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消息称,原e龙公司副总裁、Lohoo商务订房网的总经理赵利已经于上个星期六向e龙首席执行官张黎刚递交了辞呈。据业内知情人士透露,这位原e龙旅游服务业务的具体“操刀人”将在今年6月转投“携程旅行网”,与他一起过档的还有20多个原Lohoo商务订房网的业务主力。
赵利加盟携程分析
赵利是原北京最大的传统订房中心百德勤的始创人之一,去年e龙将百德勤收归旗下后,赵利就一直效力于e龙的旅游新业务。
据行内人士分析,这次Lohoo主力队员的“离队”表明e龙在公司主要业务的发展方向上遭遇到更多来自资本和市场的压力。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Lohoo网员工对记者说:“现在e龙和Mail.com已经没有任何资本上的联系,我们不能再指望从它那里获得资金,而一个普通的旅游订房网站,在市场推广、公司设施,包括人员工资上,每年没有300万美元的投入是下不来的,Lohoo自去年2月来业务量上得很快,可是投资却一直跟不上来。”
季琦:并非恶意挖角
作为赵利等人的新东家,携程旅行服务公司的总裁季琦不能不说是此次事件的最大获利者。
“我和唐越、张黎刚、赵利都是私交不错的好朋友,携程并没有任何从Lohoo恶意挖角的意图。”他在接受记者的电话采访时的第一句话如是说。“这次Lohoo的人员流动也不仅仅是流向携程网,还有一部分是流向上海假期、金色世纪等传统的订房中心,Lohoo的人员流动也不是第一次了。”
"订房中心的运作和发展,与公司的架构,客户关系有关,不是单纯挖人就能解决问题,这也是我们去年为什么不单纯采取人员跳槽,而是全盘收购订房中心现代运通的主要原因之一。"不过,季琦也很肯定地表示:赵力等一干旅游订房业专业人士从Lohoo转投携程,“对e龙来说绝对是个损失,对携程来说也绝对是个收获。”
据了解,携程旅行网目前在中国的旅行订房业务上暂时处于领先地位,其每月5·5万间/夜的商务订房量抛离第二位的Lohoo每月3—4万间/夜的业务量约20%。
张黎刚:正常人事变动
e龙公司CEO张黎刚昨天证实:“赵利已经于上周向公司提出了辞呈。”
同时该公司相关部门职员在本报联系采访赵利时表示,赵已经不是e龙的员工了,所以无法提供其联系方式。
赵利是原Lohoo商旅服务公司负责人,去年2月e龙收购Lohoo后任e龙公司副总裁,负责商务订房等相关旅游服务业务。
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张黎刚强调说,赵只是公司的一个中层部门负责人,赵的去留不过是任何公司都会遭遇的正常人事变动,至于中下层销售业务员的来来去去,几乎每一个公司每一个月都会有这样的事发生。
张说,实际上,在完成对Lohoo的收购后,Lohoo就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而是作为e龙的一个部门来经营,其商旅服务业务的发展依赖于e龙的品牌和资源的支持。这一年多来,在e龙的经营下,最大的业务变化是商务订房量从收购前的3000间/夜猛增至3—4万间/夜,增加了10多倍。
根源在于回购
之所以会出现这件事,根源还在于e龙回购上。
在被问及赵利辞职的原因时,张黎刚婉转地说:“这一次回购之后,公司核心管理层一致决定将今后业务发展的重心放在商务订房和e龙卡服务上,并按照新的业务拓展战略的需要对公司原来的部门和人员进行重新整合。”
张黎刚强调说:“赵以前在公司内是以部门行政管理工作为主,而不是以业务为主,极少涉及业务拓展和市场运作方面的工作。即便在加盟e龙之前,在Lohoo时,赵也是靠行政管理起来的。”但他同时承认赵利提出辞职的时间是在公司最新的业务重组之前。
张说,过去e龙内部五大事业部并存,e龙卡、订房、无线等各个部门各自独立运行、各自销售。此次重组之后,不再需要各部门独立运行的方式了,将原有的各个销售线都集中在一起,人员按需要进行整合是必然的。
e龙变身
不过,跳出人事变更的恩恩怨怨,让人深思的是此事折射出来的网络公司对市场认识的一变再变。
与e龙业务人员重组同时进行的是e龙销售策略的改变。对于商务订房业务量增长的原因,张黎刚强调了两点,一是其代理渠道,包括一些中小旅行社、贸易公司等带来的增量;另一个更明显的增量来自大客户战略的实施。
张黎刚数出中国移动一次订购几十万张e龙消费旅行卡以及IBM、宝洁、桑夏民生、广发银行南京分行等批量采购e龙卡的大客户。他说,去年总共销售和派送出去的e龙卡超过了150万张。这些持卡会员,尤其是购卡的会员主动性的持卡消费是e龙公司商务订房增加量中的主要成分。基于此,大客户战略将成为e龙公司销售推广策略中的重头戏。(本报记者林晶、柯斌)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订手机短信顶级新闻重大时事世界焦点早知道
订科技短信第一时间掌握IT业界动态
点击此处订阅手机短信NASDAQ最新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