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投身Google空间 难抵知本营运家诱惑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2日 02:31 第一财经日报 | |
本报记者 许金晶 发自北京 9月15日,在美国金县高等法院做出裁决之后,李开复终于和自己心仪的Google走到了一起,正式出任Google中国区总裁,这场2个月的诉讼拉锯战也暂时告一段落。 透过李开复与Google的“联姻”,知本时代职业经理人与跨国公司的关系和发展趋势 努力独立于公司的“知本家” 北京大学国际MBA美方院长杨壮曾经在课堂上讲过这样一个案例:他所认识的几位西门子在华员工为西门子服务的时间均在十年以上,而其中有的人是离开西门子之后再回到这家公司的,原因是他已经适应不了其他公司的企业文化。 无独有偶,IBM前PC事业部中国区销售总监杨良此前也对记者坦言,为IBM服务16年的经历让自己性格里已经深深烙上了IBM蓝色血液的痕迹,以至于直到现在,都不太适应其他跨国公司的工作环境。在与杨良的交流过程中,他提到IBM时总是不忘在前面加上“我们”二字。 而与这些职业经理人相比,李开复明显代表着网络时代和知识资本时代经理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虽然很多人认为Google高薪聘请李开复是看重他的技术优势,然而随着法院裁决的宣布,李开复短期内并不能从事技术方面的工作,而李开复自己也坦陈“营销方面我不擅长做市场,技术方面我不擅长搜索”。 事实上,促使Google任用李开复的最大原因还是看重其在中国高级IT技术人才中无可替代的号召力和声望。李开复曾经写过几封给中国学生的信,并开设了“开复学生网”,在很多中国工科学生的眼中,李开复的名字绝不仅仅是微软全球副总裁、亚洲研究院院长这两个头衔所能涵盖的,在他们看来,李开复某种意义上起着自己人生导师的作用。 于是,我们从李开复身上看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大多数人对李开复的认知首先是李开复本人,是他在计算机教育方面的贡献及其在中国高端人才中的影响力,其次才是他在微软所担任的职务。 在知本时代的今天,高端职业经理人与他所服务的公司之间已经呈现出越来越强的独立化趋势,而他们本人也在有意识地通过各种举措培育自己个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而不是仅仅依附于某家公司。 百忙之中,李开复不忘开辟自己的博客。网络对个人意味着什么?网络对网络时代的职业经理人意味着什么?这些命题,李开复不会没有思考。 而在此前接受记者专访时,李开复也明确表示,自己个人最大的忠诚就是对自己的理想、信念的至死不渝,而不是把自己跟某个公司画上等号,因此当Google比微软更能实现自己目标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Google。 李开复的举动同样在前雅虎中国总裁周鸿袆身上得到体现。周鸿袆是IT界为数不多的真正跟记者交朋友的跨国公司高层,总是时不时地请熟识的记者喝茶、聊天,因此在其离开雅虎加盟IDG之后,仍然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 新型“知本营运者” 在职业经理人独立化走势明显的知本时代,对企业的要求也在由“资本运作者”向“知本营运者”转变。 相关专家指出,新经济的主要特征就是知识和信息在经济发展中起决定性的作用,而拥有知识的知识分子不但是知识的拥有者和创造者,而且更直接地成为了财富的拥有者和创造者,他们可以用“知本家”这样的名字重新加以定位。而作为领导这些“知本家”的“知本营运家”不仅需要具有丰富的学识和传统的企业家才华,而且具备超凡的知识资本营运能力。 在这种趋势下,吸引李开复这样强调自我独立精神的职业经理人加盟的公司,其企业文化中必然蕴含着对个人的极大尊重,而Google在这方面为其他公司做出了表率。 英国华威大学一位金融学博士郭宁告诉记者,他所服务的公司与Google伦敦总部在同一座大楼。以往每次上班,看到这家公司里总是一些“穿宽松大裤衩、身上刻刺青、奇装异服”的人进进出出,他总是闹不明白这是一家什么公司。后来才知道这就是Google伦敦总部。这让他非常惊讶。 而在Google首席执行官EricSchmidt看来,这些正是Google充分尊重员工个性的企业文化的体现。在Google员工的办公室 装修之前,公司发给每位员工100美元,让他们按个人喜好来装饰自己的空间。有的员工喜欢赤脚,就用100美元铺了一小块高级木地板,踩着它舒服地工作;有的员工在eBay竞价买到一个古董电话亭,也运过来摆在办公室一隅。在Google,员工可以选择在自己的“时区”里工作,或者清晨五点就开始忙碌,或者整晚不睡、白天休息。此外,Google给每位工程师20%的自由支配时间,让他们将这些时间用于寻找、确定和争取通过自己的开发项目;其他还有20%的时间,员工则被要求用于面试外来的求职者——这样就有40%的时间被用于与传统“工作”完全不一样的更加灵活的空间。 当公司内部出现需要解决的规划、计划等任务时,公司大多时候会组织一个又一个工作小组,由他们分头负担起随时可能冒出来的专项工作。直到现在,Google创始人之一LarryPage还经常把Google内部一些员工集中起来“头脑风暴”。 业内人士认为,这样一种尊重员工、发挥员工个性最大化的企业内部文化,打破了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打破了传统的管理内耗,打破了员工思维和自身工作范围的框架,打破了产生官僚主义和自私自利思想的土壤。 也正基于此,李开复才对记者用一句很朴实的话表达了自己对Google的感受:“Google公司对每个员工都非常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