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伦敦证券交易所亚太区总裁祝晓健演讲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3日 14:25 新浪科技 | ||||||||||||
![]() 图为:伦敦证券交易所亚太区总裁祝晓健作主题演讲。(骆磊 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新浪科技讯 第八届科博会创业中国高峰论坛,于2005年5月23日在北京大学开坛论道。“创业中国”高峰论坛以“创业中国——在稳健与创新中成长”为主题,将围绕第八届科博会主题“科学发展观”,就中国企业的创新与国际化问题展开议题,深层探讨如何在稳健与创新中实现企业成长,同时也将更深层的关注创业时期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探索25年来中国企业创业的成功经验,并致力于推动中国企业的健康成长。
图为:伦敦证券交易所亚太区总裁祝晓健作主题演讲。(骆磊 摄) 以下为其演讲全文: 祝晓健: 首先非常荣幸能够有这个机会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伦敦作为一个创业投资基金退出市场。我想在我们讲这个市场之前不能不讲我们伦敦,因为我们叫伦敦交易所。伦敦是一个金融中心,伦敦有世界五百强的业务开展,伦敦我们去年的股票交易量将近5万亿美金,伦敦占债券交易的70%,而银行同业拆借的19%,五分之一。跟在座的息息相关的就是创业投资基金,整个欧洲的基金53%是在伦敦基金运作的。 伦敦交易所的情况,我们大概有3千家企业,有520家是国际企业,我们去年的市值是65000亿,去年的交易量是9万亿,都是美金。我们算是亚洲比较大的市场,像香港这样的市场,我们也是他的将近20倍。而且去年我们的IPO市场不太看好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做的市场250家的IPO,包括63家的海外公司。从市场总量来讲,交易量第一的是纳斯达克。如果把国际、国内业务分开,无论从市值和交易量,本土还是外国伦敦都是第一,而伦敦去年海外股票是纽约加纳斯达克的总和还要多 这是过去4年来的三大交易所的交易情况,除2000年纳斯达克比我们高,其后的每一年都是伦敦最多的。 上市大家知道不是一锤子买卖,后市的交易非常重要,去年我们交易额是9万亿,整个海外交易将近6万亿,占全世界交易的48%左右。其实过去11年的交易情况一直显示,伦敦海外股票的交易量占世界的50%左右,是45—50%之间的数字。其中有一个原因,其实相对资金的集中量欧美是差不多的,但是如果看这个数字,欧洲大概有40%多是投资于非本土股票的、投资于海外的,美国只有13.5%,因为本土可投资的股票非常多。 中国的业务在英国也不是完全陌生的,我们有36家中国公司,包括香港公司在我们那儿上市,其中有6家是中国大陆公司,有20家是香港公司。去年非常可喜的我们看到已经有10家香港和中国大陆公司在我们的二板上上市。我们还有20几支债券,去年有500多亿美金的交易量,去年12月份我们非常高兴欢迎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在香港和伦敦同时挂牌上市,而且有趣的是国航是用同一套文件,这是因为历史原因,香港其实80年代中采用了伦敦的上市公司,两地的上市规则非常相似,所以可以用一套文件做。而且我们对中国的业务拓展也有突破,去年我们11月份在香港开设了我们第一个欧洲以外的办事处,而且在中国这方面的业务不但是我们很热衷,有一些英国、欧洲大的基金进入到中国来投这些或者准备进一步上市的公司,也有一些中国的创投基金开始参与我们A股的前期投资。比如我们知道最近大概上的有3家A股公司,其中一家是四川的创投公司在做,另外一家是深圳的创投公司在做,所以中国的创投公司和我们已经开始这方面的合作了。 伦敦究竟能够提供什么样的机会给中国的创投公司做一个出口?两块,一个是主板,一个是我们的ARM,就是二板或者高增长板,我们曾经叫过创办板,后来我们说亚洲有一些创业板做得不太好,我们就叫高增长板好了,也就是说一个是主板,一个是高增长板,这两块都可以作为风险投资或者高科技企业的一个退出、一个出口。