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空手道:高价卖e龙 低价回手中 | ||||||||
---|---|---|---|---|---|---|---|---|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5月21日 07:40 北京青年报 | ||||||||
在市场中资本运作本身就是残酷的,新经济也不例外。CHINABYTE与天极合并说白了就是一桩资本重组案例。与苦心拉扯CHINABYTE长大的宫玉国黯然离场相比,目前的elong可谓是幸运的,他与资本战役打了个擦边球并且暂时立住了脚,这主要归功于年轻的董事长唐越的资本运作能力。回顾elong的回购也有过险些换了新主人的危机。 5月16日e龙公司宣布完成了一千万美金的融资并从其母公司Mail.com中回购包括e龙城
为了达成回购Asia.com,最终回购elong.com,唐越和新投资人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elong.Inc。新投资人包括香港金亮发展有限公司、美国联邦投资公司以及elong.com的经营者,包括唐越等几个elong.com的创始人。elong.Inc此轮融资除了用于支付给Mail.com的收购价格之外,将全部用于e龙在中国大陆的未来业务扩张。 这个看似复杂的资本运作过程中,e龙在卖掉股份后又回购成功的过程还要从头讲起。在本文中将围绕e龙股权的卖和买的资本变化线索,投射到e龙公司随着互联网市场环境的变化在业务发展上的调整。 在别人买的时候出售e龙 以今天e龙手头近850万美金的资本状况与其他互联网公司相比,e龙的董事长唐越无疑是中国网络业在资本市场上玩“空手道”最成功的一位。e龙网推出不到3个月,唐越从美国带回的第一期100万美元的融资就花完了。唐越向记者表示,凭他个人的信誉为e龙融一两千万美元不成问题。但唐越认为,那个时候融资将会稀释股份,花完还得融,所以,他向朋友借了250万美元,投入到e龙。两个月后,唐越的资本手腕得以真正显现。在国内门户网站积极向美国纳斯达克进军的时候,唐越决定采用和已经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美国最大的互联网通讯公司mail.com置换股票的方式,把e龙卖了。 e龙公司于2000年3月向Mail.com出售其100%的股权,Mail.com进而投资了2500万美金现金和2500万美金的Mail.com股票建立了以e龙为核心的一个更大的互联网公司Asia.com。唐越出任Asia总裁一职,e龙首席执行官张黎刚出任Asia.com中国总裁。此举使得e龙获得了当时价值6800万元的股票和足以偿还此前e龙对外所借的350万美元发展资金的现金。 有了资金又在当时整个互联网火爆态势的煽动下,不管是Mail.com还是e龙都在大幅扩大自己的战场。Mail.com将业务扩展到印度、日本及欧洲的互联网市场,准备建全球化的超级互联网公司。 e龙将办公室开遍台湾、香港、新加坡甚至泰国。在业务上更是通过收购涵盖了系统集成、无线互联、企业咨询和商务旅行、城市消费等方面。当这种遍地开花的业务还没使狂热状态下的网络公司找到盈利的方向时,纳斯达克股市开始下跌了。做为上市公司的Mail.com的股价从2000年3月28日的每股18.875美元下跌到2001年2月2日的1.250美元,原来e龙公司换来的Mail.com股票价值已经不到450万美元。 在资本的战场上e龙险些失去阵地 2000年11月底,在极为困难的资本市场环境下,Mail.com看到与e龙的长期合作与他自身向通信领域拓展的业务并不相符,就宣布退出包括e龙和ASIA.COM的所有非核心业务。在随后的3周中,唐越曾找到一家准备以8000万美金收购e龙美国著名的公司,这个在当时有很好价格的收购计划还未签订,该家公司的股票已随着纳斯达克股市的狂泻之风从70亿美元的市值跌到20亿美元。这项投资也就以失败告终。这个项目的失败无疑给e龙的高层一个不小的打击,在继续寻找新的买家过程中,e龙迫于资金的压力已经关闭了海外的业务,国内的业务通过拆分也逐渐仅保留了商务旅行服务和e龙卡的业务。 Mail.com宣布退出e龙业务后,市场上的买家可以出价买卖e龙的股票,而作为e龙的创办人唐越等管理层也早就想从Mail.com那里回购自己。