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国内 > 正文
e时代金融:要消灭网点和营业部?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4月17日 17:19 新浪科技

  青年时讯记者贾双林/文

  近期,有关金融业的两个消息值得注意。一是来自招商银行的统计表明,通过网上银行,该行目前45%的对私业务和15%的对公业务已经实现了非柜台交易,而且这个比例还将逐步提高;二是在一次研讨会上,飞虎证券网老总李祥生大胆放言,网上证券交易将逐步取代现有的证券营业部交易。

  对此,业界最新的流行说法是:“科技创新将使金融业最终消灭网点和营业部”。当然,这个说法涵盖的领域主要是指银行业和证券业,如果再加上保险业的话,笔者试着予以改动,可以再加上一个被消灭的对象--保险推销员。别误会,不是让人家推销员血卧街头,而是说这个职业将可能彻底消失。

  尽管这样的推断,乍听起来有些夸张,但确实能说明一个问题,即科技创新的力量确实是不可低估的,而如果再加上体制创新,那对金融这个行业来讲,更是有可能产生一种质的飞跃,信息方式的业务将成为主导,物理方式的业务还真有可能萎缩下去,甚至是消亡。

  先看银行业,还是以招商银行为例:该行是个小银行,不论从资产规模还是网点数量上说,那绝对是国内银行业的小弟弟。但是,该行近年来的发展却可以以突飞猛进、以小搏大来形容,它以不足国内银行千分之四的从业人员、不足千分之二的营业网点支撑了约占国内银行百分之二的资产规模和百分之六的效益,也就是说,招商银行在人均效益和资产质量等指标上,把其他国内银行大佬远远甩在后面了。靠的是什么?如果用它的金融产品来概括,很简单,一个叫“一卡通”,另一个叫“一网通”。就是这两个极具科技含量的小东西,帮助这个银行业的小字辈,从竞争中脱颖而出,从效益上领先于它面前的诸多江湖老大。率先实现全国通存通兑、ATM机全国通兑、POS机全国消费的“一卡通”,成了招商银行的招牌菜,这一发就风行全国,目前已达1200万张,进入国际发卡大行行列。成功的奥秘就是科技上的领先性和业务调整的超前性。

  而进入互联网时代,招商银行又成了网络银行的先行者,率先建立了由网上企业银行、网上个人银行、网上证券、网上商城和网上支付组成的“一网通”服务,这时的科技含量就不仅仅是IC卡时代的概念了,而是一个由软件、网络、认证和支付组成的无缝连接系统,营业网点不重要了,ATM机不重要了,POS机也不重要了,一切物理意义上的结算与交易统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数据流的交换。应该说,这不仅是一种创新,而是一种革命,它进一步发展的结局,确实就意味着物理网点的“蒸发”,钱的流动完全成为信息的流动。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当网上银行成为主流的银行营业模式的时候,招商银行如果还保持它的领先性,从理论上讲招商银行将会以小搏大,不用再发展物理上的网点,就可能战胜国内其他银行巨头,成为行业老大。

  再看证券业,还是以飞虎证券网为例:这个证券网站很聪明,它成功地避开了在它之前的那些证券网站所走入的体制上的误区,在技术都差不多的情况下成了行业领先者。网上证券交易的目的是用科技手段降低交易成本,所以,它与传统的营业部交易模式从根本上就是冲突的,或者说,之所以搞网上交易就是为了取代营业部交易。但是,中国特殊的国情使得以前的网上证券交易走了两条比较荆棘的道路:一条路是券商自己办网上交易,由于传统的以营业部为核心的分布式管理模式,数据流动和开户、结算不得不依赖自己的营业部,从而使网上交易变了味,成本并没有降下来。另一条路是网络公司办网上交易,可它自己又没有证券经纪资格,必须与券商合作,但大券商不愿意与之合作因为怕挤了自己营业部的生意;小券商愿意与之合作但交易还是必须通过营业部完成,可小券商的营业部又比较少,所以必须跟多家券商合作,这样也使网上交易变了味,成本更是降不下来。

  在这种两难境地下,飞虎证券网提出的“网站+券商+银行”模式成了一个折衷而可行的办法。在这种模式下,股民通过银行的营业网点设立证券资金账户,通过网站来看盘和下单,最后由券商进行幕后结算。就是说,通过银证合作(即银行与券商合作),解决了开户、结算问题;通过网证合作(即网站与券商),解决了数据流动的问题,这样就把营业部的瓶颈给打破了,银行成了股民的虚拟营业部。与飞虎合作的银行是建设银行,它的营业网点遍布城乡;与飞虎合作的券商是西南证券,它是个小券商,营业部少一直是它的劣势,而投建新营业部的成本现在又是越来越高,正好可以利用建设银行的营业网点。将来,即便是建设银行的网点也因其实行网络银行而萎缩,但银证合作的链条没有断裂,银行的储户直接网上炒股,对这一模式只有促进。如果这种模式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从理论上讲,西南证券也会以小搏大,不用再发展物理上的营业部,就能战胜国内的大券商,成为行业老大。

  对以上例证分析的最后落脚点,都是以“理论上”作为前提,当然是有原因的:一则所谓模式,是最容易被复制的,谁能保证别的银行、券商不会学走招商银行、西南证券的招数,甚至是后来居上;二则,中国人长期以来的“存钱上储蓄所”和“炒股进营业部”的可爱习惯,不知道还会有多么顽固?一个明显的例子是,炒股的散户尤其那些上岁数散户,每天抱着茶杯和午饭上营业部,那已经是他们根深蒂固的一个生活习惯了,对于网上炒股,他们会问:“你能让我们老哥儿几个在炒股的同时,还能下棋打扑克吗?”

  然而,如果我们放眼未来,把握到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的真正潮流的话,眼目前这些现实的羁绊其实可能是微不足道的。试问,金融信息化是不是趋势?金融业务的大融合是不是趋势?绝对是,这是不容质疑的大方向。对于老百姓而言,在将来的某一天,任何一张卡都可通行全国消费,各银行间汇兑自由,通过网络实现储蓄、债券、股票、保险等一体化理财业务,这些也不是就不能成为现实。技术的发展和体制的进步,往往要比我们想像的要迅速得多。

  那时,我们所面临的,就不再是小银行和小券商利用科技以小搏大的问题了,而是真的要消灭网点和营业部的问题了。因为,网点和营业部真的已经没什么用了。

  那时,各个金融企业,包括银行、证券和保险,拼的将是什么呢?是服务,基于互联网的一体化金融服务。


发表评论】【IT业界论坛】【科技聊天】【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相关链接
网络保险:金融网络界的宠儿 (2001/04/12 10:27)
分析:e时代的新选择 (2001/03/29 11:32)分析:在线广告的诱人前景已经浮现(2001/04/10 22:57)
特约评论:海外媒体集团如何进军中国?(2001/04/03 15:15)
为“台网分离”做准备 有线电视台要没了?(2001/03/28 12:04)
广电总局:干线网与分配网的融资对象有区别(2001/03/21 16:28)
贾双林专栏专题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2001高考专栏全新推出 600所高校一网打尽!
来星座频道解读命运密码 把握爱情脉搏!
美军侦察机撞毁中国战机事件
新浪网网友个人专辑全新改版
乐坛群星闪耀5-1工体 新浪网与你同申奥
中国队第7次冲击世界杯
GlobalEnglish 三个月练就流利口语
第一届新浪全国妈妈宝宝五一大聚会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