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读书校园天气短信邮箱搜索导航
通行证登录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新浪科技评论空间专题 > 正文

评论:博客网顾此失彼 走向堕落的涅磐之路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8日 11:51 ChinaByte

  赵福军/文

  早就听闻博客中国要换新域名并要改版的消息,然而却没想到来的这么突然,昨天还沉迷于旧博客中国专栏之中,今天就找不到北了,不再是沉迷而是真正迷失于博客网之中,迷失于又一个信息门户旋涡之中。

  很早以前我就有一个观点:旧的IT媒体评论版块做不过如今的博客评论。为什么呢?因为旧的IT媒体评论版块都基本上是靠评论投稿+编辑约稿+转载构成,而无论是约稿还是发表所投稿件都是需要支付稿费的,而且即使是转载,往往媒体之间也订立的有转载协议,其中最终要的也一定是有关转载费用的约定条款,这就必然导致每天的原创更新数量的有限性,也就限制了流量和PV;而博客评论却不一样,每个博客都是自发无稿酬(至少现在是)的将评论文章给予时时更新,既保证了原创量上的优势,也保证了观点各异并相互碰撞的可能,为满足不同浏览者的浏览需求提供了可能,而这一切所带来的流量与PV将是旧的IT媒体评论版块所无法比拟的。例如只要浏览者对某个旧的IT媒体评论版块比较熟悉的,完全可以在固定的更新时间后一次到两次的登陆浏览就可以将其核心内容阅读完毕,但是要想真正的在第一时间把握博客评论的动态,就得一天N次的登陆、刷新、浏览、点击和阅读。

  而这能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这至少可以说明博客网站具有传统旧IT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如果好好利用完全可能做的比门户新浪更具有“王者风范”。然而如今国内博客类网站典型代表的博客中国却正有顾此失彼,丢了西瓜逮芝麻并最终走向“堕落的涅盘”之路的可能。

  专栏作家找不到北了

  博客中国以前首页乃至整个网站的重头戏就是其专栏,是几千默默无闻的专栏作家的几十万篇毫无报酬的专栏文章为博客中国带来了人气与注意力。但改版后的博客网首页却简直是传统门户的翻版,不该有的都有了,该有的却失之角落,也难怪改版后专栏的自发文章更新大大减少,即使是推荐阅读的文章也是人气寥寥,我想这里的问题还不是“专栏作家找不到北了”这么简单。今天就有专栏朋友发QQ来告诉我,他准备退出博客中国专栏了,一会是集体迁移,数据丢失,一会又是改版,还称说是博客的网络家园呢,简直就没把博客们当一回事。

  可以说博客中国的改版与域名更换都是为其最终的商业化,对博客用户收费那是迟早的事情,然而却不是近期可能实现的,否则就会适得其反,重蹈当年邮箱收费的覆辙。为什么呢?因为博客网站现在还处于刚刚的兴起阶段,还是处于战国时期,各自的特色与明显的差异性还没有显示出来,还存在太多的可替代性BSP,如果博客中国仅仅为了迫不及待的商业化目的而对专栏作家以及用户的钱袋打起了主意,必将冷了大家的心,更让大家找不到北了,到那时可就是帮了竞争对手,并在自己身上割了一刀,放自己的血了。

  死概莫大于心死,当专栏作家和众博客们都自我伤心的时候,也是博客中国挂掉的时候了。

  博客中国VS博客网

  网站改名称或域名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然而如考虑不当有时却可能失之毫厘,谬之千里,甚至前功尽弃。

  博客网,如果第一次听说一定会以为是泛指博客类网站,而非单独指博客中国网,因为博客网是一个上位概念,而XX博客网、博客XX网才是一个下位特指概念。以一个综合的上位概念来代替一个下位特指概念完全是违背逻辑常识的。

  然而博客中国网却这样冒常识的实践了,而且是以一种张扬的自我陶醉姿态实践着。只怕最终博客网并不能如方博所愿:show you share me,成为你我的网络,成为展示你,分享我的平台。反而会让网民不断的在误读、误听、误信中迷茫。

  重拾新浪之牙慧?

