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船上天还要作公证?公证的内容是什么?昨日,记者专程来到北京市公证处,采访了曾经四次为卫星、飞船中的搭载物作公证的公证员熊凌女士。
搭载物以纪念品为主
“我们的工作其实就是为飞船中搭载的物品进行公证。”见到记者,熊女士第一句话 就解开了记者的疑问。在飞船上天之前,根据特定的重量,在飞船中要搭载一些物品,比如农作物的种子、一些菌类、国旗、军旗、区旗,还有就是各种纪念封、邮票和书画一类的物品。从1996年开始,熊女士开始给卫星、飞船中的搭载物作公证,“每次的搭载物主要都是各类的纪念品。”熊女士说。公证介入飞船搭载物上天,是有一个证明的效力,以公证书的形式证明这个东西确实上过天。
工作重点是清点和封装
熊女士告诉记者,飞船上天之前,公证员的工作主要是清点、封装搭载物品。在搭载物进舱之前,对物品进行逐一清点后,记载下每一种物品都包括哪些东西,这些东西的数量,如果是种子,就要表明每一种的重量,然后进行编号,出具公证书。物品的编号与公证书的编号都是互相对应的。清点完成后,对物品贴封条。这些工作完成后,把贴过封条的物品按要求打包,就可以封舱了。
但是飞船落地后,工作量就大了。每一件搭载物都要进行标识,就连一张邮票上也要做上标记。熊女士说,这个过程是非常烦琐而且繁重的,经常是整个公证处的工作人员要连续工作1周才能完成,“每次经过公证的邮票和纪念封就可能有上万枚,每一枚都要经过标识,出具公证书。这个工作是特别庞大的。”
熊女士说,曾经有人给公证处打过电话核实,他购买的一幅画是不是真的“坐”过飞船。甚至有外国朋友给公证处打过电话验证。
“神舟”三号搭载10公斤物品
熊女士向记者透露,这次“神舟”三号上天,搭载的物品大约10公斤重,其中的纪念品大部分用于流通和赠送。她说,飞船落地后,要以开舱时的物品为主,因为飞船搭载物品的重量是经过科学计算的,如果在封舱时物品超重,也会有一些之前被公证过的物品被临时拿出来。所以,开舱后的物品以舱内现有的物品为主。因采访时,公证工作尚未进行,所以这次搭载物品具体情况还不能透露。
熊女士还说,在她见证的四次卫星、飞船上天的经历中,她前三次都有幸亲自到现场观看,飞船升空的那一瞬间是特别壮观、宏伟的,而此时她的心情也是格外激动与自豪。信报记者 闫峥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15秒快速订短信 精彩资讯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