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互联网闯入中国汽配业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3日 15:10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王亮 上海报道 当中国生产的低价汽车配件潮水一般地涌出国门时,没有人喜欢置身潮流之外。 美国商务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汽车零部件总额达到69亿美元,同比增长28.1%;这一年,中国汽车零部件的整体出口增长36.3%。 面对日益加剧的竞争、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等因素,欧美传统汽车生产基地由于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而逐渐萎缩等压力,国外汽配企业向海外转移生产与采购已成必然,中国则成为他们的首选区域。 渴望在汽车行业淘金的互联网公司们也随之开始蠢蠢欲动。 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国内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交易网站盖世汽车网和全球制造业在线市场MFG.com相继披露了他们雄心勃勃的淘金计划。 汽配商新业务 福特、菲亚特、标致雪铁龙、Auto-zone(北美最大的售后服务商)等30多位跨国汽车企业采购高管齐聚一堂,这种在一般采购会现场都难以见到的场面,却在一家名叫 “盖世汽车网”的中文版上线仪式上出现。 盖世汽车网(www.Gasgoo.com)是 奇瑞汽车投资打造的汽配行业全球门户网站,专注于汽车零部件行业,为全球汽车行业的采购商与供应商提供一个发布、沟通买卖信息、行业资讯、线下面对面洽谈及车企需求的平台。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跨国公司到2007年底前,计划在低成本国家采购500亿美元的汽车零部件,其中70%瞄准中国企业。零部件出口占整体市场的比重从1997年的7%迅速攀升至2003年的30%。 “外资降低采购成本,国内零部件行业的低价格优势显现无余。”盖世汽车网CEO陈文凯说。在运作盖世汽车网的同时,陈文凯还兼任奇瑞汽车旗下上海科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负责人,该公司主要负责奇瑞汽车出口售后备件的销售和物流服务,也为国内外买家提供专业的汽车零部件采购服务。 跨国巨头的一致行动正使中国成为各大汽车公司的战略要地。 日产汽车打算在中国采购更多零部件,以实现其第三次降低成本计划;博世在中国市场的采购比例已达到18%,规划到2013年超过80%的原材料类零部件产品将来自中国本土的供应商;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则表示,是否到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采购和发展,关乎德国汽车工业的生死存亡。 “我们很早就意识到这种零部件产业大转移的趋势。”陈文凯说,“在提供专业采购服务的过程中,仅靠单宗贸易的实现,所能贡献的力量非常有限,需要搭建一个有效的全球意义上的采购平台,真正沟通中国和全球汽车产业,才能快速推动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出于这一考虑,我们在一年前就开始筹划建立盖世汽车网这一电子商务平台。” 陈领导的公司刚刚获得了上海市一项支持科技创新的奖励基金。 把卖场搬上网 “网络使我们离客户越来越近,过去十几年接触的客户也没有现在一年多。”领先科技集团执行董事武守斌说。 从1999年下半年开始,美国出现了B2B电子商务发展热潮,进入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各产业巨头纷纷组建卖方主导的电子交易市场,将一个或几个大买家及成千上万家供应商和分销商的交易关系从网下搬到网上。汽车厂商实行全球采购策略的同时,也开始普遍应用这一交易方式。 如今,世界汽车行业绝大部分主导企业为降低采购成本,也都开始采用电子商务的交易方式,美国、日本、欧洲几乎80%以上的汽车跨国公司都开始通过电子商务的方式进行汽车零部件的全球采购,通过网络平台,将整车厂、供应商、销售和售后服务整合在一起。 大型的汽车行业电子商务平台随之诞生,其中有美国的COVISINT、MFG.com以及德国的SUPPLYON等,如今这些公司均在中国开展业务。 COVISINT是由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及雷诺-日产汽车合作组建的,全球的供应商可以通过该平台与五大整车厂进行交易,提高供应商效率,降低成本;SUPPLYON则由德国的博世、采埃孚、 宝马等公司组建,与COVISINT类似,但介入供应链的深度更大。全球制造业在线市场MFG.com也在近期亮相上海造势。MFG.com和上海跨国采购中心合作举办的 “零部件跨国采购论坛”上,50余位国际采购商及逾百位供应商出席,而这仅仅是MFG.com巨大胃口的一小部分。 MFG.com大中华区总经理金晓兵称:“MFG在线市场上,数十万采购商和供应商在一个平台上寻找生意伙伴。” “伴随零部件企业高速增长的出口贸易,电子商务平台在全球采购交易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要进入世界采购网络,乃至将来成为模块供应商,必须适应电子商务这种交易方式,加入他们的采购平台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陈文凯说。 也许,蓬勃兴起的中国汽配业将成就另一个阿里巴巴?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