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国际 > 正文
评论:AOL与微软 携手还是分手?(上)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6月29日 10:21 eNet硅谷动力

   无影

  微软对互联网市场早已经垂涎三尺,于近期不断推出一些针对互联网市场的计划,这些举措自然惹恼了AOL,于是两个巨人之间的冲突越演越烈,一场网络战争迫在眉睫。

  【eNews专稿】软件巨人微软对互联网市场早已经垂涎三尺,于近期不断推出一些针对
互联网市场的计划,这些举措自然惹恼了AOL,于是两个巨人之间的冲突越演越烈,一场围绕“网络霸主”之争迫在眉睫。

  冲突之一:一个落井下石,一个趁火打劫

  由于微软和美国在线业务领域的不断扩大,两者发生冲突在所难免,其实这些冲突很早以前就初显端倪,只不过近来随着两巨头之间五年合同期满,它们之间的矛盾开始不断激化,使整个互联网市场“山雨欲来风满楼”。

  微软和美国在线之间的恩怨由来已久。去年,正当微软遭受美国联邦法院调查其垄断一案时,美国在线却在关键时刻准备向美国一家上诉法庭提交有利于美政府的诉讼要点。

  美国在线这次参与微软反垄断案使案情的审判更加复杂。此前,曾有包括软件信息工业联合会及计算机和通信工业联合会在内的多家贸易组织向法庭提交了不利于微软的诉讼要点,尽管这些贸易组织中不乏微软公司的竞争对手,但美国在线却是第一家单独提出支持美政府诉讼要点的大公司。这种诉讼要点的主要作用是为法庭提供审判建议或多方面的观点。这对微软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AOL这一招“落井下石”够狠。

  当然微软也深谙“已其人之道还治其人自身”的道理。它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就在美国在线于5月22日宣布上调网费时,微软立即采取了行动,于5月29日推出了一个耗资5000万美元的广告促销项目,目的很明显,当然是从其竞争对手美国在线时代华纳手中夺去用户。

  微软的这个促销项目颇有点“趁火打劫”的味道,该项目的内容包括了全国性的广告和有时限的优惠措施,旨在吸引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的用户转投MSN。这些优惠措施规定,凡在6月30日之前转用MSN的用户将获得3个月的免费上网服务,并可得到在2003年1月1日之前每月21.95美元上网费维持不变的承诺。

  冲突之二:浏览器之争

  众所周知,微软凭借其不光采的捆绑式销售策略终于打败了网景公司的浏览器,而在这过程中美国在线也帮了微软大忙。因为根据两家公司最初达成的协议,AOL将微软公司的IE作为其默认唯一的浏览器。

  但是五年前达成的这份合作协议已经在今年1月份期满,双方继续合作的可能性并不乐观,但是AOL-时代华纳不会因此惧怕微软的IE浏览器。一方面,它已经收购了网景公司;另一方面,它正在开发新的浏览器软件产品,将在今后在线服务软件版本中停止对微软IE浏览器单独的支持。

  这个称之为Komodo的软件将允许美国在线和CompuServe服务支持多个浏览器,包括AOL的Netscape产品。根据一份公司的备忘录,CompuServe的一个未发布的版本已经融入了Komodo,使用Netscape的Gecko技术作为缺省的浏览器。备忘录说Komodo最早在8月底发布,但是没说AOL是否计划到时结束对IE的支持。

  过去AOL不愿废除和微软的合同,那是由于当时其不具备一定的规模和流行度,而现在则不同了,拥有3000多万用户的AOL其实力已经“不可同日而语”,随着合同的终止,AOL可以选择任何技术作为在线服务的缺省浏览器。微软不可小看AOL,它确实有一夜间改变浏览器市场的力量。

  冲突之三:即时信息通信(IM)之争

  即时信息服务(IM,Instant Messaging)是这次微软和美国在线斗争的焦点,它是一种让用户可以实时向对方发送短信息的软件,是目前互联网上最流行的联系方式。

  在AOL手中掌握着两个最大的IM服务:AOL Instant Messenger(AIM)和ICQ。现在的这些服务只能使用户之间在相同的服务之下进行交流。换句话说,AIM的用户不能与ICQ、MSN和Yahoo的用户进行交流。微软对此耿耿于怀,它和微软和其它公司一直指责美国在线这一不公平的竞争手段。

  微软和美国在线的IM之争追溯到1999年7月,当时微软提出其MSN Messenger软件与美国在线的AIM相连的请求,美国在线迅速以保护用户隐私为由,拒绝微软的这一要求。如果两巨头软件互联成功的话,微软将免费获得美国在线庞大的用户信息,当然美国在线不至于傻到这样的地步。

  从那以后,微软只好另觅途径,于是它与雅虎、Excite At Home和其它公司一起合作,共同组建了IMUnified联盟,使其软件之间可以相互兼容。而最近微软宣称,将于近期推出Windows XP环境下的Windows信使(Windows Messenger)这项技术。这一举措更将IM之争推向了高潮。