因为我们创业板就是专业为这些高增长企业而设的,但是不一定都是科技,但是有45%是属于高科技的,比如IT、生命科学的,我们创业板有专门这样的板块,就是高科技版本,高科技版本还有一个分板块,就是生物生命科学的,但是这两个市场是服务于不同的企业的。比如我们主板上市是比较严格的,要有三年业绩,而且公共持股不能少于25%,而且上市要英国的金融服务局下面的一个机构审批的,而且他要审批文件,这个上市文件有3千多页,你要做全套的上市文件,这跟在美国上市或者跟中国上市差不多,也要证监会审,然后再到上海或者深圳交易所。但是我们的ARM,或者我们的高增长板是很有特色的,是保荐人制度,是由交易所监管的市场。其实我们交易所管谁呢?管79个保荐人,几百个人我们只批准了79家,由保荐人推荐公司上市,保荐人负责公司全部的调查,可能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两年,他来负责,他做好之后会跟交易所做一个十天前的备案,十天之内这个公司没有大的问题,这个公司就可以上市了。但是ARM对于上市的规定就没有那么严格,我们不要求你有公共持股的限制,高增长可以发10%、50%都可以。另外在增发的时候,这也是符合高增长的特点,不发展股东大会的同意,而且没有三年业绩的限制,可能一年、两年,更没有赢利的限制。但是并不是什么都没有,最关键的是你要有保荐人,不但上市之前要有保荐人支持你上市,之后也要有保荐人,三个月之后没有保荐人保荐你就摘牌,保荐制度是这个ARM市场成功的关键,保荐人一半是保姆,我说年轻的公司像一个婴儿一样的,我觉得他健康保他上市,上市以后他出问题就像小孩子一样,生病需要打针,调皮要管教。保荐公司制度一直要保持的,香港2年以后脱钩了,英国要一直有保荐人。我们有100多家公司从我们高增长板升到了主板。 另外,从规模方面也不一样。主板一般上英国的主板需要的规模比较大,这不是说我们交易所规定的有融资规模,但是一般的规定末,如果你上主板没有一亿美金的盘子都不让做,我也觉得融资脱钩了,但是我们的ARM没有这个要求,我们叫高增长板是正确的。另外,也有一个基本的要求,因为ARM最多第一次融资的规模还1千万左右美金,500—1000万,如果倒过来算,如果是ARM公司上市最基础,你这个公司赢利也是在1500万人民币左右了,最少是2千万美金左右。如果算2千万美金的纯利,一个亿人民币的融资量多,这类的公司可能比较合适。但是我说绝对只是一个参考数据,因为其实不同的保荐人有他的专长,他对他选择的公司有考虑,这是决定保荐人决定市场,市场什么时候是不一样的。 比如中国公司前几年最喜欢的是出口创汇型的,现在我知道企业热点的是消费型的企业,有科技含量这样的,就是说增长形式特别好的。高增长是ARM这个市场非常大的特点。 ARM是1995年的时候,不像德国所谓赶时髦的时候建的,早在十年前就建立起来了,当时英国政府的要求,说你们伦敦交易所这么成功的市场,但是英国自己的高增长企业没有融资渠道,所以我们就成立了这个市场,现在ARM上市的公司已经有1700多家,其实ARM已经形成了气候,已经成了一个量变到质变,特别是技术泡沫之后德国的、欧洲的、日本的统统关门,但是ARM反而越做越好。去年我们做的355家公司,现在如果大家对市场熟悉,在亚洲超过1500—1700家的上市公司市场上也不是很多,而且这 期间当时做的实际完全为了英国国内公司做,但其实也有1500多家十分之一的企业是来自海外的,而且这个势头还在增加,而且ARM上已经有102家从ARM升到了主板市场,现在在ARM上的还有1200家企业,包括134家海外的企业,ARM成功非常稳健的就是板块比较宽泛,有32个板块,85个分板块,有零售业、博采业,也有英国非常时髦的足球俱乐部。去年它的增长是20%几,我们去年做了300多家企业,而且包括61家海外的企业。 刚刚说到ARM的规模,ARM平均的我们整个每年上市公司的情况,大家可以看到2000年277家是一个高潮,2004年355家又是一个高潮,今年130家是到四月底的数字,所以ARM的势头非常好。 这十个活跃的板块,包括IT、生物科学制药,也包括多媒体,所以高科技是ARM里边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实ARM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市场,现在在ARM上还有1200家企业,最小的有28亿美金,差距非常大,最多的在5千万美金,就是40个亿人民币,这是最集中的,而且是典型的,第一次融资的量是500—1000万美金,这还是最典型的。