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开森
11月3日,联想集团在几大网站发布了一个紧急声明———“联想集团近期正在进行人员优化工作”。这条新闻,将联想在本周内启动的人员内部调整方案首次公布。记者一周来追踪联想调整工程,也得到了首次回应。
联想称:联想集团此次进行人员优化,整体比例是5%,但每个部门的所占比例有所不同,其中FM365的比例为30%。有联想内部员工说,这一次是实实在在感受到了联想转型的痛苦。
联想此次人员调整采用的是外资企业解聘制,在薪酬补贴、再求职培训、社保等方面的补救工作都做到了位,不致于引发法律诉讼。这反映了联想的人力资源体系的完备性。
联想宣布向互联网转型后1年多才成立的FM365网站,一直成为联想举棋不定的布局。今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联想大约为此花掉1亿元。5个月前,联想与AOL-时代华纳宣布成立一家信息服务业的合资公司,有消息评论,联想与AOL-时代华纳组建新的合资公司最为划算的一笔是由AOL-时代华纳摊销了FM365一半的营运花销。
此次FM365裁员人数大约占总人数的30%,有一部分是直接离开联想,另一部分人被调整到联想的其他部门。留下来的人员正在为新公司做准备。而新公司人选的首要条件是外语能力和专业素质。
10月底,联想一年一度的“高校之旅”照常展开,这是联想在北京、西安、合肥、哈尔滨、大连、南京、杭州等全国各地高校募集人才的“著名”行动。
作出裁员的决定十分艰难,需要非常大的勇气。在10月底公司高层秘密参加的“半年总结会”上,杨元庆还是果敢地作出了这个决定。同时,联想内部的组织结构也进行了调整:原来公司的市场链是单独的,现在市场部门根据业务类型划分到各个业务群组当中去。据说,这是为了提高运营效率,防治“大企业病”。
P4降价液晶涨价?
据可靠的消息渠道透露,周一(11月5日)联想将在PC市场掀起新一轮价格战。出乎业界意料的是,联想将把液晶显示器全线涨价300元至500元,其理由是液晶面板将全线上涨。而来自其他渠道的消息证实,液晶显示器涨价的价格联盟正在形成,但各方是否能够达成一致行动,其中变数还难以预测。
2001年,在中国PC厂商大打价格战的同时,两大CPU龙头企业英特尔公司和高级微设备公司(AMD)一直没有停止相互叫板。在AMD的压力下,英特尔自在去年11月20日奔腾4正式发布以来,有记录在案的降价行动已经进行了5次之多,超过了以往的惯例。
10月28日,芯片界老大英特尔又将部分奔腾4和奔腾3芯片价格降低近30%。其中,旗舰产品、运行速度为2G的奔腾4芯片的官方批发价格从562美元降至约401美元,降幅高达29%。这次芯片降价涉及到英特尔公司50多种芯片产品中的10种。
10月29日,AMD奋起接招,降低了5种台式电脑的芯片价格,其中包括10月初才上市的AthlonXP系列芯片价格。
这仅仅是英特尔与AMD最近发生的一次交锋,而且,这几乎是一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战术。在前一轮降价战后,AMD今年第三季度净亏损1.9亿美元,英特尔公司今年第三季度公司的收益也从去年同期的28.9亿美元跌至6.55亿美元,跌幅达77%。
专注的误区?
在这场降价游戏中,所有人都成了牺牲品。CPU降价的风险,不可避免地波及到联想、TCL这样的下游PC厂商,谁都没有办法实际估算出这两家厂商的P4存货到底有多少。
所罗门美邦的分析师计算了一下奔腾4降价给联想存货带来的影响:在3月底联想的存货期为25日,假设联想每月销售22万台电脑,其中40%为奔腾4电脑,即8.8万台。如果按照每月价格下调100美金即830元人民币计算,联想必须每月承受7300万元人民币的机会成本。虽然英特尔一般会给予PC厂商1至2个月的时间清货,但考虑到消费者“持币待购”的心理预期,联想等PC厂商不可避免要受到奔腾4不断降价带来的负面影响。
8月份,以“液晶电脑全民风暴”为主题的促销活动展开,但联想内部资料显示,该项活动没有达到预期,零售价只卖6999元的液晶电脑,头一个月卖了上十万台,第二个月出货下降,到第三个月把液晶显示器和主机分开了。
一段时间以来,PC都是联想主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但是,过于依赖和专注于PC,已经使联想的投资人有些担心。根据IDC公布的数据,联想集团2001年第3季度PC出货量仅增长6.9%,远低于全年增长38%的预期。
投资银行的分析师们对联想(0992.hk)开始持谨慎态度。摩根士丹利分析员VictorMa指出,每年7~9月份为个人电脑销售旺季,约有30%~35%的总销量在这个季度完成,但联想增长仅6.9%,估计很难达到全年销售目标。
现在杨元庆最大的压力来自于市场——联想转型近在眼前,仅靠PC获得丰厚回报的机会转瞬即逝,联想准备好了吗?
转型再度启动成立于1984年的联想,正在经历一场“成长的烦恼”
。 从汉卡起家,扬名于PC的联想,已经再次到了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不仅是为了实现“服务的联想、高科技的联想、国际化的联想”这样的目标和口号,更是为了在IT的冬天里,联想能够继续生存下去,并在未来抢占竞争的制高点。
在过去5年,无论PC怎样更“芯”换代,联想一直在中国PC市场上保持销量第一的位置。
2001年4月20日,联想进行了新财年誓师大会,并且对外宣布了未来三年规划。在联想新世纪第一个财年开始的时刻,不仅成功实现了分拆重组,而且对新集团提出了新的战略和目标,实现一系列的硬指标:“在2001财年,实现260亿元人民币的营业额。电脑销量(包括商用台式、家用台式、笔记本、信息家电)400万台;服务器5万台;掌上电脑50万台;外部设备(包括激打、喷打、多功能一体机、扫描仪)90万台;主机板500万片。2003财年,整个联想集团的营业额将达到600亿元。”
在世界IT产业的不景气和PC的增长放缓的艰难时刻,联想必须完成双重任务:实现收入增长、满足投资者的预期和进行战略调整、积累核心竞争力,二者缺一不可。但是,速度与风险的张力,联想如何保持好?
事实上,联想为了完成自身的战略转型,一直在积极地努力———7月24日,联想在英特尔的帮助下成立了一个亚洲最大的服务器应用方案中心,并与朗新公司现场签下了合作备忘录和IA64服务器———万全64000r的购销合同及合作协议,根据协议预计在今年年底前朗新公司采购量达到600台。
8月29日,联想集团与广州华凌公司在广州举行了总额300万人民币的签约仪式,双方约定,联想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为华凌公司建设、实施ERP项目,并对该项目进行运营的维护及相关的人力培训等。这在联想内部被誉为“从产品向服务转型迈出的可喜的一步”。
10月31日,联想与英特尔、西门子、爱立信等数家业界巨头牵手,成立了一个跨越10多个行业,包括50多个供应商的“手持设备同盟”。
不论上述动作象征意义是否大于实质,但联想将“锅里的、甚至田里的”业务不断抓到“碗里”的尝试,一直在进行当中。
在2001年尾声启动的大调整,会将联想带往何处?杨元庆没有时间沉醉于往昔的辉煌,IT市场、投资人、和联想员工对联想新团队的拷问是时刻在发生的。
特别推荐:《流星花园》铃声图片专辑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