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道临专访:阳光四通成立对新浪意味什么(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11月20日 09:37 北京青年报 | ||||||||||||
![]() 资料图片:新浪网董事兼CEO茅道林先生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文/本报记者金磊 日前,段永基任董事长的“四通集团”所属的“四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与杨澜持有的“阳光媒体控股有限公司”正式在香港合资成立“阳光四通媒体(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阳光四通”)。阳光四通拥有新浪网20.6%的股份,成为绝对的大股东,并且在新浪董事会中占有7席中的两个席位。有人惊呼,新浪成了谁的新浪?新浪的权利被阳光四通掏空了?阳
多设一个主心骨 这次资本操作活动对新浪的意义,新浪网CEO茅道林说:“在很多情况下对董事会的一些讨论会有影响,包括比较容易达成共识。等于是多设一个主心骨,我想这一点对公司来讲是比较正面的。什么事情讨论到最后总归要决定吧,比如这个公司到底我们是说要不要去买,或者这个事情怎么有利,怎么有弊,最后总归需要有一个结果。有人决定,对于整个董事会讨论和决策可能好一点。” 由于新浪网是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按纳斯达克的规定,公司的7位董事不论持股量多少,都在表决时只能投一票。这个规定固然是为了保护小股东的利益,但是这种局面会使得各个董事对于某件事情的看法很难达成一致。以至于有传说在新浪开董事会的时候各位董事虽然争论得口干舌燥,却不敢多喝水。因为一旦因为喝水太多而要起身如厕,那回来的时候有可能你的意见已经被其他人否决了。 虽然这些传说演绎的味道很浓,不过要真的如此,现在新浪的董事们开会时大可以放心地喝茶,不必担心如厕时被否决了,反正有人说了算…… 公司到底归谁所有 谈到股份的变化对新浪网所有权的影响,茅道林也承认:“我觉得就是说这个股份的东西是没有办法的。公司假如说有股东愿意增持你的股份的话,对公司来讲总会是个好事情,就是人家愿意买你的股票,或者是愿意来增持你的股份。我们觉得,不存在新浪变成另外一家公司的说法。但是作为新浪本身来讲,大家都清楚,股份的变化是永恒的。比如说今天你拥有一股新浪,你就是新浪的股东,明天你把这一股卖掉了,你就不是新浪的股东了。也就是说当你的一股增持变成1000万股的时候,就是新浪的大股东了,别人是拦不住的,就是这个概念。” 这么看,在新浪网的董事会里,新的阳光四通还是获得了对新浪网的一定控制权。好在阳光四通成立后立即表示了对新浪网目前管理层的信任,没有人事大改组的迹象。 除了董事会决策比较容易达成一致以外,茅道林还认为会对新浪网的业务拓展带来好处,他说:“阳光四通本身就有很多的业务。在一些新的业务方面,包括四通新媒体业务方面,新浪可以有很多扩展,比如内容发布平台方面的一些业务扩展等。建立硬件的网络发布平台是新浪本身不能达到的,现在只能把新浪的内容放上去发布,把阳光卫视的内容放上去发布。阳光四通的业务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商机,建立和运营发布平台不是我们的业务,我们反正要找人去合作,有阳光四通这样的策略伙伴,股东之间的沟通就会比较容易。一个是对讨论决策方面能够建立相对的信任,从这个方面来讲就是利于新浪业务发展。” 此阳光并非彼阳光 先是新浪网收购阳光卫视已经让人一头雾水,然后又出来一个“阳光媒体控股有限公司”和四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在香港合资成立“阳光四通媒体(集团)有限公司”,而且这其中的持股关系又非常复杂,很难让人搞清楚同是属于吴征和杨澜夫妇名下的这几个“阳光”到底是怎么回事。茅道林的解释是,阳光卫视和阳光四通就企业来讲根本就是两回事,没有关系。正所谓:此阳光并非彼阳光。 他说:“上面的阳光四通跟下面的阳光卫视是没有关系的。就像上次杨澜在新闻发布会再三强调,就是说下面的阳光是指香港的上市公司,代号307的阳光文化或者阳光卫视,上面的阳光媒体控股有限公司只是一个名字。大家也可以看得出来,它的英文名字其实根本就不叫阳光,它只是杨澜跟吴征私营的公司,只不过它的中文名字也叫阳光罢了。” 实际上,新浪拥有在香港上市公司阳光文化29%的股份,与没有上市的阳光媒体控股有限公司是没有关系的。