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来临 揭露笔记本电脑宣传中的黑幕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6日 13:14 天极yesky | |||||||
文/冷漠 虽然这两年笔记本的价格一降再降,不过笔记本在老百姓的生活中还是属于奢侈品的范围,选购起来格外的认真。此外因为现今笔记本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无论哪个档次都有至少几十款机型号在竞争,所以厂商要想掏空消费者的钱包并不向以前那么容易。为了让消费者购买自己的产品,厂商可谓是使尽了浑身解数,甚至在宣传战中使用一些特别手法。您知道在厂商宣传大战中都有那些黑幕吗?下面为您暴光几个宣传中常见的黑幕。 同厂代工的陷阱 几年前有媒体暴光笔记本贴牌问题甚至还有专门的 “认亲会”时,各大品牌都表示与己无关并且不了解内情。而今天,很多品牌采用“认亲”方式来生产笔记本电脑似乎已经成为了公开的秘密,几乎所有的国产笔记本以及半数以上的洋本子都是这种方式生产的。同时OEM、ODM、代工、贴牌等名词也成为最流行的词语,甚至在消费者中流行着一种怪现象,凡是张口闭口都是代工、OEM的用户都被封为大侠,仿佛这些人就是真正了解笔记本生产内幕的人,事实真的如此吗?其实如今代工已经成为某些低端品牌的宣传手段之一,有不少厂商在宣传攻势中刻意透露代工内幕,向消费者暗示自己的产品与大厂有血缘关系,甚至直接标榜自己与某某品牌来自同一模具,暗示消费者自己的产品和某某机型是一模一样的机器。
大厂代工、同一模具真的能说明具有相同的品质吗?其实来自同一个工厂并不代表在同一条生产线上生产,即使在同一个生产线上生产也不表示采用同一个标准,甚至采用同一个生产标准也不能代表采用了同样的配件,所以所谓的大厂代工论毫无价值。此外模具理论也是一种误导,我们以台式机为例,难道采用同一个机箱装出来的电脑就一模一样?如此简单的道理在笔记本上却变了味道。其实就算把机器拆开放到我们面前又有多少消费者能凭借肉眼分辨出好坏,更何况能够看到机器内部的机会非常小,笔记本里面到底装的什么东西没几个人知道。在笔记本中仅仅一片主板因为用料不同就可能有上百元的价格差距,更别提屏幕、光驱、电池等诸多可以最手脚的配件了。有一个业内的朋友曾经这样和小编解释代工的质量问题“一个母亲生出来的俩孩子还不一样呢,谁又能保障两款机器是一模一样的?”。这种说法看似有些歪谬,不过回味起来意义深长啊,到底一样不一样似乎只有厂商才心知肚明。 有价无货的特殊机型 如果小编告诉您有些笔记本从诞生的那天开始就没打算卖过您会相信吗?估计您一定会问我:“不打算卖那发布它干什么啊?难道厂商在没事找事?”其实这确实是不少厂商在故意制造事件,有价没货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宣传手段。价格永远都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在同质化严重,价格战已经打到大家底线的时代,有时候只要100、200元的价差就会决定产品成败,消费者对于“降价”、“促销”等字眼非常敏感。很多厂商现在正是利用消费者的这个特点,抛出很多降价、打折之类的活动,甚至会打出一些低于成本的价格来吸引消费者。
低于成本?那厂家不是赔了吗?您别担心,小编说的是吸引消费者,并没有说是卖给消费者,打出赔本价之后只要再制造一个产品热买暂时供不应求的假象就可以了。在很多大幅度的降价活动中,经销商除了一两台样机之外几乎提不到用于零售的机器,让机器一直处于有价无货的状态虽然赔本但并不陪钱,所以厂商并没有什么损失反到是空吆喝一下就吸引了您的关注,何乐而不为呢?如今使用这种手段的厂商并不占少数,至少有1/3的大幅度降价都是空吆喝,消费者的最终结果往往是被店家那口三寸不烂只舌改变了选择,换了其他型号。至于这些有价无货的机器过些时间能不能有货就不好说了,在这种有价无货战略中有一半是厂商为未来成本下降打的提前量,等成本降下来之后就会大批量销售。另外一半就比较复杂了,或许厂商是为了清库存制造风波,也有可能发布的只是概念机,永远都没有上市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