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号文件会不会使电信资费下降趋势出现拐点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3日 11:15 通信信息报 | |||||||||
导读:发改委和信产部联合发布204号文件将电信资费监管推到浪尖潮头,电信资费下降趋势是否会出现拐点,是消费者关心、业界讨论的热点话题。客观地分析,204号文件着眼于电信产业可持续发展,保障消费者的长远利益,试图在社会(公民)福利与企业经济效益找到一个平衡点。因此,电信资费下降趋势不会改变。 本报记者 余京丰
六月的骄阳似火,犹如这季节的征候,电信市场同样也热火朝天。6月下旬,发改委和信产部联合向六大运营商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电信资费监管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204号文件)。文件称:未经监管部门审批或备案的电信资费标准,各级电信企业不得擅自宣传和实施要求。业界人士纷纷预测,这表明电信资费监管力度将进一步加强。然而也有人认为,两个部委联合下发的文件有越权之嫌,并且违背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究竟电信资费是否将因此而停止下降甚至升高,成为消费者热切关心、业界深入讨论的热点问题。 电信资费价格战愈演愈烈,影响到电信运营企业的良性发展和公众通信福利水平的稳定提高,亟待电信监管。 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降价已成为电信市场一种趋势,价格战的出现也就理所当然。电信业战略重组之后,各大运营商开始了向市场的平衡过渡,各大运营商的资费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有一个上下限的自由浮动,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消费者。 然而,由于电信业是基础产业,具有特殊性,不可能实现完全放任的自由竞争,而应该是政府监管之下的竞争市场。而且,电信业关系到国计民生,与每一个公民息息相关,如果电信资费太高,用户的社会福利就少,使用户权益受损;如果电信资费太低,企业的利润就少,必须由国家出钱来支持,严重的会造成电信企业亏损,甚至破产,使整个社会系统瘫痪。因此,电信资费必须在企业效益和社会福利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就需要政府的有效监管,而不是放任自流。 从国内电信市场秩序看,移动通信的价格战屡禁不止,资费混乱,同业排挤打压现象突出;市场价格竞争愈演愈烈,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恶性竞争事件时有发生,行业平均盈利能力锐减,从而影响电信运营企业的良性发展和公众通信福利水平的提高。 据《人民日报》报道,在海南,海南联通推出的100元包1500分钟,不要基本月租费,每分钟通话费用只有0.067元,比固定电话还要便宜,除去网间结算、运营成本、税务等费用,其收入呈负增长。 又据报道,去年12月份,广东移动针对联通CDMA网络开展“冬雷行动”,即安排专业人员对CDMA网络中话费排名前10%的用户登门造访等形式,采用对CDMA用户赠送价值相当手机,要求其必须在三个月内进行销户的不正当竞争策略,对联通用户CDMA手机和UIM卡进行收购。 如此行为,该不该监管?要不要制止?答案是肯定的。 电信市场的恶性价格战已严重影响消费者的电信福利,再放任的话,其后果可想而知。适度监管,严禁恶性竞争,对消费者来说有益无害。这一点,我们的监管部门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恶性竞争为何屡禁不止?关键是监管滞后于市场,力度不够“硬性”。 204号文件应运而生,显示了监管部门对于电信市场的价格战高度重视。据《南方周末》报道,有消息人士透露,204号文件要求各地通信管理局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防止电信且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低于成本地进行不正当竞争,防止主导企业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破坏电信市场的有效竞争格局和秩序,形成新的市场垄断,乃至损害消费者的长远利益。 204号文件出发点是为了让消费者得到长期、稳定增长的实惠,不会使电信资费下降趋势出现拐点。 电信资费下降趋势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规律,从204号文件可以看出,监管部门只是规范竞争,有效地减少电信市场排他性、低于成本的恶性价格战,并促使运营商不仅仅只专注于打价格战,更多地去研发新技术,提高服务质量,而不是制止有利于消费者的价格战。 过去,由于运营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抢夺客户资源,而不是真正从用户的利益角度去降低资费,其失衡的市场心态最终的受害者是用户。 其一,恶性价格战造成服务的不均衡。移动价格战更多是排他性的市场手段,以招徕客户和打击对手为目的,主要是针对新用户的优惠措施。从而影响了普遍服务,使一部分人与电信服务无缘。 其二,恶性价格战还会导致企业对消费者的承诺不能兑现。当前,运营商在推出的很多优惠措施和“套餐”都是私自的行为,一旦被监管部门叫停,许多优惠随即消失。去年重庆联通单向收费用户即是先例。 其三,运营商在资费市场上大打价格战,在服务方面往往关注不足,造成消费者的屡屡投诉,在中消协在七月底公布的“霸王条例”中,移动运营业居多。 其四,恶性价格战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不法行为,造成互联互通障碍。如电信网络的“联而不通”、“通而不畅”,甚至出现砍电缆的恶性事件。 恶性价格战已成为危及电信业可持续发展保障,消费者电信福利的最大威胁。204号文件正从电信业可持续发展和消费者长远的利益出发,加强市场监管,增强运营商的责任意识,维护正当市场竞争,防止恶性竞争手段,保护消费者长远利益。由此可见,它不仅是市场的维护者,更是市场的促进者。 因此说,204号文件主要在于约束运营商,增强运营商的责任意识,更好地服务消费者,而不是终止电信资费下降趋势。 204号文件关键在于执行,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消费者都需要积极地面对。 尽管电信资费降价是技术和规模经济发展的必然,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福利,但无规矩不成方圆,电信资费的混乱局面应该制止。此次,发改委和信息产业部联合发文,正说明监管部门已经高度重视资费监管。 政府监管的执行力将受到考验。按照204号文件的规定和原则,电信监管部门承担的任务陡然加重,对监管部门的执行力是一种考验。而早在此前,各地的变相单向收费出台之后,一些监管部门也随即做出了反应,相继发出了禁令,但却收效甚微。204号文件能否切实落实受到关注。 电信企业亟待提升服务水平。价格战只是市场竞争的最初手段,要抓住用户关键在于提高服务质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始终保持差异化竞争优势。采取新的战略和技术,改善服务质量,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才是运营商的根本出路。 消费者需要正确看待资费监管“变紧”。204号文件对于电信资费监管似“紧”实“松”,能够有效地制止恶性价格战,为电信市场营造一个好的竞争氛围,而运营商之间的正当价格战,只需要报批即可实施,如此,消费者的电信福利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保障,享受到更多降价带来的实惠。 总之,对资费监管并不意味着电信资费将停止下降甚至有所提升,监管只会带来更多的理性、公平,为电信市场营造更好的竞争和消费环境。如何在社会(公民)福利与企业经济效益找到一个平衡点,仍将是今后我国电信市场必须解决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