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宽带生活亦近亦远”。汪延的宽带生活始于2年前。这位新浪中国区总经理不是“在家办公族”,但他住在北京某被称为“SOHO”的小区。这个小区199人共用2M的带宽,特别是在别人上班后独享很是奢侈。除了生活,汪延说自己的工作也“宽带”多了。据汪延介绍,新浪已经对办公楼的电话、电源和通风等基础设施进行了改进,目前的带宽已经达到了5M。
可是,“宽带也不一定快。”汪延说,“宽带也许只是在社区局域网里快,你要是去上互联网就会遇到堵塞的情况。而且,在办公室里几百个人共用5M的带宽,速度也会下降。”这也许是目前宽带存在的问题,汪延皱了皱眉头,“应该说现在宽带上的大部分内容和原来窄带上的内容没什么区别。而且现在的带宽似乎只表现在上网速度上。”“我会听一些英文和法文的在线广播,家人会玩一些联网游戏,”汪延强调说,“我觉得大家需要走出的一个误区是,一提到宽带就是VOD视频点播。”“现在最关键的是我作为一个用户,我需求的是什么。如果我想看电影的话,绝对不会在小区的网上影库里看,因为这涉及到一个版权的问题。我也不会通过手机的液晶屏幕上看,我会在我们家的电视屏幕上看,用DVD看。我们必须弄清技术向前发展和市场的需求两者之间是否相符。”
汪延认为的另一个误区是带宽了以后内容会稀缺,“这是路上跑什么车的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车已经多的走不了了,即便宽带接入了以后,大家也不会觉得空空荡荡的。应该是看的更多,更快,更好。”“那么,宽带与窄带相比是贵了,还是便宜了呢?”当被问及这个问题时,汪延一脸轻松,现在包月制,一个月100元左右已经很便宜,“我们刚搬进来的时候,完全都是拨号上网,你可以想象这需要有多少个MODEM,多少条电话线,而且又慢又贵。”汪延坚信宽带不是比窄带贵的东西。
对与业界提出的不能单纯依靠广告来支撑内容提供商的说法,汪延说:“我觉得这又是一个误区,这个观点本身就不一定对。广告完全可以支撑很大一部分,关键是看怎么来运做。今天的新浪网每天至少有500万的浏览,国内比较好的报纸才有100万的发行量,他们的广告可以达到七八亿,我们的营业额去年还不到2亿,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发展。”“而且,是不是只有到了宽带上我们才可以收费,这也是误区,窄带上也可以收费。”汪延认为,今天WAP手机还算是窄带,它完全可以和中国移动的梦网计划之间形成收费,来提供收费的信息。是否能收费是用户的习惯问题和带宽窄没有关系。
尽管汪延形容自己的宽带生活很幸福,但同时他也忍不住指出了种种现时存在的误区。(《数字青年》程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