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认为,在技术研发与产品有效市场化之间形成良性循环,是国产品牌手机面临的新课题。
晨报讯(记者刘书) 信息产业部在“移动通信专项实施情况汇报展”上透露的信息证明,我国不但已基本掌握了GSM移动通信手机核心协议软件技术,GSM手机核心芯片(基带芯片)的研制开发亦取得了相当进展。但这些“芯”跳声在市场上却少有体现。
业内人士提出,国产品牌手机在技术层面的突破,亟待在现实的产品市场上有所反映。在这个汇报展上透露的最关键信息,是国产品牌手机的技术研发水平究竟到了什么程度。来自宁波波导、厦华、海尔、TCL、康佳、中国科健、东方通信等11家企业的100多款最新国产品牌手机集体亮相,这是国产品牌手机厂商两年来卧薪尝胆在核心技术领域里的重大突破。
信息产业部称,国内企业普遍达到了采用国外著名半导体芯片企业(如TI、LUCENT、ADI)的GSM芯片全部解决方案的基础上,能够独立进行手机结构设计、人机界面设计和解决大批量生产工艺问题并能批量上市。但来自市场的信息却没有汇报展上这般乐观。
据记者在市场上观察,国产品牌手机研制出的核心技术还没有被应用到产品上,国产品牌手机的价格也因此一直未能有效降低。业内人士认为,在技术研发与产品有效市场化之间形成良性循环,是国产品牌手机面临的新课题。
按照“十五”规划,到2005年,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数将达到2.6亿至2.9亿,平均增长速度为26%,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规模和最有增长潜力的移动通信市场。国产品牌手机必须抓住时机有所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