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专稿】今年伊始,宽带上网的竞争已趋于白热化。作为市场挑战者,以宽带IP技术和具有“最后1公里”宽带接入优势为特征的中国有线电视网(广电网)全面介入宽带网市场,与传统运营商中国电信展开了市场争夺战……
一、目前的宽带市场格局
面对互联网增长的强劲势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计划,速率达2.5Gbps的美国Internet2(高速校园网)和美国政府主持的“下一代因特网”(简称NGI)。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也不甘落后,新加坡提出了“智慧岛”计划(即新加坡一号网)。信息化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标准。
如何建设这条“高速公路”呢?信息业的老大——中国电信,具有雄厚的实力,完善的骨干网,统一的体制,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在互联网市场的领域内已领跑在前。无奈目前基于双绞线入户的宽带技术不是速率不够,就是价格昂贵,“最后1公里”的瓶颈,使中国电信进入高速多媒体通信基础网的扩张步伐大大减缓,老牌电信面临巨大的挑战。
挑战者,就是IP over DWDM技术(基于IP的密集波分复用光纤通信技术)与HFC网(光纤同轴混合网)的结合。从技术适用性的角度来看,效益是决定技术取向的关键。运行以IP为基础的综合数据通信业务,可以比传统通信体制低得多的成本提供更高的传输速率、更快的交换速度,因此IP技术和具有“最后1公里”宽带接入优势的有线电视网结合无疑是建立低成本“高速多媒体通信基础网”的最佳选择,也是有线电视网物尽其用,寻求更大发展空间的必然考虑。这既是市场驱动下的网络技术进步,又是技术进步开拓出的新领域。
至今,联接14省(市)的广电专用光缆骨干网已联通。基于有线电视网由新组建的中国网通公司负责建设的“高速互联网”示范工程也进入了实质性运营阶段,这一切标志着垄断已被打破,中国有线电视网已闯入了高速电信基础网建设和运营的队伍,“三网融通”、各方角逐的新格局已经出现。
二、为切入市场,广电网进行了战略重组,苦练内功,加强技术研讨。
1999年,信息业的改革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分解中国电信,对中国联通进行整合式重组,对中国有线电视进行产业化改造。组建中国有线电视网集团公司及中国国际网络通信公司。
改革不断深入,各种势力、各种思想激烈交锋。也许是人们的目光都集中到热闹有加的电信身上了,广电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没有那么令人瞩目。其实与老牌电信相比,广电的这些变化正在酝酿着“一种更大的可能”。
1、采用最先进的宽带IP技术加速建网、联网和改造
美国政府主持的下一代因特网计划和正在实施的Internet2计划已经确定以宽带IP网为基础。采用IP over DWDM技术,用基于IP协议的分组交换技术取代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可以说,IP网络已成为现代高速信息公路的统一平台,IP over DWDM/Optical技术似乎已成为未来发展宽带统一网络不可逆转的趋势。
为此,中国科学院建议安排“中国高速互联网”示范工程,骨干网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密集波分复用光纤通讯技术(DWDM)与吉(太)位线速路由交换技术,用光学的波分复用网络,取代SDH时分复用网络;用吉(太)位线速路由器取代复杂昂贵的复用和交叉互连设备。将DWDM设备与吉(太)位路由设备直接相连进行路由交换,使IP直接跑在光纤上,形成十分简单统一的全光学纯IP的网络结构,即IP/DWDM方案。网络租用广电专用的光纤骨干网为基础,铁道部的光缆为衔接和补充。建设我国第一个全光学纯IP高速宽带骨干传输网,使我国的互联网建设跨越低速网发展阶段,直接进入“高速互联网”发展时代,实现跳跃式发展。
目前,中国国际网络通信公司联合中国科学院、广电总局并邀请了世界著名的网络测试专家,进行了IP/DWDM的实验室内测试和室外现场试验测试工作,并实地模拟了北京、上海、广州等10个城市组成的IP/DWDM骨干试验测试网络,成功地进行了对电话、数据、IP/TV、电视广播业务的综合承载演示。而且基于IP/DWDM的全光学纯IP骨干网对外具有开放的、灵活的多种类型接口,适于各种网络的接入,因此,具有极强的拓展新业务能力,是极具增值潜力的网络。试验和测试表明,IP/DWDM方案是可行的。
