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 本月,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12365”投诉举报中心接到投诉919件,举报73件,共受理产品质量申诉、咨询919件,比上月664件增加38%,产品涉及金额138万元,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68万元。据了解,本月排在第一位的被投诉产品依然是手机及电池。这不禁让人感到奇怪:手机11月15日就实行“三包”了,可为何投诉依然居高不下呢?
为此,记者采访了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12365”投诉举报中心。这里的张先生告诉 记者,手机投诉依然多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消费者拿旧手机套新规定。手机“三包”规定要求11月15日以后买的手机才可以享受“三包”,但是很多消费者没有看清规定,拿11月15日前的手机找到商家要求“三包”,商家按规定不予退换而引起纠纷。二是商家仍然沿用以前的做法,在退换商品前要求顾客到厂家的维修中心检测。“三包”规定7日内购买的手机发现问题可以更换,但是经营者因不能判断消费者拿来的手机是人为破坏还是自身问题,只好按以前的做法要求消费者到生产厂家检测。但这种做法不符合“三包”规定,因此引起消费者投诉。三是很多消费者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有些消费者不能及时发现问题,或是发现问题了没有及时处理,超过了“三包”规定中包退、包换的时间,这样商家不予退换而引起消费者投诉举报。
在这里张先生提醒消费者,手机“三包”维护了消费者的权益,但是消费者也要按规定享受权利。消费者在使用新手机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然后把所有的功能试用一遍,发现问题要及时找到商家解决,否则超过“三包”规定时限,行政部门不能支持消费者,投诉也解决不了问题。(马小森)
清醒看世界 评2001年十大新闻赢掌上电脑MP3大奖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订实用短信,获赠超大VIP邮箱、个人主页、网上相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