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天气短信邮箱导航通行证
爱问(iAsk.com)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正文

学苹果者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1日 19:02 互联网周刊

  也许模仿是成功的一条捷径,但模仿并不意味着一定能成功

  本刊记者|王亚雪

  当街头上出现的耳机颜色统统的变为白色时,人们终于领教到了苹果iPod的巨大影响力。一时间,竞争者也好,追随者也罢,突然都变成了效仿者,掀起了一场浩浩荡荡的集体
向苹果学习的“运动”。

  然而就在苹果的产品在全球都遭遇到了模仿和抄袭时,苹果的领头人乔布斯却不屑一顾,甚至讽刺道,“那些产品就算是人家送你一台,你也不会拿来用”。

  乔布斯的狂妄似乎并不是没有道理。就在去年12月末和今年1月初,戴尔叫停了3款与苹果iPod极为相似的数字音乐播放机,而这一决定被认为是其挑战苹果iPod失败的标志。

  其实不仅是戴尔,索尼、三星等公司都在挖掘苹果iPod成功的奥秘。它们尽管拥有比苹果更多的资源,但在数字音乐

播放器市场上却始终无法与苹果抗衡。根据市场研究公司IPD集团公布的最新数据,去年1月到11月期间,苹果在全球数字音乐播放器市场占据了69%的市场份额,而主要竞争对手创新科技和三星电子的市场份额均不足10%。

  其实不难看出,苹果iPod成功的真正原因很简单,就是创新。它的优雅造型和新颖的设计,都体现了苹果独有的灵感和风格。这恰恰是一种无法模仿出来的东西。而就在大多数竞争者研究苹果公司已有的iPod机型并推出相应的竞争产品时(比如索尼在2005年推出的几款产品NW-HD5、NW-A100、NW-A600,均是针对iPod系列量身打造),苹果公司却在持续不断的开发新产品。在2005年,苹果连续推出了iPod shuffle、Mac mini、iPod nano以及具有视频播放能力的iPod等新品,进一步确保了自己在这一市场上的主导地位。

  众所周知,苹果iPod为消费电子市场开创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这是一种远比技术发明更重要的价值创新。从技术上来说,MP3并不是苹果发明的,网络音乐下载也不是苹果的首创,但将两者结合却是苹果iPod的创新。这种“产品”加“内容”的模式也奠定了苹果公司在数字音乐下载方面的霸主地位。

  中国厂商中学苹果着众多,但苹果模式在中国能否行得通还是个未知数?国内厂商想要获得成功,必须解决三个问题:第一、其产品设计是否远远超越其他公司;第二、和唱片公司的合作是否是长期和稳定的;第三、从文化上来分析,美国是个技术标准化的国度,而中国文化对技术标准化的破坏作用,导致其整合内容的成本加大,基于标准技术体制的内容服务的变化性不强。

  学苹果者生,似苹果者死,无论产品还是商业模式,苹果都给自己的学习者们出了一道具有相当难度的考题。

    本期封面报道其它文章:

    苹果而立之年

    苹果的进化

    30年苹果梦与路

    苹果能否继续与众不同

    寻找属于苹果的灵魂

    乔布斯:把反传统当作传统

    学苹果者生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