作为“高速互联网”的核心网络——广电专用光纤骨干网,自然必须用IP over DWDM来架构。能充分挖掘光纤潜力的波分复用技术与吉(太)位线速路由交换机结合产生的全光学纯IP光纤网,能上百倍地提高骨干网络带宽,成十倍地降低网络建设和运营的成本;又由于波分复用技术与信号速率及调制方式无关,因此它可使不同容量、不同速率的光纤系统以及数字和模拟信号不经接口变换就能在一起传输,很方便引入宽带多媒体业务,使现有的光纤设施能迅速而经济地适应高速多媒体信息传输的需要。所以,DWDM技术及千兆路由交换技术被越来越多的网络系统所青睐。
各省广电专用光缆干线网,为配合“高速互联网”的发展,采用IP/DWDM方案来统一网络将是趋势所致。因为省去ATM/SDH设备,在光纤上直接用SDH帧封装或千兆以太网帧格式传输IP数据包,可以大大降低宽带网络的建设和运营成本,同时可提供更高的传输速率(几Gbps到几百Gbps)、更快的交换速度(千兆到兆兆bps),且纯IP网络具有升级技术简单、成本低的特点。因此采用IP/DWDM方案,将是最具增值潜力的网络可持续发展方案。
目前许多省干线网由于建设早,大多采用SDH的STM 16技术设计(如江西、江苏等),广东也建成了连接21个地市的SDH网。
城域网的改造,可分为城域干线网的改造和接入网的改造。城域干线网配合国际网络发展趋势,保护投资,广电网倾向直接选用IP/DWDM方案。当然,目前DWDM设备价格较高,在中小城市干线网距离较短时,性价比的优势不明显。因此,各地选用什么技术可根据自己的特点去比较。如大连有线电视城域网选用的是IP over SDH技术。城域网设置有两个交换中心(北京街、中山广场),使用2台千兆交换路由器GSR12008,(两间交换中心传输速率达622Mbps),GSR12008使用POS卡可与SDH联网,直接连接7500路由器,使用ATM卡可与ATM网联网。可见网络具有丰富接口功能,既可提供各种局域网接口,又可提供各种ATM的数据服务和传统的帧中继和x.25等服务。整个网络根据多媒体通信的需要而建设,全网使用TCP/IP协议为统一平台。
在接入网的改造方面,大连有线电视网采用了MCNS标准,也就是ITU TJ.112建议的DOCSIS接口规范的Cable Modem系统。这个系统基于IP协议可良好地支持多媒体业务。下行到用户的速率达10Mbps,用户上行速率可达320Kbps~10Mbps,使用户通信速率提高到局域网水平。可提供快速以太网接口及多种局域网接口,使大连有线电视网形成一个完整的高速多媒体网。
广电总局网络中心网络工程处主任方宏一从另一个角度讲了接入介质改造问题:“最后一公里改造的问题,我们也有了突破,用户分配端的设备已经研究出来,每户人家大概是10兆比特数据流的出口,接入费用为初装费200元,年费几百元钱。”
在采用先进技术的同时,从1996年开始,广电总局在全国范围内明显加快了光纤网络的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级建设工作。到目前为止,全国广电专用光纤干线网已联通。全国网南北向沿京广线和海岸线在广东汇合成一个大环路,沿浙赣线及安徽省建两条东西方向通道,从而形成“目”字形的全国广电光纤干线网。广电总局张海涛副局长说:广电专用光纤干线网1999年底可全部开通使用。
各省(市)地方光纤干线网的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山东、浙江等10余省(市)基本建成了全省(市)范围的有线电视光纤传输干线网,形成了以省(市)为龙头的有线电视网络。
总之,一个世界最大的宽带高速多媒体通信基础网,已呼之欲出。专家判断:程控交换机和双绞线的窄带网络还有10年的寿命,宽带IP网大行其道,只是3~5年的事情,这是一次互不衔接的“革命”。可见信息技术的进步已到了令人震撼的程度,随时有出其不意的因素,促成难以预料的变化。
2、加紧体制改造与建设,抓住机遇,积极拓展业务占领市场
有线电视网的一大劣势是体制,有系无统,无法发挥本应发挥出来的巨大作用。因此,如何整合分立零散的大小网络则是目前的一项艰巨任务。广电总局的思路是:全国联网,网络独立发展,规模化营运,股份化联合,充分发挥新技术的威力,尽早建设好一个以有线电视网为基础的“高速多媒体通信基础网”。
1999年3月,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中心宣布组建中国有线电视网集团公司,几乎同时,传出由中科院牵头,连同广电总局、铁道部、上海市共4家各出资25%共3亿资金,组建中国国际网络通信公司,利用广电与铁路系统的光纤,采用IP/DWDM方案,在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南京、福州、武汉、深圳、杭州、济南、厦门、石家庄、郑州、长沙、徐州等15个城市进行“高速互联网”示范工程的建设。
这两大公司的组建及1999年组建的中国有线电视网集团公司各省分公司,正是对整个有线电视网的独立运营、规模运营作的体制改造及建设,也是为将来建设以有线电视网为基础的高速多媒体通信基础网与中国电信展开全面竞争作的准备。
