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股票 | 科技 | 博客 | 播客 | 宽频 | 汽车 | 房产 | 游戏 | 女性 | 读书 | 考试 | 星座 | 天气 | 短信 | 爱问 | 邮箱 | 导航 | 通行证

令狐达:谁在制造地震丢失域名谣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7日 03:21 eNet硅谷动力

  【eNet特约评论】近日,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通过国内纸媒网媒迅速传播。据称,由于海缆中断导致中国域名注册商无法和美国的域名注册服务器进行通信以及续费,导致上万个域名“丢失”,未来几周内还将有更多域名损失。

  域名真的就这样丢失了吗?

  笔者也曾经注册过国际域名并且多年续费。按照正常的程序,在国际域名到期一个月甚至几个月之前,国内的域名注册商一般就会多次通过电子邮件发出续费通知。当然,从注册商的角度来说,续费可以稳定其业务收入,因此在这方面其实很积极。对于注册用户来说,即使很少有机会查询国际域名数据库来了解自己的到期时间,一般通过注册商的通知一般也不会遗漏续费。

  所以,从26日晚间台湾岛南部海底地震引发光缆折断开始到通讯初步恢复,其实也就是一两天的时间。加上一个多月的过渡期,地震对于域名的影响实际上并不大。笔者访问的几个注册商网站也称,中断几天之后即恢复了注册和续费等业务。

  《中国日报》引述中国一家知名域名注册商专家的话说,域名大量损失“理论上有可能,但是现实中很少见”。这位专家表示,即使是在域名有效期过去之后,这个域名不会马上被别人或者其他机构抢注,而是将冻结一到两月,在此期间只要续费仍然可以拿回。这位专家表示,自己从未看到有大量域名损失的现象发生。

  由于没有采访到美国数据调查公司韦伯豪斯汀,丢失的数据没有得到最终确定。但一场地震以及所引发的海底光缆中断事故不仅在揭露了许多谎言的同时,也滋生出更多的谎言。

  事发后人们发现MSN中国、雅虎中国等业务并未像之前承诺的那样将一些服务器搬迁到中国,从而导致一些服务陷入崩溃。从27日开始,国内的电信运营商对外老生常谈“紧急预案”,并号称越洋通信又恢复了“几成几成”。直至今日,笔者所在的城市可以访问到的英文网站屈指可数,和运营商放言的比例并不相符。

  由此说开去,铜线、双绞线、微波、光纤背后的高技术革命让人类之间的信息沟通达到前所未有的便利。然而,这种工具的提升可能降低了信息传输的速度或者信噪比,但信息“质量”所取决的因素却和人类茹毛饮血的时代并未发生变化。

  面对这种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作为器物操纵者的人类,是否也可以少一些说谎的勇气,让这些铜线、路由器、海底光缆运载的“0111000101110000”中多一些真实,少一些虚假。(令狐达评论)

      相同报道:

      上海青年报:光缆断裂致使近万个COM域名丢失

      广州日报:台湾地震导致中国近万COM域名丢失

      华西都市报:光缆中断我近万COM域名丢失

      新京报:光缆中断致中国近万COM域名丢失

      京华时报:光缆中断致近万COM域名丢失

      相关报道:

      境外域名大面积受地震影响 中文.CN注册激增

      Com域名注册服务全面停止敲响安全警钟

      CNNIC主任毛伟:CN域名注册量07年将超COM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