至于10.6%的新浪股权是杨澜出售手中阳光卫视29%股权的所得,她把这个10.6%的新浪的股份投入到了新成立的阳光四通中去,所以加上原来四通集团董事长段永基所持的10%的新浪的股份,阳光四通就成为了新浪网的大股东。 据茅道林透露,目前杨澜手中已经没有阳光卫视的股票了,但是控股阳光卫视的新浪董事会出于对杨澜经营管理能力的信任仍旧认命她为上市公司——阳光卫视的负责人。 是产业游戏还是资本游戏 都说吴征是很会玩资本游戏的一个人,而段永基也是在中关村摸爬滚打起来的,会玩资本手腕的一个人。这次阳光四通控股新浪的一个既成事实是不是就意味着吴征和段永基又一次成为了资本游戏的赢家呢? 对此,茅道林不愿承认有赢家输家之分,他解释说:“从这个公司的沉浮来讲,大家都是股东,是绑在一起的,也就是说要赢大家一起赢,要输大家一起输。” 据说,在新浪收购阳光卫视之前,阳光卫视已经基本上没有什么现金了,面临要倒掉的危险,结果吴征很成功地运作了一下,等于是用新浪来把它给挽救了。 但茅道林不这么认为,他说:“这个说法并不完全。这个项目是新浪跟杨澜个人之间的一个交易,我们新浪只是阳光的董事,所以我们并没有说在阳光卫视里面注资。包括新浪股份和几百万美元都是付给杨澜个人的,而她又把其中新浪的股份投资到了阳光四通之中。” 寻找食物链里的有利层次 那么到阳光四通从事的业务会不会给新浪网的经营带来影响呢?或者说新浪网会不会受到来自阳光四通的竞争压力呢?茅道林的解释是:“阳光四通的业务主要是三块,一块就是所谓投资持股,主要以新浪为主;另外一块叫四通新媒体,是原来四通的一些发展的业务,也就是所谓的内容发布平台;第三块业务是媒体投资基金。” “阳光四通的新媒体不是网站,是跟有线电视台和这些网络公司、网络运营商或者光纤网运营商去合作做的一个内容发布平台。具体说就是如何把一个电视连续剧发布到20家甚至50家有线电视台上面去,是万山总负责这块业务。” “这个就像是在食物链里面你要分几层,硬件网络发布平台的建立和运营这一层我们新浪是不去吃的,这是阳光四通的业务之一。我们就吃当中这块,所谓叫内容集成商、内容分销商。因为新浪不可能去投资去建一个光纤网,或者说去占股一个光纤,然后特地来发布我们的内容,这不是我们的生意。我们新浪只是把我们的内容和把签字买来的各种各样的内容做好、包装好,然后卖给二级批发商,也许我们可以卖给或者借助阳光四通发布平台去播放。所以它等于食物链里面的一层一层,不能什么业务我们新浪都要做,什么层次都要占,也不管这是不是适合我们的商业模式。” 三块业务专注媒体 按照茅道林的说法,实际上新浪控股的阳光卫视也是这样的操作模式,把它的片子卖给阳光四通。因为单靠阳光卫视自己的频道能够发布的范围还是比较有限的。 总体来看,阳光四通三块业务中的第二块业务跟第三块业务还是比较积极的。第一块业务只是一个持股;而第二块业务是新媒体的扩展,需要建立、整合和运营一个实实在在的网络发布平台;第三块业务是媒体投资基金,比如说去投资未来的新媒体以及有一些发展潜力的公司,比如通过投资和收购增加发布平台带宽和发布范围等等。 新浪网董事会成员名单 姜丰年--新浪网联席董事长 1998年曾被美国著名的网络杂志Inter@ctive评为亚洲最有影响力的网络领导人物。在出任新浪网董事长前,曾先后任以网络病毒防护及安全产品闻名的趋势科技公司总裁及作为新浪网前身的华渊资讯网执行长。在姜丰年的带领下,趋势科技由一个10人的小公司发展成为一家拥有200名员工的跨国企业,1997年的营业额达6000万美元。姜丰年拥有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政治学硕士学位,以及台湾政治大学的学士学位。 吴征博士--新浪网联席董事长 在美国巴灵顿大学取得博士学位,持有工商管理-财务学之理学士学位及法国文学深造研究文凭。并已经在复旦大学获得第二个博士毕业文凭,现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及上海大学客席教授。1998年6月至1999年2月期间曾任香港亚洲电视有限公司(“亚洲电视”)营运总裁。在亚洲电视任职期间,吴博士大大改善了亚洲电视在收视率及财政状况之表现。并现为美国国家科学艺术学院之互动电视国际论坛主席。吴博士亦为美国电视科学艺术学院国际理事会成员。 段永基--四通集团董事长 段永基是四通集团的联合创始人,目前担任该集团董事长。他同时还担任着北京的“硅谷”中关村发展园区的总经理。段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后就读于北京航空大学并获硕士学位。在1982至1984年间,他曾在中国航空研究院621实验室担任高级领导职务。