广电总局是让各地有线台凭借广电网的技术优势,在各自的需求和实际能力的范围内以先进技术的高效益为导向,尽量开展现阶段可以做的增值业务,尽快扩充实力,占领市场,构建起第二电信基础网,以抵御加入WTO外资进入电信市场(加入关贸不要求我国开放有线电视市场)形成的强大资金、技术优势。并防止外资摄取电信业垄断性高额利润。
而且,打破电信垄断,分强合弱,引入竞争机制,这既符合国家利益,也有利于技术进步,社会发展,更是广电寻求新的发展空间的难得机遇。根据事态的发展,不难明确的就是以有线电视网为基础的高速多媒体通信基础网建设正在加紧体制、技术的改造和业务的拓展,不久即会摆脱目前云遮雾绕的状态,展现在人们面前,山雨已来,怎一个“急”字了得。
三、广电网的市场演义。
构筑信息高速公路的三大环节是:信息源、传输网及用户终端设备。目前传输网络的主要技术问题都已突破了,网络也联通了,用户终端设备也已研制出来了,清华永新公司开发的基于有线电视网的外交互式多媒体数字、数据广播系统也在青岛等有线电视台应用成功。下一步应着手解决的问题则是网络赖以生存的血液——信息源。
广电的业务一般可分为:基本业务、扩展业务、增值业务三大类。基本业务:指广播式的电视节目如中央一台等。扩展业务:指公共广播电视的扩展部分如图文电视、数据广播等。增值业务:指交互式数字、数据多媒体业务,如视频点播等。
一般有线电视台几十套模拟电视节目,只占用了1/3带宽资源,还有2/3带宽闲置,可搞扩展业务、增值业务。为此可在有线电视网上搭建2个信息平台。一个是模拟平台(传广电的几十套电视节目等);一个是数字平台(传交互数字信息,数据广播服务等)。如北京有线电视光纤网就是这样构建的。该网建成后,北京人除能获得四、五十套电视节目外,还将得到网络提供的各种社会服务,甚至连家庭查表(水、电、气表)、安全报警等,都可在网上运作,享受所谓的网上社会生活,如网上教学、网上会诊、网上购物、网上办公、网上炒股、网上银行等,人们将步入一个网络文化时代,网络像东方冉冉升起的朝阳,开始普照我们的生活、工作。
目前,模拟的电视节目信息源基本没问题,需要丰富的是数字平台的信息源,这只有借助各媒体的力量了。而就各地有线网的现状看,投入最小、最适合搞的是数据广播服务。它无须对现有有线网进行改造,只要有线电视台安装多媒体数据广播系统播放装置,用户在计算机上安装接收卡(约880元)即可,基于有线网的数据广播服务,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李幼平研究员曾提出构筑“第五传媒”的思想:利用有线电视网络非凡的下行传输能力,足以使单向数字广播系统成为一种公共传媒。它可以推送巨量的信息资源,实现个性化按需服务。且没有信道拥塞,现有的四种传媒(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都可利用它来作为低成本发行手段。只要能将众多媒体汇聚到以有线电视网为基础的“第五传媒”中来,采用“先广播,再存储”的传播方式服务于用户,信息源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如何去吸引现有的报刊、广播、电视、网站、大学、科研机构加盟“第五传媒”呢?关键是将网络经营与服务运作分开,并充分保持原主体的独立性、自主性。以一种传媒包打天下的做法,往往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也是某些有线电视台拓展业务时,全面出击,服务能力却跟不上,提供不了一流的信息源和服务,最终就吸引不了用户,造成滚动发展资金不足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的原因。况且有线电视原本也不是一种完整的公众媒体,它只是吸收了电视、广播等媒体的加盟,因此建立在有线电视网基础上的“第五传媒”也不应该是一种完整的公众传媒,它只是一个巨大的推送平台,一个接口规范宽松的开放式基础设施和低成本的发行手段。其发行成本几乎同用户数无关,但经济回报却同用户数成正比。传统的媒体及各大学、医疗机构,增添这种发行手段后,只要充分发挥各自在本领域的优势,经营策略得当,就不难得到好的经济回报从而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各媒体、机构在第五传媒中的独立性,是以独享子信道作技术保证的。清华永新开发的数据广播系统是将每一个8MHz的模拟带宽的PAL制频道分成4个数字子信道,每一子信道速率达2Mbps,加盟媒体只要向有线电视网租用一条子信道等于就得到一条24小时无间隙,无交换工作,是电话线接收速率近百倍的直接连接千家万户的下载专线。各订户也等于得到一条高速多媒体信息通道。
目前,广电的增值业务还处在市场培育阶段,广电网需要做的是将大量的经过组织优化的信息,推向用户,让用户以低廉的价格体会到上网的好处,随着观众的增加,才能出现规模效益,进入更高阶段的发展,如高速互联网服务。(黄勋敬 谷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