的地方,比如说在个别的元器件,局部的,在改革开放大的环境下,也用了一些外国的东西,但是,都是很局部的,主要的技术完全靠自己力量的开发。

  记者:王总,在《新闻联播》当中我们看到了神州三号在内蒙中部那块土地上落下之后,现场人的欢呼情况,在北京总指挥部你们听到了安全返回的情况的时候,我不知道总指挥部是什么样的情况,能给我说一下吗?

  王:这里面一听到报告返回舱已经垂直地、完整地落地之后,在指挥部这个大厅里也是一片欢腾。在这之前,比如说要是搞这行的人,降落伞一打开,十有八九就成功了,但是我们为了防止在大厅里过早地欢呼鼓掌,以妨碍在下一步工作的指挥,所以没表现出来。但是到最后,已经看见它,有人看见它平稳地落地了,而且是完好无损的,这个大厅里也是爆发一阵掌声和欢呼声,大家这个时候确实证实了,这次飞行试验的圆满成功。

  记者:王总,我能感觉到,您现在的心里非常高兴,但是您这个高兴是有克制的,我在猜想,比如说两年之内我们的载人航天非常顺利地到达太空,并且安全返回之后,您一辈子跟这个事业打交道,那个时候您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王:那个时候可能更加高兴,现在就是当这个任务圆满完成了,非常圆满地回收了,心情是很高兴的。但是我还在想,这个任务还没有最终完成,中国人还没有上天,因而还得继续奋斗。所以,还不能沉浸在已经得到的胜利当中,重任在肩,前边的任务更加艰巨,还得准备更艰巨的任务。记者:您会怎么和你的同事庆祝一下?

  王:我们也自己想了,今天晚上大家我也刚从那边过来,我几天我们还想内部,我们欢聚一堂,好好庆祝一下,庆祝既得的胜利,也就是开始新的征程。

  记者:王总,非常感谢您,我们在这儿给您敬一杯无形的酒,祝您和您的同事们先休息一段时间,然后可能投入更繁忙的工作。谢谢。

  就在很多人为神州三号安全回家感到高兴的同时,为之工作了很多个日日夜夜的有关人员也终于可以稍时休息一下,因为在休息过后将有更繁重的工作等待他们,梦想就在前方。在明天的《时空连线》当中我们将请来中国载人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为我们解答问题,并且展望未来,敬请关注。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15秒快速订短信 精彩资讯尽在“掌”握


发表评论】【论坛首页】【短信和E-Mail推荐】【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信报:“神舟”三号昨平安到家(2002/04/02 10:48)
信报专访“神舟”三号公证员熊凌(2002/04/02 10:43)
60个蛋白质结晶样品伴“神舟”遨游太空(2002/04/02 10:30)
目击神舟三号着陆:模拟人依然笑容可掬(2002/04/02 09:49)
图文:“神州”三号飞船圆满返回(2002/04/02 09:43)
返地球四大步骤不容有差 神州四号年内发射(图)(2002/04/02 09:31)
新华网:我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次飞行试验圆满成功(2002/04/02 09:04)
“神舟三号”成功返回 返回舱近日运北京研究(2002/04/02 09:00)
“神舟三号”试验飞船发射专题


新 闻 查 询

订实用短信,获赠超大VIP邮箱、个人主页、网上相册!

新自写短信功能一流
对方手机
发送内容[最多60字]

选择闪电方式
您的手机
您的密码
索取密码  

在几十个国家地区,只要您拥有手机,就可以享受新浪短信头条新闻的方便快捷,让世界随您移动!>>快速订阅



分 类 信 息
二手电脑等你交易
:就业培训在电信
   PDA MP3精品店
   爱国者存储降价
   笔记本全线降3千
   东芝1800卖9988
:派力奥震憾价上市
   特价订房大甩卖
   万水千山总是情
:域名起价10万元
   全球连锁语言学校
:国际长途0.33元/分
:手机电池的伴侣
:全新人才招聘信息
:江铃入市争锋得胜
:世纪阳光MBA辅导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或 010-82628888-3488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