当时唐越已经带领几位管理层的投资者开出了比现在低得多的价格准备回购e龙,就在等待签订协议的过程中也经历了一次资本运作的风险。 在唐越3月12日过生日的时候,没有接到旧东家Mail.com的祝福,反而是收到一条坏消息,Mail.com通知唐越还有另几家比他们出价高许多的公司也在跟进等着收购e龙。 唐越考察了竞争对手,他认为准备收购e龙的公司因自身条件所限不会给e龙带来更好的发展趋势,所以他坚决反对Mail.com与别家签订协议。在随后的四五天里,唐越迅速为e龙找到了新的投资人,并且还高出对手的出价金额,抢先预付了30万美元的定金。经过Mail.com董事会和e龙管理层的协商,双方决定将该资产出售给以e龙现有管理层领头的新的投资集团。支持e龙管理层完成回购的新的投资集团主要包括美国联邦投资公司下属的投资机构和香港金亮发展有限公司。美国联邦投资公司是美国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之一,管理一千五百亿美金的资金,在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香港金亮发展有限公司在金融、高科技、地产、零售等行业有广泛投资,其关联公司拥有国内上市企业。 不会轻言放弃的管理层 唐越对于短短5天内在国内给美国和香港的朋友打了几个电话就找到了几百万美元的事情有点轻描淡写。在记者的追问下,他才说自己当时没有笔记本电脑,就连纸和笔也没有带着,完全是靠他自己对市场的分析、对公司的信心和个人的信用得到了既是投资方又是多年的朋友们的信任。 有着金融投资经验的唐越有他自己的一套资本运作哲学。他认为,市场就是一个供需的平衡,去年三月大家都在买的时候,e龙处在卖的一方(与Mail.com换股)。现在当大家都在卖的时候,资产肯定是在实际价值之下。他们要买回来。唐越说,风险在于你对这个行业是否有信心。自己真的相信新经济的未来,还是只在嘴上讲相信新经济。是否能把自己的钱投到这个行业,这是一个检验的方法。当然,有买的胆量,还得有这个能力。但在他看来,市场上的商品都是有价格的,是两方面的价格,光有一方面的价格那不叫价格。这两个价格,一个是卖出价,一个是买进价。股票市场都有买进价和卖出价。在一个有效率的市场,买进价和卖出价的差额会很小,无效率的市场,买进价和卖出价的差额会很大。这个差额很大的时候,股票市场就产生一种机会。他认为今天市场的机会是给买方的。 除了金融行业的相反性原则,唐越从美国的旅游网站去年120亿美元的收益来看,旅游是电子商务领域最易找到盈利点的业务,而且目前国内的旅游市场也在不断地扩大,从目前e龙商旅业务量的不断提高都说明了市场前景可观,锁定商旅业务的拓展可以给投资方带来更多的价值。 同样的投资方撤资的事件发生在别的网络公司中也许会给整个公司带来致命的打击,但是自信的唐越也坚信:“我愿意出最合理的价格买它,未来是否赚钱要看能否把现在的业务做好以实现公司的价值,但是现在说还是太早了。只要我不放弃,公司永远会按照我的想法走下去。” 新e龙看好商旅业务 去年e龙的销售额收入为近400万美元,今年销售额继续稳步增长。经过互联网的大调整之后在过去半年中,随着销售额的增长和成本的下降,e龙每月开支一降再降,从去年最高时的200万美元到现在的几十万美元。唐越透露,e龙最近在业务集中的同时,人员也作了相应的调整精简,目前400名员工从事消费、旅行、网络服务等三大核心业务的发展。从业务量来看,e龙的商务旅行业务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商旅服务商之一,订房量由去年与LoHoo2月合并时每月2500间/夜上升到3-4万间/夜。 唐越在介绍由新的投资方构成的e龙公司时强调,要把e龙做成中国最大的消费与旅行服务公司之一,并有信心在年底前使e龙达到收支平衡,工作的重心也转向商旅服务和消费旅行卡业务,e龙卡将扩展成集金融、IP、上网卡等多功能的消费卡。 e龙公司原有五大业务的另三块业务如无线业务拆分给管理层经营,而系统集成业务和企业资讯业务则干脆不再做了。这样的变化应了首席执行官张黎刚的话:“只有公司内部先变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对于e龙下一步的业务拓展,张黎刚表示会在南方整合相应的商旅公司,而且将目光投放到机票等业务。(文/本报特约记者李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