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惠普收购康柏的局面逐渐明朗,人们对于合并的兴趣已逐渐变淡,令中国媒体最感兴趣的是,中国惠普要归谁?从南方开始,中国许多报刊都在爆炒:中国惠普总裁孙振耀将被降职,而被收购的康柏中国将入主中国新惠普。有的报刊甚至说,在世界上,惠普收购了康柏,而在中国,康柏兼并了惠普。
对这些传言,康柏、惠普都予以否认,但越否认大家的兴趣越浓,传得也越神奇。
其实在很早以前,惠普的女老板卡莉已经将新惠普的组织构架交给美国一家咨询机构去设计,现在架构已基本完成,但还没有涉及到具体人。在新惠普的领导架构中,惠普和康柏几乎是平分秋色,惠普的CEO兼总裁卡莉将出任新惠普的CEO,而康柏的CEO兼总裁卡普拉斯将出任新惠普的总裁。而在各大部门、大区的负责人中,据说也是谁的实力强便由谁来出任总裁。
如果按最基本的分析来看,出任中国新惠普总裁的可能有三个人:中国惠普总裁孙振耀,康柏大中国区总裁俞新昌,康柏中国总裁李金水。
现在已无可能的是李金水,因为不久前他已经辞去康柏中国总裁一职,其职位由俞新昌兼任。
康柏与惠普在组织结构上有一个很大的不同,那就是大中国区的设置,惠普的组织机构中没有这一个层次。
现在成了孙振耀和俞新昌两人之间的比较。他们两个人之间也是互有短长。
俞新昌之长在于他的资历,其一,他是康柏大中国区总裁兼中国区总裁,职位高于孙振耀。其二,俞新昌也是惠普出身,他曾任中国惠普的总裁,当时孙振耀还只是个部门总经理,即使他回到惠普也属于杀回马枪的性质。从资历来讲,俞新昌与孙振耀应该是60%对40%。
惠普与其他美国老牌大企业一样,本身具有特点极鲜明的企业文化,即使卡莉上任后对这个文化进行了很大的改革。但在新惠普诞生后,还需要惠普文化成为公司的主流文化,从熟悉和运用企业文化来讲,二人应该是50%对50%。
当然,中国新惠普还是以业务为主导,在这一点上,孙振耀做得要好于俞新昌,中国惠普的业务量一直是康柏中国的3倍,如果比较这一点的话,俞新昌与孙振耀应该是30%比70%。
销售—服务架构一直是IT大企业的命脉,而康柏与惠普的销售—服务架构有很大不同。孙振耀从2000年出任中国惠普总裁之后,就开始分析和改造这个架构,由于孙振耀工程师出身,又干过销售,所以这一点他极为熟悉,在他的领导下,中国惠普创立过一套从后端到前端,从市场销售到服务的整体架构。这套架构甚至引起了美国和欧洲分公司的兴趣,据说孙振耀还因此去德国讲过课。同时,孙振耀在中国惠普推出的体验经济,与中国共同成长都已经深入中国惠普的架构中。如果中国新惠普沿用中国惠普的销售—服务架构,那么,中国新惠普的总裁就应该是孙振耀无疑了。俞新昌与孙振耀此次之比应该是0%比100%。
综合以上各项指标,如果没有任何加权,各项分值相等来看,孙振耀出任中国新惠普总裁的可能应该有七成,如果看到孙振耀在较重要的几项领先,那么他的可能性应该超过七成。
另外,以俞新昌的资历而言,在这次合并中,应该能到新惠普亚太区供职,从这一点看,孙振耀出任中国新惠普第一任总裁的可能性就又加了一成。(熊熊)
-孙振耀简历:
1982年,孙振耀先生大学毕业后,进入惠普台湾公司,以普通工程师的身份开启了他捆绑在IT上的人生。孙振耀先生从业务代表做起,经过分公司经理的职位,到1990年,他成为了惠普台湾公司计算机业务的负责人。1991年,孙振耀先生跨过海峡,出任中国惠普计算机系统事业部总经理。之后,由于他所负责的惠普业务连年大幅度增长及与国内客户的合作不断深入,1995年他被晋升为中国惠普副总裁,并继续兼任计算机系统部的总经理,2000年至今任中国惠普公司总裁。
-俞新昌简历:
祖籍浙江的俞新昌博士在伊利诺斯大学获得了计算机博士学位。1973年在美国加入霍尼韦尔公司,此后十余年中先后被派驻中国内地、香港及台湾地区;1980年,他以中美贸易促进代表团的主要负责人身份,参加了自1979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后首次在华举办的美国经济贸易展览会。1987年至1992年,俞新昌博士在北京担任中国惠普公司的总裁兼总经理,在他任职期间,中国惠普公司连续六年荣获中国十佳合资企业的荣誉;在加盟康柏之前,他是北方电讯(中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执行总裁;1997年7月,俞新昌博士被任命为康柏电脑公司大中国区总裁,全面负责康柏在中国内地、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业务。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15秒快速订短信 精彩资讯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