但是ARM现在已经有长大的趋势,我们是5亿以上的大概有20家公司,也有个别的是ARM的融资其实是从我们的主板退到ARM的,他认为主板对他不合适或者费用太贵。 高增长板共性最大的就是融资不好,特别是我们ARM的公司,你不限制首发怎么保证流通性呢,这个流通性还保持稳定增长,比不上主板,但是交易还不错,这里面得益于两个方面重要的因素。首先是英国政府给了一个优惠的政策,ARM因为是交易所上市的市场,所以不算正式上市的产品,所以不交资本增值税,在英国资本增值税是20%,他可以不交这个税。为了不交这样的税,就得成立这样的基金,你成立这样的基金就得再待两年,所以就把这部分机构投资者拴在ARM市场里,去年我们调查显示ARM市场40%左右是机构投资者,30%是个人小的企业,还有30%就是ARM这些企业的创建人,所以是一个非常健康的结构。由于政府的优惠政策,由于比较健康的结构,因为你有30%个人的小厂家,所以市场还是比较好的,比较活跃的。 ARM最新发展就是4月29日,我们又推出了三个关于跟我们高增长市场有关系的三个指数,一个是高增长的ARM的英国50指数,还有ARM100的指数,还有ARM整个市场的加权指数,这证明这个市场成熟了,有更多大的基金需要跟着这些指数。而且去年我们还做了一个调查,所有在英国的有几千个基金,哪一些基金是能投ARM或者不能投ARM的,因为毕竟是高增长市场是有一定封闲性的,在伦敦只有一个基金是不可以的,就是根据他的基金管理人的约章里面规定他不能投,其他都可以,所以ARM是已经趋向成熟的市场,而且今年我们会庆祝ARM的10周年。 什么样的公司适合到ARM上市?我觉得这是很宽泛的,英国一向是这样一个市场,他们特别注重人,看你的团队怎么样。规模我刚刚讲了,应该是最好人民币1500到2000万的纯利,如果你的利小,增加势头特别好,保荐人也会考虑。还有这个行业,行业不好一概而论,因为大家知道每一个行业都有它的周期,这个周期在不同时间是走在不同曲线上的,要跟你的券商商量,你这个行业最佳的发行时期是什么时候,当然你上市的理由要比较清楚和明确。当然这是很关键的,我们也很欣喜的是一个保荐人,如果三年前没有更多的保荐人,但是现在至少有52个保荐人活跃在中国,他们也跟不同的企业进行连锁,两个星期前我们在浙江省做了一个推介会,我们带了保荐人、券商、中介机构,当时在那个现场我们已经有第一家浙江企业跟我们英国银华保荐公司签订了上市的意向书,这方面的势头还是挺可喜的。而且刚刚采访有一位记者问我是不是很急着推?我说ARM还很新,我们还是求质不求量,我们还是找好的公司去伦敦上市,开一个好头,而不是一些买壳的公司,或者圈了钱就想走这样的,我想这样对中国公司不是正面的开头。 如果公司想去高增长板上市需要保荐人还需要券商,这个保荐人和券商有的时候大的ARM保荐人两个都能做,有的是做单一的,各有千秋,如果大家有兴趣我可以给你们推荐一些,但是起码货比三家,然后看看情况怎么样,当然也需要会计师和律师。 还有一个特点,ARM和大主板不一样,ARM好多保荐人都不是大公司,是中型或者中小型的同行公司,很多人只做一个板块,比如做生命科学就做这个方面的,或者他做IT就做IT的,有的做矿业资源就做矿业资源,所以大家要选择对路的保荐人。 上市过程大概要多长时间?是3—6个月。盘准备情况,我想3个月是最短最短的,一般都要6个月或者更长时间,大量时间都是调查。据我们知道,中国特别是民企在这方面问题是很重要的,特别有的民企之前不是一本账,更需要过程,所以这方面要及早用国际会计标准进行准备。 大家很关心的就是上市费用,这里最重要的就是保荐人,保荐人费用平均25万英镑,等于45万美金左右,但是这个是分情况的。像去年有22家澳大利亚公司上市,是因为澳大利亚自己有 几家保荐人,他就不需要那么多钱,各个公司不一样的。还有融资佣金有的要收3—4%。但是ARM最有意思的,根据保荐人协议可以不用现金支付用股票,如果你的保荐人券商愿意拿你的股票,一个是你不用掏腰包,还有市场看到你的保荐人愿意拿你的股票,对市场信心也是很好的增强。 因为时间有限,我先简单地介绍到这儿,今天跟我一块来的还有我们大中华区的负责任赵先生,所以以后还需要哪方面详细的资料或者有兴趣,我们把我们的联络方式留给大家,希望大家跟我们联系,再次谢谢各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