  微软主管表示,Windows Messenger是一项软件平台技术,除了提供即信息通信服务之外,它还集成了增加网络会议、网络电话等功能,网友可通过它传达多项信息,甚至可以进行在线对打电子游戏。微软希望将即时传讯服务与其它通讯技术结合,以提升对AOL的竞争力,未来将拓展收费服务的市场。微软目前的MSN Messenger、NetMeeting等软件已提供聊天、文件共享、网络电话、视频会议等服务,但是,这次Windows Messenger是即时信息通信将首次与操作系统密切整合,在整合Windows Messenger后,Windows XP也将因此有更多卖点。Patricia Seybold Group分析师Peter O'Kelly指出,加上网络电话等视频服务后,微软将更受青睐。

  Gartner集团分析师Michael Silver说,为了让Windows Messenger广受欢迎,微软将它与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协议(SIP)兼容;SIP协议是进行网络多媒体会议、网络电话的基本架构,未来Windows Messenger将因此受到青睐,提供端对端服务。长期来看,微软还计划将Windows Messenger整合在Pocket PC等装置,并且融入.Net策略。

  看样子,微软要充分发挥其软件巨人的优势,将Windows信使与其它软件技术相结合,与美国在线的AIM和ICQ抗衡。

  冲突之四:来势汹汹的MSN

  虽然,微软发家于软件,但是它在做ISP方面也丝毫不逊色,MSN便是最好的证明。当然与拥有3000多万用户的AOL相比,只拥有500万用户的MSN显然算不了什么。然而,当前在国际市场上,MSN进展之神速,AOL可能也要望尘莫及。

  目前,MSN以13种语言遍及全球33个国家,如果说,在美国的国内市场AOL占有一定的优势,那么,在海外市场,MSN则完全占据了主动。尽管如此,对于MSN来说AOL仍是一个难于对付的竞争对手,特别是近来,该公司已表示将向海外进行扩展。与此同时,作为微软公司的一部分,MSN可以不惜投入资金来争取市场份额。该公司正在取消400美元的打折,取而代之的是向购买个人电脑的用户提供一年的免费服务。

  美国在线在海外的拨号上网业务发展比起本国要相对落后许多,这也是它与MSN相比不占优势的地方。美国在线要想夺取海外市场,就必须挤占和抢夺微软MSN网络的市场份额。就流量而言,MSN在海外是当仁不让的头号门户网站。据美国两家最著名的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机构Media Metrix和Nielsen/Netratings对今年1月欧洲市场的统计,登录MSN访问和浏览的用户就有大约2000万,比美国在线的访问人数整整多出800万。

  冲突之五:媒体播放器之争

  媒体播放器又是两巨头争战的另一个焦点。微软已经表示,它将在Windows XP中捆绑Windows Media Player 8.0版,这套影音播放软件能够提供CD刻录等崭新功能。但是,目前美国在线的软件却只能采用RealNetwork的RealPlayer。微软自然不愿意在自己的操作系统上捆绑竞争对手的软件,因此要求美国在线时代华纳提供Windows Media的支持模式。

  据有关人士透露,微软甚至希望美国在线能够把RealPlayer换成Windows Media Player,这一消息使RealNetworks公司的股价应声大跌了20%。不过美国司法部对微软虎视眈眈,密切注视是否违反反垄断案之际,微软如果作出这样的要求未免过于大胆了。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订科技短信第一时间掌握IT业界动态
  点击此处订阅手机短信NASDAQ最新行情


发表评论】【IT业界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分 类 广 告
  • 梦圆北大 学在育达
  • 国旅--休闲出境游
  • 济南地区二手房
  • 中国竹乡欢迎您
  • 粤地二手车信息
  • 时代超人 厂价销售
  • 分类广告刊登热线>>

     相关链接
    微软胜诉使AOL时代华纳高盛美林等股价变动 (2001/06/29 09:26)
    美国上诉法院推翻将微软一分为二的裁定 (2001/06/29 07:46)
    谈判破裂 微软与AOL一起开动宣传机器 (2001/06/28 14:55)
    微软AOL加紧网罗盟友 网络“冷战”全面升级 (2001/06/28 13:03)
    综述:电线上网美梦成真(2001/06/29 10:34)
    评论:王志东从经营新浪转向经营个人?(2001/06/26 12:01)
    评论:泡沫与市场(2001/06/22 15:39)
    童家威:反思“策略投资”(2001/06/22 15:28)
    深度报道专题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新浪文化新版--网罗天下文人 荟萃奇文妙笔
    订阅手机短信头条新闻天天奖多款时尚手机!
    最新推出足球经理游戏--风云总教头之甲A
    追踪高考动态 贴心服务考生
    全新北京都市生活--引领时尚 白领必读
    联想全球华人共申奥专题
    订阅手机短信 知纳斯达克中国概念股最新行情
    为漫画梦找一个家-漫画作家专栏闪亮登场!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