  新浪之道永远都会成为WEB 1.0时代的“偶像”,与“楷模”。无论从博客中国网改版后的栏目设置上还是从其团队构建上,甚至是从方博对外宣称的赢利模式上都可以预测出博客中国选择的是一条传统门户的老路:“快速”+“海量”

  冲击网民的视觉,制造垄断型的注意力经济。

  然而万事万物时时刻刻都在变化,新浪也在变化,这不也推出了自己的“爱问”,把脑袋削了削往搜索里挤了?作为博客门户的博客中国不集合自身博客特点与优势创造新的“王道”,反而沿袭旧制,重拾新浪之牙慧,就不怕食之无味?倒了自己与众博客的胃口?

  方博在《答朋友:博客网新版是什么和为什么?》一文中,清楚的以图表对比的方式列出了其心目中的博客门户与传统门户的主要特点和区别,归纳的算是非常到位的,但是为什么一到操作层名就着了向“新”(浪)力的道呢?

  摘录:博客门户和传统门户的基本区别

  阶段 传统门户(第一代门户) 博客门户(第二代门户)

  核心基础 基于编辑的单向度广播 基于博客的多向度网播

  传播模式 大教堂的集中控制式 大集市的P2P对话式

  网民地位 被动的客体 主动的主体

  网民角色 消费者、读者、受众和用户 生产者、作者、创造者和传播者

  主体内容 编辑选择 个体创作、机器筛选

  内容取向 保持主流媒体一致 追求个性化、个人化

  核心应用 新闻、邮件和搜索等 博客、RSS、内容聚合等

  互动内容 辅助性角色 核心主体角色

  内容机制 封闭式采编 开放式汇聚

  全球典型 雅虎、新浪等 博客网(bokee)、Myspace

  精神还是娱乐魅俗?

  最近网络的当红人物是谁?不是方兴东,而是一位被称为芙蓉JJ的28岁女生。利用自己煽情并让人充满无限想象的自恋式语录和几乎要暴出并几尽BT的大S身材吸引了众多媒体与成千上万网民的关注。

  正如当年的中国博客网以及前一段时间的天涯论坛并没有因为最先惊爆出木子美、竹影青瞳、流氓燕、芙蓉姐姐而持续性的火暴走红一样,倒是他们所有甜头似乎都被博客中国抢入口中。

  木子美、竹影青瞳、流氓燕、韩真真、芙蓉姐姐这一帮身怀绝技的当红人物都被纳入到博客中国的旗帜下,据说是主持其超级女生版,而且连发布会都开了。就连很久都不动笔的方博也抄起了让自己成名发迹的笔杆子呐喊了,只是这次不是挑战MS、挑战INTEL,而是为芙蓉JJ捧场叫好,甚至不惜拉出了章子怡来做精英陪衬,以衬托芙蓉们的草根与个性。

  其实笔者那天登陆博客中国观看其所做的芙蓉JJ专题(地址:www.blogchina.com/idea/2005frjj/)的时候,着时吓了一大跳,猛的看到专题中颜色各异、字体标题大小杂乱丛生、大S型图片若隐若现的情景,让我产生了进入色情网页的错觉。

  方博何以一改博客中国专家精英的风格,而乐于兼容并包的将各路角色吸纳一堂呢?这让人不觉想到了水浒梁山的一百单八将,感情因为他们人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路,都能拿得出手,都有用得着的时候,无论是木子美、竹影青瞳、流氓燕还是芙蓉JJ,不是身藏性爱绝招就是能贴出大S酷秀,而这一切的结果呢?流量啊,眼球啊,一切女权、个性、反主流、博客精神等宏大叙事的背后,无非就是为了商业化,他们仅仅是工具,说难听的仅仅是杂碎而已。

  这年头不是提倡娱乐至死吗?不是提倡人性化吗?连陈年都投身做网络游戏了,博客中国不把娱乐至死进行到底才怪呢,既然人与其痛苦的活到死,还不如痛快的娱乐至死呢,不知道当博客中国真正的变成了娱乐魅俗门户之后,还有谁会相信所谓的TMD自媒体、WEB 2.0等神化,谁还相信博客是一种精神……

  凤凰涅磐,是每个凤凰的最终夙愿,然而博客中国的改版与转折真的能够达到涅盘后的“重生”吗?能够保证不走向堕落的涅盘之路吗?对此,我持保留意见,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让时间的水来洗涤清晰一切吧!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博客中国新闻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