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松动迹象
2000年网络股风暴直接引发的上市公司触网热潮,至今年2月中旬国内网络股见顶以后,最终出现狂热后的喘息。据去年4月的统计,宣布“触网”的上市公司已占到上市公司总比重的18.6%,股价一路疯涨,而近来新宣布触网的上市公司数量极少,甚至不断传来撤消对网络的投资的消息。
在目前中国网络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情况下,带宽无疑是网络经济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宽带将会给网络经济的发展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投资机遇。
按照比较权威的解释,只要高于56kbit/s的上网速度一概称之为“宽带”,但是一般意义上的宽带网络还是指传输速度超过100 kbit/s的传输网络。目前比较流行的宽带接入方式主要有ISDN、CABLE MODEM、XDSL等。近年来,继网通宽带高速互联网开通后,国内其他电信运营商如中国电信、联通、广电等也加紧了宽带骨干网的建设;另外,城域网建设将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广电系统的有线电视网在这方面极具优势。
但是长期以来,政策界限一直是这一领域的发展“瓶颈”,特别是去年国务院82号文件出台后,这方面的投资状况一度比较混乱(详见《财经》2000年10月号),投资方面面临着很大的风险。进入2001年特别是从目前态势来看,政策面已经出现某些缓和的迹象,上市公司投资有线网络的势头又开始升温。如中信国安和青鸟天桥近期不断发布公告,扩大在各地有线网络公司的投资;此外,很多有线电视网络被两三家企业争夺也并不鲜见,相关谈判的价格不断抬高。随着国内第一家有线网络上市公司北京歌华最近上市,原有的关于“有线网络公司不能上市”的政策性规定事实上已经松动。
进军宽带网络社区
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广电网络一直被习惯地看为“宽带”概念的主要代表,但它毕竟只是宽带网络的一部分。宽带网络产业应当是一个涵盖范围很广的领域,它至少包括以下方面:宽带骨干网、城域网、社区宽带网的建设,宽带网络设备的生产和制造,宽带网络软件的生产,宽带网站(VOD点播中心、网络会议中心等)的运营等。国内那种仅仅把宽带理解为“有线网”的观点无疑是片面的。
据资料统计,目前国内已经有17家上市公司进军宽带网络产业,其中投资社区宽带网络建设的上市公司就有9家。比较有实力的宽带网络运营商主要是长城电脑、深科技,以及在香港上市的长城科技联合投资组建的长城宽带网络公司(长宽)。长宽在各地重拳出击,目前已经拥有800万签约用户,在建工程100万户,已经完工开通30万户,成为国内第一宽带网络社区运营商。另外,聚友集团在这个领域也是领头羊之一。作为上市公司,聚友网络主要业务集中于西南地区,发展的宽带社区网络用户已经签约8万户。其他上市公司大都投资于与当地的电信部门,或者与房地产公司合作建设当地的宽带社区网络,基本上应该归为中小社区网络运营商,签约用户大都不到1万户。
从目前上市公司投资宽带网络社区的方式来看,主要是投资成立宽带网络公司,然后与各地的小区物业管理公司谈判,建设当地社区的宽带网络。其中的主要支出包括铺设线路(每户的成本大约2000元),以及经营和维护人员的工资等;收入来源与有线网络类似,主要包括用户的初装费(如深圳为每户800元左右)、每月的信息流量收费(每户平均在150元左右)。由于用户竞争日渐激烈,有些运营商免费建设宽带网络,甚至开始许诺与物业公司分享服务收入。
如果仅从简单的收支状况来看,目前的社区宽带网络运营商无疑是亏损的:初装费低于铺设和维护成本,每月的信息流量收费基本上被电信拿走,而VOD点播、网络教育、网络炒股等目前还处于开发阶段,用户远未形成规模,难以成为稳定收入来源。事实上,这正是社区宽带网络建设与有线网络的区别所在:有线网络回收投资是基本可以保证的,且将来的运营肯定会有盈利;而社区宽带网络的建设时期自然是亏损的,运营多长时间能收回投资甚至获取利润非常难以预料。
因此分析人士认为,尽管社区宽带网络与网站运营相比毕竟属于网络基础建设,还是有现实收入的,这与ICP、电子商务有很大差别,但总体上看这项业务似乎更适合于风险投资,上市公司投资这个领域似乎不太合适。不过,像长宽这种资金实力雄厚、有一个完整的宽带产业链的计划的公司应该很有竞争力,可能先期抢占市场,赢利甚至可以推迟至5年以后。而许多上市公司投资的中小运营商缺乏雄厚的资金实力,难以形成用户规模,而没有规模也难以摊低成本,赢利更加困难。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房地产类上市公司也在进入这个行业,如陆家嘴、首创等。房地产开发商一般资金实力比较雄厚,而且作为房地产商,建设宽带网络社区可谓轻车熟路,且省去了与物业公司谈判这一步骤,经营前景似乎比一些中小宽带网络运营商光明。但他们也同样面临着投资回收问题,而且与IT企业相比,这些企业缺乏宽带网络运作的经验,这也是制约因素之一。
关注成长性
总的来看,上市公司投资宽带社区网络在两年内恐怕难以获取较大利润,而且由于先期投入很大,对公司的业绩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这个投资领域的成长性还是非常看好的:目前全国大中型城市的社区数超过20万个(800户以上),已经开通宽带网络社区不超过15家;目前开展的主要业务还仅仅是接入互联网,普遍看好的VOD、网络教育、网上炒股等还没有大面积推广。如果宽带网络社区内容更加丰富,吸引更多的用户,市场潜力仍然很大。
此外,一些上市公司还在向宽带网络产业的其他领域进军。如广州控股利用自己独特的“政策优势”,成为广州城域宽带网惟一的建设者。该网络属于专营,且与多家电信通讯运营商签署了将来可能的租用协议。
在相当广阔的宽带网络设备市场,现实收益远远超过了宽带网络社区的建设和运营,几家相关的上市公司还是非常具有竞争力的。如圣方科技在成功借壳上市后,将配股募集资金投资设立北京宽频网络研究中心,公司目前生产的圣方“CATV宽带增值网络系统”已在大庆和黄山市首先开通,并有多家电视台要求合作,该项产品的销售已经逐步成为上市公司首要的利润来源;上海科技收购的南京斯威特数据图文有限公司生产的VOD系统主要销售给宽带社区,所占市场份额也较大;甬成功和大显各自选择了一家国外著名厂商合作生产CABLE MODEM,尽管目前宽带社区网络建设仍然是通过电信IP光纤,但未来CABLE MODEM的市场前景不能小视,如果广电网络获数据传输牌照,其本身具有的内容和入户网络优势将对宽带网络市场产生强有力的冲击,而这些设备厂商自然也会从中获利。
随着宽带网带宽和规模的不断扩展,宽带网络软件市场自然也会兴旺起来。天大天财投资组建宽带网络软件公司的决策应该是很有前瞻性的,国内其他一些软件类上市公司也势必将会逐步进入这个投资领域。(厉建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