1992年,段被评选为中国杰出民营科技企业家及中文科技带头人。 茅道林--新浪网首席执行长 茅道林于1999年开始担任新浪网首席营运长,后于2001年6月被任命为首席执行长。在加盟新浪网之前,茅道林曾任著名的国际风险投资公司华登国际投资集团(WALDEN)高级副总裁,分管在美国、中国及香港科技产业的投资。他曾在电讯、网络、软件、网络服务、科技、半导体、医疗器材等产业的多家公司中担任高级经理职务。茅道林在大学时代便创立了一家软件公司。他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后就读于斯坦福大学并获得工程经济系统硕士学位。 陈丕宏--博士 宏道科技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长 陈丕宏是新媒体软件业的知名专家与领导者。在创办宏道公司前,他曾任美国赛贝斯公司多媒体技术部副总裁,负责主管该公司的交互技术项目。陈博士还创建了Gain Technology公司并担任总裁,该公司是多媒体软件工具的领头羊。他以多媒体技术作为推动,促使终端用户和消费者进行互动和信息交换,从而成为新一代商业应用技术的先锋人物。该公司在1992年被赛贝斯公司以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在创办Gain公司前,陈博士在Olivetti Research Center任项目经理,负责多媒体及用户界面开发工作。 陈立武 华登国际投资集团创始人、执行董事长 陈立武自1982年以来一直活跃在美国风险投资业。1986年,他成为将美国风险投资引入亚洲的先行者,此后一直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的风险投资活动。在过去的十年中,陈先生成功地将华登集团发展成为一家国际性风险投资公司,在美国和亚洲广泛地开展业务。他曾在新科技有限公司、Premisys Communications、Integrated Silicon Solutions等多家公司任经理。陈先生早年毕业于新加坡南洋大学,持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核武器工程专业的硕士学位和旧金山大学的MBA学位。 曹德风 台湾佳格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曹德风自1986年起担任台湾佳格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至今。在加盟佳格食品公司前,他曾在美国奎克尔麦片公司任职。1981年,他被总部派遣到台湾分公司担任营运经理,后任营销经理及总经理。曹毕业于台湾国立成功大学,获市政工程学士学位,后获得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卫生工程硕士学位及食品化学工程博士学位。 杨澜吴征与段永基携手阳光四通 11月11日,杨澜吴征夫妇与段永基正式携手,宣布组建一个新的跨媒体公司——“阳光四通”。 根据协议,段永基任董事长的“四通集团”所属之“四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四通电子”)与杨澜持有的“阳光媒体控股有限公司”(原名“Best Universe Group Limited”,简称“阳光媒体”)正式在香港合资成立“阳光四通媒体(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四通”)。 “四通电子”和“阳光媒体”将各占“阳光四通”51%和49%的股份。段永基出任董事会主席,杨澜出任董事会副主席,双方各任命三名董事。吴征出任集团及董事会管理委员会首席执行官,“四通电子”总裁陈晓涛出任集团总裁兼首席营运官。 作为最大投资者及股东,“阳光四通”将对“新浪-阳光集团”进行投资管理。新生的“阳光四通”将持有Nasdaq上市公司新浪网(Sina.com)20.6%的股权,并拥有6%之未来权益。因此将全力支持以首席执行官茅道林为首的包括陈汉元、汪延、吴彬等新浪阳光管理层,实施跨媒体模式的转变。 此外,阳光四通还将设立“媒体投资基金”,目的在于筹措相当规模的资本,以投资于涉及新媒体,并在内容、技术等方面具有成长潜力的公司。 “阳光四通”总部将设于香港,国内营运中心设于北京。其办公机构将分设于京、沪、港三地。 声明:新浪科技登载该文并不意味着新浪网赞同其观点或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