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M处理器笔记本最后一次大盘点(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8日 17:21 天极yesky | ||||||||||||||
健圣 2004年5月10日,Intel发布了Dothan核心的Pentium M处理器,Sonoma迅驰二代就此诞生。随着时间的推移,英特尔在今年又推出了全新的Napa平台,Yonah核心的Core Duo双核处理器表现出了惊人的性能提升,至此,奔腾M正式退下了移动王者的宝座,而后随着Core Duo的普及,奔腾M也慢慢地退居二线,在低端的入门级笔记本市场上演着一段没落的英雄挽歌。 今天,我们就来缅怀一下这位没落的英雄。 历史篇: 在谈Sonoma迅驰二代以前,我们得先回顾一下迅驰平台的历史。2003年3月12日,英特尔正式面向 笔记本电脑推出了“迅驰”(Centrino)无线移动计算技术的品牌名称(第一代迅驰处理器的核心代号为“Banias”),同时也确定了迅驰平台的组建标准:移动式处理器(CPU)、相关芯片组以及无线网络功能模块。在以前,英特尔针对移动市场的CPU仅仅是桌面型号的改良版,自从进入奔腾4时代以后,Netburst构架已经无法满足笔记本市场迫切需要的高效、节能需求,因此基于全新构架设计的Pentim-M迅驰处理器就挑起了移动领域的高效节能的大旗。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迅驰的浪潮席卷了整个笔记本市场,无论是TV、网络还是平面媒体纷纷上演迅驰广告攻势,让所有的消费者都认识了这个来自英特尔的,高性能低功耗的“移动商标”。 迅驰商标 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在移动领域的王者地位,英特尔在04年5月份推出了第二代Sonoma迅驰平台,与一代迅驰相比,Sonoma平台在架构上作了重大的升级,抛弃了PCI,全面转向PCI Express,同时可支持DDR2内存(并可支持双通道),还提供了千兆网卡、高保真音频系统、S-ATA等等关键特性的支持,连存在多年的PCMCIA接口也将得到升级换代,变成ExpressCard规格。
作为Sonoma平台最重要的组成部分,Dothan核心的奔腾M处理器便成为了大众瞩目的焦点,虽然它同样还是采用90纳米工艺、2MB二级缓存Dothan核心设计,但是在总线频率上已经从昔日400MHz提升到533MHz,这个提升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处理器在整数和浮点方面的运算能力,将笔记本性能提升到一个新标准。
在这个时代,迅驰2遭遇了一个强大的新对手,它就是来自AMD的新一代移动处理器炫龙Turion64。Turion64拥有强大的性能表现,同时还支持64位技术,因此在前瞻性上超越了奔腾M,虽然在整体性能方面Turion64还是略逊于对手,但是凭借着良好的性价比,还是在中低端主流市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1]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