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惠普公司以250亿美元收购康柏公司一事,在IT业界掀起轩然大波。这是全球电脑业迄今为止最重大的兼并案。
为了达成这笔交易,惠普女老板菲奥莉纳与康柏的当家人卡普拉斯进行了长期秘密谈判。他们于去年第一次碰面,随后进行了多次非正式商谈,直到今年初才开始正式的合并谈判。但双方对此一直守口如瓶,直到最后合并事宜基本上铁板钉钉,才向新闻界透了口风。
可以说,惠普与康柏的合并正处在双方高层决策者面临巨大压力的时期,这两个昔日称霸市场的个人电脑巨头如今正步履维艰。菲奥莉纳和卡普拉斯都是在前年走马上任的,在公司改革和重组方面都费尽心思,但并没有取得扭转颓势的明显效果。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受美国经济急速滑坡的冲击,全球个人电脑销售出现15年来的首次下降,IT业的疲弱直接冲击了惠普等个人电脑制造商。今年7月,惠普发布经营警报,宣布第二季度收入比去年同期下跌了14%至16%,并不得不决定在今年第四季度结束前裁员6000人。而康柏保持了6年之久的个人电脑霸主宝座,今年第一季度也被戴尔夺走。
为了走出困境,两家公司终于同意合二为一,共同发展。菲奥莉纳称,这次合并“是一个加强我们的战略并走向胜利的决定”。但对于两者的联姻,业界的反应则是毁誉参半。
看好者认为,两个电脑巨头的合并可能有助于消除彼此的压力,形成规模效益,扩大市场份额,以提升竞争实力。据美国IDC公司调查表明,合并将使新惠普跻身于行业领导者之列,与太阳微电子、IBM、戴尔和盖特韦等巨头分庭抗争。其中,新惠普在个人电脑市场的占有率可望超过位居第一的戴尔6个百分点,在服务器市场上的占有率将超过位居第二的戴尔近一倍,新公司的收入也将直逼IBM。
另据两公司透露,此次合并的最大优势就是降低成本,两家高度互补的企业和产品线的合并,能加速两者的战略发展,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成本。通过减少重叠的机构和人员,以及淘汰两企业内部的冗余产品。新惠普将在2003财年实现20亿美元的成本削减效益,并将在2004财年实现每年节省开支25亿美元的目标。
不过,认为惠普-康柏之恋不合时宜的也大有人在,最主要的理由是,两公司的类似产品过多。目前,康柏和惠普的全部收入分别有50%和30%都要依靠个人电脑的销售。但个人电脑行业是残酷无情的。由于美国半数以上的家庭拥有个人电脑,所以在过去10年中带动康柏和惠普发展壮大的行业增长正在逐渐减少,世界范围内的个人电脑出货量今年也将首次出现颓势。在这种艰难时期合并,很难保证会改善经营效益。
此外,两家公司在并购方面都有不良记录。自1998年并购数字设备公司以来,康柏一直试图摆脱交易的负面影响。但管理层的重组与勾心斗角分散了其发展核心业务的注意力,从而使戴尔和太阳微电子等公司利用这一混乱局面攫取了市场份额。
再看惠普,为了寻找发展服务业务的突破口,惠普曾在去年9月准备以180亿美元收购全球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咨询公司———普华永道的电脑咨询部门,但后因公司内部出现问题而未能实现,从而失去了改善低迷的个人电脑业务的希望。人们因此怀疑,曾有不成功购并经历的惠普与康柏,能否顺利完成此次电脑界有史以来最庞大的企业购并。
不仅如此,新惠普还将面临严峻的整合问题,其中尤以企业文化冲突的挑战性最大。同一领域中两个竞争对手的水平并购,往往会在企业文化上具有一定的冲突,特别是惠普与康柏在这方面恰恰又大有迥异。相对惠普的传统保守,康柏更灵活一些,更讲究求新求异。可以预见,这两个经营风格差异很大的企业走在一起,势必会有一个艰难的磨合过程。新惠普会遇到很多错综复杂的后续问题,可能使它无法集中精力应付来自劲敌的挑战,包括IBM和戴尔在内的强劲对手随时会采取行动,争取那些由于合并而不知所措的客户。可以说,以上的种种推理都不乏道理,但惠普与康柏的联姻最终成功与否,恐怕还要接受时间的考验。(杨秋艳)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